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少女的生理變化

青春期的少女常發生階段性心理障礙,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麵:

1青春期生理變化帶來不適應

女孩子到了十二三歲之後就會出現月經初潮,她們往往對這一突然來臨的生理現象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措,昔日那平靜的心理一旦被打破,注意力就被分散。

2月經期內分泌變化導致情緒改變

不少少女由於內分泌功能還未完善,體內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不平衡,常常伴隨著月經出現周期性情緒變化,如煩躁、易怒、緊張、恐懼、焦慮、抑鬱等,有的還伴有頭痛、腰酸背痛、腹脹腹痛、困倦嗜睡、乳房脹痛、清度浮腫及全身不適等軀體反應。這種情況多數發生在月經前7--14天,經前2--3天加重,行經後則減輕或消失,因而稱之為“經前期緊張症”。

3角色期待及外部評價對他們造成負影響

據調查發現,女中學生中有40%左右感到月經期間根本學不進去,90%認為月經對學習存在不同程度的影響。部分老師和家長往往難以理解著一點,常常批評她們“懶”、“不認真”、“退步了”、或歎息“女孩子到了這個年齡就總是讀不上去了”,因而采取更嚴厲的措施。管教與反管教,往往雙方相持不下,關係便越來越緊張。

上述諸因素常常互為因果,交互影響。這使她們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形成惡性循環,甚至因此導致神經症或誘發精神異常。因此,作為父母,首先要理解女兒的這些生理心理變化,及由此而導致的成績下降和情緒反常,要與她們談心,進行心理疏導,減輕她們的思想負擔;第二,要向她們介紹一些青春期生理衛生知識,使她們明白月經是怎麼回事,該怎麼辦,幫助她們消除恐懼感和無助感;再者,最好同老師取得聯係,使其亦能理解少女的這些變化,不加以責怪、埋怨、幫助她們順利度過這一關。如果症狀嚴重,對生活、學習影響較大者,則應去找心理醫生谘詢,或請專科醫生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