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人間魔界(1 / 2)

浩浩神洲沃土,孕育地人傑地靈;泱泱中州天下,頤養得龍精虎猛。億萬年滄桑積澱下來的顏墨繪就了一幅壯麗崢嶸的山河長卷;千百年亂世堆積下來的屍骨詮釋了一個血腥詭譎的神魔時代。

相傳,天地間留傳著一卷記載神魔戰爭的古書。天輪運轉,歲月更遷,如今書中的人物已大多不複存在,然而書中的故事卻得以代代流傳。

書中所載曆史上這段傳奇的神魔戰爭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卻以一把劍的現世結束於數百年前。這次戰爭以被後世稱之為“神”的人類先知所領導的人族的慘勝而結束。大戰之後,妖魔敗隱。其中,妖族撤回萬變妖界,魔族撤回無妄魔界,鬼族撤回幽冥鬼界,獸族撤回百惡獸界。(這些惡靈結界是存在於自然界中的別樣天地)殘存的惡靈勢力歸隱後,本已大損元氣的人類先知們合力造就了神界,也同時期歸隱。

異族被驅逐後,世界清靜了許多,殺戮卻並沒有停止。魔法師、精靈、鬼奴、獸人等這些在神魔戰爭中將靈魂出賣給妖魔的人類叛徒,代替他們的主子在晦暗角落繼續作垂死掙紮。而且,這掙紮一下子便持續了數百年。時值當世,正道大昌,占據靈山大川;邪魔退避,枯居荒漠寒野。世間五族中,最為弱小的人族這才真正的以主人的姿態挺立於世。

西北寒疆之地,人煙莫至,鳥獸絕跡,相傳連結人間與魔界的大門——無妄門便隱匿在其中。

千百年前,神魔之戰之後,魔族敗隱,退回無妄魔界,無妄之門也從那時關閉。一道門封閉了魔界,也切斷了人間關於魔族的消息。惟有魔族傀儡——魔法師仍然堅守在無妄門前,等待著魔神的歸來,期待著魔界的複興。

魔之一類共分為兩種:內魔與外魔。如今世上,如日魔、月魔、星魔等十魔皆為外魔,亦屬天魔,他們皆尊天魔之王為主,修練外魔法術。隻有天魔之王得以修練正統魔類能夠修練的內魔法術,被世間魔族稱作“魔神的使者”,擁有與魔神神交的榮興。千百年來,世間魔族在幾代魔王瀝血經營下,雖經人間正道數次圍剿,非但沒有逐漸衰弱,反倒愈發強盛起來,到得六道魔君這一代,已然恢複了生機。此次劍皇山上,魔族十魔在六道魔君的帶領下趁亂偷襲正道中人,一者為了試探正道實力,二者也是為了考校已方勢力。

西北寒疆,寸草不生,入目皆是荒漠寒戈,卻於寒疆深處地下生出一條河流,那河流浩浩湯湯,望不到邊際,乃是幻世大陸最神密的弱水之一——夜沼。弱水之內萬物不生,而夜沼之中可看到兩種生物——地蟒與夜孫鳥。而它們並不真正生存在弱水中,夜沼其實分為兩層,上層為萬物不生之弱水,下層是清水。地蟒生於清水之中,而夜孫飛在空中。夜沼可謂是個死亡之地。

天空好似被一張無邊無跡的黑布蒙住了一般,暗然無光。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腐蝕氣味,催人欲歐。

弱水岸上,一塊巨石之上。六道魔君負手而立,舉目眺望,但見目光所及之處,陰雲冉冉,冷風颼颼,黑霧漫漫,水氣蒸騰,洋洋黑水望不到盡頭。弱水夜沼千百年來,受邪魔之氣侵蝕,集聚死靈之力,愈發黑濁,終於變作今日這般模樣。

近些年來,魔族經過六道苦心經營,勢力愈發強盛,從麵前這一汪邪氣衝天的黑水便可見一斑。六道此時念及此處,劍皇山上所遭受的心靈重頓時創煙消雲散。心中抑鬱盡洗,熱血上湧,他驀地一聲長嘯吼出,驚得弱水怒浪滔天。邪魔靈力所及,河水翻滾退讓,從六道腳前緩緩現出一條路來,直通弱水深處。六道吼聲中所挾魔力震退河水,生生將河水一分為二,霸天絕地,竟絲毫看不出一點曾受過重創的樣子。那弱水深處,急速旋轉,慢慢生出巨大旋渦,旋渦之中隱約可見幢幢樓閣。六道徐步上前,踩著水分之路,耳聽兩邊浪滔怒,大笑著向著弱水深處走去。不過片刻,整個身體便被旋渦吞噬。

魔法城堡,天魔大殿內。

魔族要人齊聚天魔殿,然而整個大殿卻一派死寂。

殿內天魔寶座兩旁,數座鑲金大椅一字排開,坐著魔族十魔。劍皇山一戰,魔王被俘,魔族無主,這等大事,怎容耽擱。十魔閉關養傷不及數日,便一起拖著疲憊的身體,到這天魔議事大殿議事。

劍皇山上,六道魔君被收入煉魂鼎之前曾遺言七魔王,讓眾魔王回到魔法堡後前往玄冥古墓,請魔神暗示魔族第七任魔君的下落。此次,天魔殿眾魔聚首便是為了此事。然而,魔族長老在此事上卻是議建不一。眾魔方一議及此事便爭吵了起來,然而爭吵半天卻也沒商量個所以然,以至造成此時情形。

靜坐天魔座左側金椅上首的是一位華發蒼顏的老者,他一身白衣勝雪,雙目如炬,與殿內大多數黑衣魔王不同,乃是修煉光明魔法的光明魔法師。外魔法術分為兩種:光明魔法與暗黑魔法。由於暗黑魔法較之光明魔法易於修煉,魔族中人大多修煉暗黑魔法,這使得修煉光明魔法的勢力極為羸弱,但光明魔大成之後,威力驚人,倒也不可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