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種比賽競爭,也使酒樓成為京城最熱的話題,常常被人們提及談起。王海也發覺到宴歸來的反擊,當慣小老板的他果然沒辦法應付這局麵,他果斷地向餘凡請教應對方法。

餘凡不以為然,安慰道:“王老板,沒事,隻要川菜在我們手裏,宴歸來就拿我們沒辦法,要做好保密工作。其他就按計劃進行,慢慢來。”現在的惠賓樓自然無法和宴歸來比,隻有堅持自己的川菜才有生路。

王海忙說好,最後他還提醒餘凡月底有個京城第一酒樓的評比活動。

京城第一酒樓評比,是由美食家、民眾代表和一些官員組成的評委團對京城所有酒樓進行綜合評比,得分最高的將獲得京城第一酒樓的稱號。

這活動最初是一些富人之間對去過的酒樓相互評論優劣,後來慢慢地變成正式的評比比賽,同時也為各家酒樓看重,獲得京城第一酒樓的稱號對一家酒樓而言是一種無上的榮耀。

餘凡覺得這是一個機會,隻有在專業比賽中得到好評,才能奠定行業基礎。因此她和王海商良了一些對策,力爭奪取京城第一酒樓的稱號。

這一天惠賓樓剛開門,三樓的貴賓區就被人包下了,這人正是宴歸來酒樓的老板李華仁。

“同行相見,分為眼紅”,王海可沒有敢和李華仁為敵的勇氣吖,他坐在李華仁這大老板身邊,不管氣場,還是形象,都完全給比下去了,活脫脫就是李華仁的小跟班,說話聲音都不敢大點。

李華仁左逛逛,右看看,停停走走,有時還略有思索,他這次來可不是為了吃飯的,他是為了弄清楚惠賓樓的虛實而來的,商場如戰場,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李華仁也算見過大場麵的人,因為自己開酒樓的原因,他去過的酒樓多不勝舉,但惠賓樓某些東西還是讓他吃驚的,可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許多在外行人看來很平常的事情,在行家看來可是大有學問。

李華仁不時還和王海交流一下,王海可謂知無不言,言而不盡,反正這一切都是餘凡布置的,他也不盡懂,純屬瞎編,李華仁確聽得很仔細,惠賓樓能快速崛起,除了川菜,其他方麵也是有長處值得別人學習的。

吃完飯,李華仁對惠賓樓的川菜又是一番讚歎,使王海內心激動不已,這川菜可是惠賓樓的王牌,能得到李華仁的認同當然是好事啦,李華仁是業內“大哥大”級人物,很多時候,王海都不願意招惹他,隻是樹大招風,惠賓樓壯大時不可能能避免與宴歸來的利益衝突。李華仁故意麵露難色,說:“王老板,兄弟今天來學習的,隻是王老板好像藏著掖著,不肯對兄弟坦誠相見哦,這太不夠意思了吧。”王海一聽,內心尋思,難道李華仁知道餘凡和宛雲漪的事?當下他也裝做糊塗,反問道:“李老板說哪去,我哪有藏著啥掖著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