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東的正陽大橋。正陽大橋又名青龍橋,橋堍原有城隍廟和關帝廟各一座,象征“龍目”。另有竹、本行各一家,算是“龍角”。鎮上3裏長街為“龍骨”,70.5座橋是“骨節”。成千家青瓦房為“龍鱗”,各條港汊乃“龍爪”,鎮西的西美大橋係“龍尾”。無論從水路或陸路進入鎮界,這裏風景優美,這裏的橋更美、僅是以美字為橋名的,就有東美、西美、中美、南美等橋。南美橋最古老,建於宋代,橢圓拱形,石刻雄獅守護橋頭,兩側為紅磚鑲砌的獸形欄板。東、西美橋都是單孔石拱橋,均建於明成化年間。據說是為了承受更大的載重,東美橋特地將橋洞設計為全環形,半個拱圈在水底,不用一根橋樁,恰如“一道長虹上下圓”。石橋與佛教及商業有關。如香花橋坐落在始建於粱天監二年的保聖古刹的山門前,東美橋橋麵上有刻著“蓮座”“輪回”“寶幡”等的精美佛教浮雕。
有些橋往往是商人們為賺錢而建的。如清代鎮上沈姓富商,原先在沿河街上開了一爿店,為與本街同業競爭,出錢在店旁修了一座通向對河另一條街的“進利橋”,得到地理之利,招徠了顧客,壓倒同業,獲利發家。於是,店主人又改橋名為“金店橋”。正陽橋是半圓形石拱橋,它的建造據《吳郡甫裏誌·重建南裏正陽橋碑記》記載說,明朝時這裏許多世代豪吏達官大都寥落衰敗,風水先生說是因為狹長河流的東出水口日漸寬廣,已“汪洋浩淼”,財氣和福澤被大水渲瀉帶走所致,宜用橋梁加以封鎖。為此,崇幀九年把鎮東首舊有小橋改建成“高大穩固”之橋,更名正陽。此後,鎮東就開始興盛,發家致富者累累。這當然純屬無稽之談,可是正陽橋確屬高大,站在橋頂,可俯瞰全鎮,飽賞千姿百態的碧波橋影。觀橋下長虹漾月,確有“玉虹橫鎖市東頭,月與波連上下流;倒影半灣圓似許,翻疑人在鏡中遊”之感。
浮橋
浮橋古時稱為舟梁,可說是大型橋梁的先輩。它是用船渡河的一個發展,又是向建造固定式橋梁的一個過渡,成為介於船和橋之間的一種渡河工具。我國古代文獻資料中最早提到的大型橋梁,是詩經中的“親迎於渭,造舟為梁”。據傳是周文王為娶親而在渭水上架設的一座浮橋,離現在大約已有3000年時間。據後人考證,當時這種“大型橋梁”是稀貴物品,根據以後周禮製規定,隻有大奴隸主的頭子——“天子”才能使用,用過即予撤除。這可能和當時用來聯結和固定浮橋的材料還很不牢固有關。
戰國時期,“禮崩樂壞”,隻準“天子”上浮橋的規矩也崩壞了。公元前541年,秦公子鍼投奔晉國,在臨晉關附近的黃河上建造了一座大浮橋,通過的隊伍“車重千乘”。而且,從秦開始,架起的浮橋不再用過就撤,成了相對永久式的橋梁。說明橋的規模和水平都有了相當的進步。
漢唐以後,浮橋的運用日趨普遍。公元35年東漢光武帝時,在與四川割據勢力作戰中,於現在的宜昌和宜都之間,出現了架設在長江上的第一座浮橋。隋大業元年(605年),在河南洛陽洛水上建造的天津橋,第一次出現了以鐵鏈聯結船隻、架設浮橋的記載。
唐太宗李世民作過1首詩,其中4句:“暫低逢輦度,還高值浪驚,水搖文鷁動,纜轉錦花縈”,描繪他乘坐禦車渡越浮橋時,船頭上善於搏擊風浪的鷁鳥圖形和纜索上的朵朵錦花,在江河波濤上搖曳動蕩的景象。皇帝的車隊能從容通過浮橋,說明浮橋的載重量、橋麵寬度和整橋結強度都已達到較高水平。
浮橋的架設因具有簡便、快速的特點,常被用於軍事,亦稱戰橋。974年宋太祖時,在長江中下遊架設的第2座浮橋(相傳在安徽當塗縣采石磯),就是為宋兵討滅南唐,統一全國,向江南進軍開辟的水上通道。元始祖時,為統一西南地區,遣軍入川,在白馬河、合江、培江、清江(均長江上遊支流)等激流上,架設過20餘座軍用浮橋。有些寫史的人認為這些浮橋為忽必烈統一西南立下了大功。
軍用浮橋的架設,作為一種臨時性的交通工具,一般是為了通過軍隊、輜重。有時亦用來阻隔對方水軍的行動,浮橋上駐守有軍隊,利用浮橋和對方水軍作戰。這時,浮橋就成了一道水上戰壕。
我國曆史上浮橋架設規模最大,並在軍事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的,要算是太平天國起義軍在武漢戰役中所架設的一組浮橋。
飛橋越天塹
1851年1月,我國曆史上最大一次農民革命戰爭——太平天國起義爆發了。以洪秀全為首的起義隊伍,勢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隻用了2年時間,就由廣西攻入湖南、湖北,於1852年12月下旬逼近武漢三鎮,揭開了武漢戰役的序幕。
當時的省城武昌、府城漢陽及漢口市,瀕臨長江、漢水交彙口上,是清皇朝在中原腹地的重要營壘。清軍主力集結於省城武昌,由巡撫、提督兩名大員坐鎮指揮。另外由提督向榮統帶的一支隊伍,正尾隨太平軍由湖南趕來,企圖救援武漢三鎮。在此前後,清朝反動政府又從陝西、甘肅、山東、山西等地糾集“救火隊”,向河南、湖北交界處集結。根據當時敵我雙方兵力部署狀況,在即將來臨的這場惡戰中,對雙方都極關重要的一條,是如何掌握住武漢三鎮之間的交通聯係,保持自己力量機動調度的主動權。掌握住這一條,就能在整個戰役中處於主動和優勢地位,失去這一條,就必然陷於分隔孤立、被動挨打的局麵。而就當時條件來說,克服長江、漢水的阻隔,保持其間交通暢達,是一項有極大困難的課題。
戰雲密布,激浪滔天。在困難的任務麵前,太平軍以其革命軍的無比銳氣,迅速果斷的行動,作了回答。據史料記載,太平軍“千舡健將,兩岸雄兵,鞭鼓金鐙響,沿途凱歌聲,水流風順”,於12月22日趕到武漢地區。北岸一路立即攻占漢陽,南岸一路則把武昌重重圍困起來。2天以後(即12月24日)的一個晚上,太平軍在漢陽至武昌的江麵上,架設起2座浮橋。又在12月29日攻克漢口後,於礄口架設了漢陽至漢口間的浮橋。3座浮橋,為分駐在武漢三鎮地區的10萬太平軍,克服了長江、漢水的險阻,聯結成為一支強大、機動的打擊力量。困守在武昌城內的清軍,則頓成甕中之鱉,處境艱危。
對太平軍架設的幾座浮橋,當時描述:“艨艟大艦,排齊江心,……浮橋數座,直貫武昌城下”,人馬往來,如履坦途,顯出一派威武雄壯勢態。清方反動官將深知局勢嚴重,認為太平軍方麵“武漢兩地來往自如”,自己則困守城內,水泄不通,因此“必燒其浮橋,使其不能往來,以分其勢”,企圖把太平軍的力量加以分割。正驅策隊伍向武昌掙紮靠近的向榮,在其給清皇帝奏折中寫道:太平軍“攻陷漢陽,占踞江麵,搭造浮橋,圍撲省城,勢甚猖獗”,“奴才籌思至再,……必須水陸四麵夾攻”,斷絕太平軍的聯絡,“方可易於得手”。蜷伏於武昌城內的巡撫和提督們,更是惶急萬狀,於12月29日懸出賞格:“無論士庶,能毀江上一浮橋者,賞銀5000兩,上下流出二浮橋全毀者,賞銀萬兩”,“燒一船者,賞銀20兩”。然而,據當時一儒生記述:“並無一人出應。
1853年1月12日,白雲黃鶴起狂飆,激浪舟橋齊努力,太平軍迅速集結起優勢兵力,一舉攻下武昌城,贏得了武漢戰役的輝煌勝利。三鎮軍民,凱歌聲聲,充溢著一片革命勝利的喜悅。
太平軍攻下武昌以後,為了進一步加強長江兩岸聯係,恢複武漢三鎮生產和生活供應,又在漢陽武昌間架起一座大浮橋,供城鄉人民貿易、交往之用。這座橋正好與現在武漢長江大橋的橋位相一致,橫跨於龜山蛇山之間一段較狹的江麵上。還應補述的是,太平軍於漢水上架設的浮橋,也與現在的漢水鐵橋橋位大體吻合。根據當時觀測條件,能在極短時間內選定這樣好的橋位,說明太平軍中架橋工匠的才能很高。
戰橋史上光輝的一頁
浮橋的構造和架設,一般比較簡單,用幾十或幾百隻船艇,間隔一定距離,橫排於河中,用船身做橋墩,上鋪梁板做橋麵,岸與橋用跳板連接,以適應河水漲落。整座橋以棕、麻、鐵、竹各種纜索相聯結,並固定於兩岸;需要時,另用鐵錨或石錨將船定於江底。這套架橋方法,很長時期裏變化不大。然而軍用浮橋的架設,尤其是當軍事行動正在橋位附近展開的條件下,仍是一項複雜的任務,需有周密的規劃。從這次太平軍於武漢戰役中架設的幾座浮橋看,我們覺得有點值得注意。
首先是架橋方案應符合作戰要求。
翻閱戰史,可以看到利用浮橋作戰,有些並不成功,原因之一是架橋方案與作戰要求不夠符合。有的橋位選擇不當,易遭對方破壞,難以實現軍事目的。有的橋麵通過量不足,影響進軍速度,以致貽誤戰機,甚至在運兵過程中遭受對方截擊,損兵折將。亦有隻考慮進兵需要,未顧及意外情況下後撤的需要,結果後撤時擁塞擠渡,給敵方提供了進擊的機會,使自己吃了大虧。
此次太平軍在武漢戰役中,共架設浮橋3座,2座在長江江麵上,其中1座由鸚鵡洲至白沙洲,1座由南岸嘴至大堤口,橋位選擇在現在的武漢長江大橋上下遊不遠處,兩座橋同時架設,同時完成,可見是事先做過周密考慮的。這方麵的具體資料沒有留存下來,但從太平軍《行軍總要》中的有關條文,可以見到一個大概:“凡出兵誅妖,以地利為先;譬如水境深闊,不便進兵退兵,則先架浮橋,或二三座,要寬闊堅固,以便進兵。”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太平軍不僅一般地考慮了通過量的需要,而且對於進兵退兵兩種情況,都早有預計。從他們架設的需要,而且對於進兵退兵兩種情況,都早有預計。從他們架設浮橋後,在進攻武昌和以後撤回漢陽、漢口,拆毀浮橋,繼續東征的全過程看,三座浮橋基本上保證了軍隊輜重的順利通過和作戰行動的迅速展開,說明架橋方案充分滿足了作戰要求。於長江上架設的2座軍用浮橋,橋位處江麵比後來搭建的民用浮橋處要寬,前者大約各寬1500米,後者約寬1200米。在軍情倥傯情況下,反而選擇在較寬的江麵,用較多的工料架設浮橋,主要是由於作戰的需要。技術服從於軍事,這是此次架橋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二是要求快速架橋,爭取時間。
“兵貴神速”。太平軍在一夜之間架成2座浮橋,共長約達3000米,根據當時條件,很不簡單。前麵提到宋初在當塗縣境長江上所築的一座府浮橋,花時3天,而太平軍隻用1個晚上。從根本上說,這是由於革命戰爭的性質,能充分調動廣大起義戰士積極性。並獲得人民群眾支持的緣故。據當時人記載,架橋那天晚上,漢陽江邊鸚鵡洲一帶,火炬如龍,光耀燭天,徹夜不滅。可見施工現場規模之大,參與人員之多,情景極為壯觀。在架橋方法上,采取分單元預先聯結,做成一段段浮橋,然後在江中就位拚裝成整橋。這種方法,能使眾多人員同時操作,並使大量作業得以利用江岸有利條件,保障施工安全。架橋的材料,是“以鸚鵡洲的木條,漢陽城的板障”,就地取材而用之。浮橋固定的辦法,開始僅采取在兩岸固定,以後因一度被大風浪衝斷,修複時又加用鐵錨在江中固定,兩法兼用,比起隻用一種方法固定,可以盡量利用當時較易得到的各種錨纜材料,少用甚至不用難以取得的大型纜索。這些措施,都有利於快速架橋。
三是要加強對軍用浮橋的保衛。
浮橋作為軍用工具,敵人要想方設法進行破壞,自己要千方百計加以保衛,這個矛盾必然相當突出。過去浮橋多用竹木材料製作,毀橋一方因此往往利用火攻燒橋。抵禦火攻的方法,一般采用在上流或上風方向設置各種障礙,或用戰船加以攔截、防衛。唐時史思明叛亂,唐名將李光弼和他戰於河陽,對於唐軍當時在戰區所架浮橋,史思明就是采用了火攻的辦法。唐軍事先用大木、長竿、鐵叉等組成攔截工事,待縱火船即將靠近浮橋時,將叛軍船隻統統叉住,使“船不得進,須臾自焚盡”,浮橋得以保存完好。破壞浮橋有用潛水鑿船的方法。如南宋紹興年間,金兵南犯,築浮橋於淮河上,企圖由此渡河。宋兵挑選了一批熟諳潛水技能的戰士,潛遊到浮橋船底,將船鑿沉,破壞了金兵的浮橋和原定的渡河計劃,金兵被迫轉移他處尋渡。利用陸軍破壞對方浮橋的戰例,那就更多了。
太平軍在武漢戰役中的浮橋,清朝反動官軍、謀士雖然屢謀破壞,終未得逞,固然是由於反動軍隊的無能和懦怯,不敢下手,而太平軍對於浮橋的保衛,也不會是無所籌謀的。前麵提到的太平軍《行軍總要》中述及:“浮橋之頭,預點司炮兄弟在彼埋伏,預備兄弟勝兵,有妖跟後,開放炮火,以阻妖魔(指清軍)來路。”這是預防清軍從陸上破壞浮橋,和保障行軍安全過橋的措施。另外,從清方所搜集有關太平軍的軍事情報材料中,列有“夾江為營”、“夾河為營”等部分,附有圖例,說明太平軍在營寨的布置、防禦工事的構築和江麵設置攔截工具等各個方麵,對保衛浮橋安全都會有周密措施的①。
武漢戰役中的浮橋架設者,主要是太平軍水營部隊的戰士,另有工兵營中部分木工、鐵工和當地群眾參加。
太平軍水營是在起義部隊進軍湖南、湖北、於益陽、嶽州、蒲圻一帶,由洞庭湖畔、長江兩岸廣大水手、漁民、碼頭工人、以放竹木工人的踴躍參加而創建、發展起來的。他們飽受反動政府的壓迫和剝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參加起義部隊後,砸掉身上的鐵鎖鏈,翻身求解放的革命積極性空前高漲,使這支新建的水營隊伍,為太平軍增添了強勁的一翼。他們根據革命戰爭的需要,迎風破浪,架橋“鋪路”,把自己在長期水上作業中練就的一身本領和能耐盡情地發揮了出來。架橋工程的領導人中,有做了半輩子木工的賓福壽,有出身於農村鐵匠的陳國良,二人原籍廣西,都是起義隊伍中的老戰士。水營領導人唐正財,原來是依靠水路販運為生的小商人,在洞庭湖畔參加了革命。就是這些平凡的工匠、商販,組織和領導著千萬苦難弟兄,在橋梁架設的曆史舞台上演出了有聲有色的一幕。他們在執行任務中所表現的英勇、魄力、智慧和才能,使我們無限敬仰。他們在架橋史上寫下的光輝篇章,值得我們很好學習。
曆史上勞動人民在祖國的江河上建造過無數的橋梁,但那些橋都是在勞動人民被剝奪了一切權利的情況下建造的。太平軍的水營戰士和其他工匠們,是第一次為著千千萬萬勞動人民自己的解放事業,進行了規模如此巨大的架橋工程,這是架橋史上的第一聲春雷。在這個意義上,他們的英雄業績,更是值是我們永遠紀念。
南京長江大橋
1958年,我國建橋戰線的一部分職工、幹部,剛剛經過建造武漢長江大橋和白沙沱長江大橋的鍛煉,又投入了建造南京長江大橋的戰鬥。他們在黨中央、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親切關懷下,經過近9個年頭的艱苦奮鬥,終於在1968年12月28日勝利建成了大橋。
南京長江大橋是一座鐵路、公路兩用雙層橋梁。鐵路橋麵全長6772米,公路橋麵全長4588米,江麵正橋十孔,長1576米。橋身從水下最深基礎的基底到橋頭堡頂端,高140餘米。10孔鋼梁中有9孔跨徑各長160米。是我國當時規模最大、跨徑最長的一座大型橋梁。下層可供兩列火車對開,上層可供4輛大型汽車平行行駛,橋下可通航長江上最大的輪船,構成一個東西南北四達的、大交通量立體組合體係。
南京長江大橋的建成,是我國橋梁史上光輝的一頁。它說明:我國人民從此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技術力量和材料、設備,擔負起在祖國的任何大江大河上建造大型現代化橋梁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