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0月,薑偉向單位正式提出辭職與一個日籍客商合作辦了一家合資企業。
不久,這家企業也就開始運作了。薑偉帶著產品信心十足地走向了市場。他專程去了廣交會。在那次交易會上,他開始學做一個推銷員,利用一些場合和工具,推銷他的產品。這一次雖說是大姑娘坐轎頭一遭,但他還是初嚐勝果,產品一下子銷出去60多萬元。
這家合資企業因為有薑偉這樣的能人經營,有“飛燕減肥茶”這種適合市場需要的產品,很快就大見起色,利潤大大增加。市場預測前景看好,薑偉的心情在這時候有些輕鬆了。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按照合資的條款,公司的利潤有一部分應該歸中方合資者薑偉所有,不料那個與他合資的,說一口地道沈陽話的家夥,突然使出殺手鐧,把臉一黑,想獨吞這家公司,獨得這份利潤了。他編造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把薑偉的總經理職務撤了,把他告到某處,讓人來把薑偉弄去審查了七個月!
黑心人的做法讓薑偉傷心極了。他吃了七個月的苦頭,受審的結果當然是兩袖清風,一片赤誠。但是公司被搞垮了,人心渙散了。
薑偉是個要強的人。他被告知無罪之後,他決心用奮鬥來衝淡被騙的痛苦,於是他做了兩件事,第一是狀告那個黑心的“日方老板”;第二,重新創辦一家合資企業。
從哪裏摔倒,就從哪裏爬起來,再接著往前奔。這是他做人做事的信條,也是他能成功的重要條件。
他創辦了新的合資公司,名字就叫沈陽飛龍保健品有限公司。與他合資辦公司的是一位愛國華僑,名叫葉暢祺。這是一位對祖國傳統的中醫中藥十分看重,有心要為弘揚中藥這一國粹出力的好人。這二人一拍即合,很快就在沈陽的南湖科技開發區開辦起了沈陽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
這時已是1990年10月26日了。他走出遼寧中藥研究所已整整四年了,在這四年裏,他摸爬滾打,吃盡了苦頭,也嚐到了甜頭。他已經認準了一條道,非走下去不可了。
但是,新公司的創辦並沒有給他帶來好開頭。
薑偉的市場預測與醫學知識發生了一點意想不到的偏差。他的想法應該是很不錯的。從“飛燕減肥茶”上市成功,他得出結論,市場上婦女所需產品的銷量很大,減肥茶是這樣,化妝用品也是這樣,那麼是不是可以投放一種對婦女的身體健康更有效的物品呢?
薑偉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到一種為婦女醫治婦科痼疾而特製的一種新藥——婦女幽蘭栓上了。
他的想法決不會錯,中國婦女勤勞能幹,肯吃苦,操持家務,外出經營,承擔了家庭與社會的許多重擔,她們年老了,絕經後,就常會因過去的積勞而得一種難言之症。薑偉經過細心調查,得知這種婦女病在國內十分普遍,他的這種“婦女幽蘭栓”能有效地醫治此病。
確實,在國外醫學界,對此病的醫治是很看重的,婦女們有此症者,也必然會到醫生那兒去求治。但是,中國卻有中國人的難言之隱。中國婦女的傳統習慣是不大願意承認自己的婦女病,不願讓自己的身體由醫生檢查的。
薑偉興衝衝地把自己研製的新藥“婦女幽蘭栓”,交由一些專家試用,評判。他們都讚不絕口,認為此藥對於患有此病症的婦女確是一種很好的治療用藥,並且斷言,這種藥一經投放市場,一定可以獲得很大成功。薑偉這條飛龍也許就憑這一種藥,就可以騰飛起來了。
該想到的都想到了,他偏偏把中國的特殊“國情”忘記作為一種市場要素統計進去了。結果,他栽了一個大跟頭。
他沒想到中國的一些婦女生性剛強,寧願忍受疾病那難以承受的痛苦,也不願向別人承認自己有那種“髒病”。有的婦女把一些婦女很普遍的生理疾病視為不便與人言的髒病,這真是一種可悲的心理疾病。
興致勃勃地帶著新產品去參加交易會的薑偉,一次性為他的新產品做了8萬元的廣告宣傳,卻不料,他的努力沒有得到市場的回報,結果他隻接到了10萬元的定貨單。
這一下可就慘了。這家新成立的公司為了試製推銷“婦女幽蘭栓”已經投放了大量的資金和時間。從試銷行情看來,再想用此藥品打開市場是不太現實的了。那麼,這一失敗帶來的結果就很清楚了:虧損27萬元!
一家小小的新創立的公司,總共才幾十個職工,不要說獎金了,就連工資也開不出來,眼看著就要倒閉了。幾十萬的虧損,對於此時的薑偉來說,就好比一塊天大的石頭壓上心口……
他明白自己這一下是破產了。幾十萬元的債無法抵償,腳下的路,似乎已經走到底了,麵前擺著的隻有一道懸崖,跳下去也許是解脫痛苦的最好辦法。
但薑偉沒有這樣做,他再一次選擇了奮鬥。
重新站立起來的薑偉開始了新的研製工作。這一次,他經過與合資人葉暢祺的細細協商,決定試製他一直想搞的延緩人體衰老的藥劑。
在此期間,父親的重病也成了推動他研製此藥的動力。他決心向人類不可抗拒的衰老挑戰,要從死神那裏為人類奪得寶貴的生命活力。
重新進入研製工作的薑偉較之幾年前已成熟多了。他利用過去學過和鑽研過的醫學知識,進一步從中國古代藥典中尋找、發掘,同時結合西醫理論,從中找出一條最好的途徑來。
中醫理論認為,人的生命與腎功能強弱有直接相關,因而主張滋陰補陽,通過陰陽平衡來達到防止衰老的目的。西醫理論則認為人的衰老主要表現在性功能衰退,因而主張使用合成激素達到壯陽的功效。
薑偉從中西醫兩方麵的理論中看到了它們的有理方麵,也看到其中的缺陷之處。中醫理論雖然說出了一種本質問題,但它所使用的方式有些卻是荒唐可笑的,如一些古籍中大談男人在與女人行房時采陰補陽,以為那樣就能達到壯陽固本的特效,這太可笑了。而西醫所用的合成激素僅是一些治表不治本的功效,而且對人體本質是有副作用的。
薑偉是要在這二者之中找出一種有別於它們而又高於它們的科技成果。他認為隻有讓人體的本質機能提高,才能做到固本治根,延年益壽。他要試製出一種能激發人體自身活力的東西,來提高人的素質,醫治疾病,延長人的壽命。
他開始了又一輪的研製工作。雖說在過去那些年裏,他一直把研製這種藥作為一個最重要的事業來做,但此時一旦要將其作為自己事業成敗的關鍵一戰來打的時候,他身上感到的壓力就更重了。
這些年來,他走出研究所後,工作一直不很順利,資金缺少是頭一條,另外他在個人獨自試製,就沒有在科研所裏那樣的好條件好設備,沒有那些必備的研究資料。他所有的,就隻是一腔熱血,一顆滾燙的心,一個聰明的頭腦,一雙靈巧的手加上百折不撓的奮鬥。
經過細心鑽研和反複試驗,他找出了他所想製成的這種藥的關鍵要素,應該是秉著中醫理論中“扶正固本”、“去邪而不傷正”和“養正而不助邪”的治療原則去尋找最佳配方。
從中國古典藥方裏,他找出古人常用以治療此類病症的用藥:雄蠶蛹、人參、鹿茸、驢腎等天然藥物,然後一一調試,作出準確的藥用效果分析。在這一試驗中他花費了很多精力和財力。
人參、鹿茸、雄蠶蛹之類的藥物,都是名貴藥,價錢昂貴。而此時薑偉手中十分拮據。沒辦法,就隻能從家裏的生活開支中一分一厘地摳出來。家裏的生活費用本來就很緊了,這一摳就更所剩無幾了。
這樣代價高昂的試製,並不是所有的科技工作者都能體驗到的。好幾次,坐在實驗室裏做著實驗,看著那一粒粒的蠶蛹,薑偉想到這裏麵的種種難處,就會情不自禁地流出英雄淚來。
盡管這樣,他還是一天也沒停止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