修煉區在天空中另一個光團。
高空中一共有五個光團,分別是寄存區,隔離區,修煉區,任務區,傳送區。
無長沒有去過任務區,卻也能猜那是做什麼的,他就曾在驛站外殺了一個做任務的。
修煉間與隔離間差不多,中間也有個光圈平台,但很小,整個修煉間的空間也很小。
把一個界幣放進光圈平台上,修煉間立即便暗淡了下來,黑暗無比,沒有一絲光亮,隻能以直覺感應,本源法則也明顯不同,似乎突然進入了另外一個空間。
修煉間似乎不是驛站內,而是在驛站外。
無長到過驛站外,知道驛站外的情形,界海的本源法則波動較大,與驛站內有明顯的不同。
修煉區莫非就是以保護領域在驛站外的界海裏修煉?
難怪這麼便宜,一界幣可以修煉一年。
無長習慣性地盤坐下來,慢慢進入冥想。
他此次隻是嚐試一下,並不準備長期修煉,因此也不準備進入深冥。
無長感應二級本源法則已經較為清晰,三級法則也能感應到,隻是很模糊,但不進入深冥就隻能感應二級本源法則。
很快他便清醒過來,沉思起來。
淺冥比較容易控製,想醒就醒,被人打擾也沒關係,不會反噬。
剛剛的冥想,他明顯感應到與以往不一樣。
在星際世界,大多數本源法則相互製衡,隻有少量的遊離法則,修煉聖體就是凝聚這些遊離法則,驅使它們按照意念來模擬凡體,實際上從本盾上來講,是脫離本源法則的相互製衡,達到某種自由。
聖體所含的遊離法則越精純,飛行速度就越快,法術也越強大,實力越高,聖器也是同樣,所含遊離法則越精純,威力也越大。
而在這修煉間裏,遊離法則占了大部分,反而那些相互製衡本源法則較少。
遊離法則比較自由,不加約束就會自行其事,聖人死後聖體消散就是這個原因。
而遊離法則也很容易隨波逐流,因此容易被意念所控製,形成法術。
界海裏的遊離法則不受約束,相互激蕩,形成動蕩的空間,如果嚴重就會形成空間亂流。
修煉間裏隻是動蕩的空間。
遊離法則多,就更容易修煉。
雖然動蕩的空間會侵蝕聖體,但比起修煉帶來的好處,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難怪聖人們對驛站的修煉區這麼向往。
想通了這些,無長準備修煉。
雖然在修煉區修煉實力提升得較快,但他修煉的方式與普通聖人是不同的。
他是以虛空之眼直接窺視本源法則,因此感應起本源法則來更清晰,初級聖人就能感應到三級本源法則。
他的目標是三級本源法則,而不是繼續凝聚聖體。
通過修煉疾行術和絕對領域,以及在傳送陣時的感悟,他深深地知道,實力的表現並不隻是凝聚聖體,更在於本源法則級別的差距。
能應用二級本源法則,對普通凡人不講,就是通天徹地的本事。
但聖人與神人麵前,就猶如凡人在聖人麵前一般,一個地下一個天上,實力間有巨大的鴻溝。
疾行術和絕對領域隻是略微應用三級本源法則,就極大地提高了實力,疾行術能夠增速十倍,絕對領域同級無損!
青劍一個偽神器就能輕易地斬斷聖器。
無長雖然隻是能模糊地感應三級本源法則,就直奔三級本源法則而去,他的目標是以虛空之眼直接窺視三級本源法則,直接修煉與三級本源法則相關的法術。
修煉區的遊離本源法則的多與少,與他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無長決定,在驛站內修煉,用他的本體修煉。
修煉間的光門仍在,穿過光門,就見到外麵的藍天。
這是已經出了修煉區,不經意地回望了一下,無長突然想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柳風也是本體,在修煉區也如在驛站外界海裏一般會受到混亂的本源法則的傷害,這可怎麼辦?”
可是,在修煉區每個人都有一個單獨的保護領域,他不可能將柳風叫出來。
“算了,他受不了自會出來。”
無長無計可施,便不再多想,直奔寄存區。
雖然可以通過隔離區到驛站外,把本體放出來,再進入驛站,但他的本體不用偷渡,沒這個必要。
在寄存間內,把本體和醫療中心從儲物空間裏移出來,再把醫療中心單獨移回儲物空間,隻剩本體。
魂魄脫離聖體,歸入本體之中。
看著自己的聖體,無長有些發呆,聖體不能再移入儲物空間,在驛站裏感應不到,會消散的,而且聖體隨時可能用到。
驛站對儲物空間的限製確實很麻煩。
想了一會兒,沒有什麼好辦法。
“出去修煉一下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