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決斷(一)(2 / 3)

李純亮陪著說了幾句話,與老人分別,到演武場觀看訓練。演武場上,彩旗飄揚,喊殺震天,粗粗一看,少說也有四五萬人。朝廷現在控製的地盤的越來越小,隻有六七座城池,但是,短短的幾天時間,還是來了六七萬人。再有十天,能來的也就都來了,應該能有二十萬人吧!來的不止是黨項人,還有回鶻人、吐蕃人、蒙兀室韋人、契丹人,他們已近把這裏當作了自己的祖國,所以,為了保護祖國、保護家園,放下一切就來了。

常忠良是一個難得的人才,負責訓練這些新兵,顯示出卓越的才華,現在已經有了模樣,再有幾日就可以上陣殺敵了。

高高站立在演武台上,李純亮朗聲道:“士兵們,南國犯我邊境,占我土地,殺我親人,擄我牛羊,為了保家衛國,我們走到了一起。今天在訓練場上流汗,就是為了明天在戰場上殺敵。我們,要用手裏的刀槍,殺出一條血路來;要用熱血,鑒證戰士的光榮。夏國鐵騎,無敵於天下,還記得好水川大捷嗎,還記得三川口的血戰嗎?無論何時何地,我與你們同在,皇帝陛下與你們同在,祖國與你們同在!”

“元昊,元昊,元昊!”

在震天的呐喊聲中,李純亮似乎看到了好水川上飄揚的旗幟,似乎聽到了三川口處元昊的笑聲。無敵於天下的景皇帝啊,保佑您的子孫,保佑您的國家吧!這一仗,不是起點,就是終點,大夏國再也輸不起了。

李純亮心中還有一事放不下,他要以最虔誠的心,最幹淨的身體,向佛祖祈求指引。沐浴更衣,奉皇帝太後大駕,至承天寺上香。遠遠地就能看到巍峨的承天寺佛塔,甚至能聽到塔身上鈴鐺的響聲。

承天寺坐西朝東,由前後兩進院落組成。殿屋廊宇,規模宏大;前院是五佛殿和承天寺塔;後院有韋馱殿和臥佛殿。承天寺自建院之日起,香火不斷,東土名流、西天達士絡繹而至,久而久之,成為興慶府的標誌,與西涼府的護國寺、宣化府的臥佛寺並稱大夏佛家三聖地。

拜了五佛殿,轉到後院,再拜韋馱殿和臥佛殿,十一歲的小皇帝李仁孝額頭已經有了汗水,李純亮卻頗有不盡興的感覺,不由得輕聲道:“臣想升塔一觀,請陛下聖裁!”

李仁孝不能擅作主張,轉身看著母後任薑。任薑道:“也好,皇帝累了,暫時到禪舍奉茶,我與太原王蹬塔祈福!”

聽到任薑肯去,李純亮自然非常高興,在前引路,渾然不見,身後的李仁孝眼中,那無比仇恨的目光。

佛塔建立於夏國毅宗天垂聖元年,距今已經有八十五年的曆史,雖經風雨侵蝕,歲月滄桑,依然挺拔壯觀,不減當年的風采。毅宗李諒祚的生母沒藏氏虔信佛教,為保佑少小登基的小皇帝李諒祚“聖壽無疆”,進而“保宗延家”,因此“大崇精全,中立浮圖”,並以金棺銀槨裝佛頂骨舍利埋於塔下,遂成此塔。

寶塔高一十九丈四尺,共有十一層,塔身呈深紅色,裝飾著琉璃瓦,每層之間的塔簷上下各挑出三層棱牙磚。各層簷角石榴狀的鐵柄上掛有鐵鈴,微風吹過,丁當作響,極為悅耳。塔頂挑出五層棱角牙磚,上建八麵攢尖頂刹座,其上立桃形綠色琉璃塔刹。

通過一丈六尺長的券道進入塔室。塔室呈方形空間,有木梯盤旋而上。一至二層各麵設券門窗式壁龕,供奉著佛祖、菩薩。任薑從僧人手裏,取過香燭,遍拜神靈;李純亮也是非常虔誠,見佛就拜。拾階而上,又是不同。三、五、七、九層設南北券門式明窗,四、六、八、十層設東西多門式明窗,風由南北而來,與由東西而入,不知有何不同。也許,隻有佛祖才能清楚內中的玄妙。最頂層,設四明四暗圓窗,憑高遠望,京城風光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