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
晏子,名嬰,是春秋時代齊國人,曾任齊國的國相,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聰明機敏,能言善辯。
這年,齊王派他出使楚國。楚國人看他個子矮小,便關閉宮中大門,留出旁邊的小門讓他進去,以此來羞辱他。
晏子到門口一看,就明白了。他不進小門,對楚國人說:“這是狗門。如果到狗國去,自然就該走狗門了。我現在是到楚國來,不該從狗門走吧?”迎賓的官員聽了,趕忙為晏子帶路。晏子從大門堂堂皇皇地進去了。
晏子彬彬有禮地朝見楚王。楚王很傲慢,見晏子長得不起眼兒,身材又小,便很不禮貌地說:“齊國是沒人了吧?”晏子先裝作不明白他的意思,一本正經地回答他:“齊國地方很大,人也很多,以至於連袂(衣袖)成蔭,揮汗如雨,怎麼能說沒人呢?”楚王冷笑一聲說:“既然人多,怎麼會派你來呢?”晏子不動聲色地回答說:“我們齊國派使者出去,是看人的。如果對方是有賢德的國君,就派最好的使者去;如果對方是不怎麼樣的國君,就派不怎麼樣的使者去。我是最差勁的,這不,給派楚國來了。”楚王聽了,頓時說不出話來。
其實,自從聽說晏子要來,楚王就打主意羞辱晏子和齊國,問謀士們怎樣才能達到目的。謀士們對他說:“如此如此。”楚王讓他們作好安排。
晏子來了以後,楚王設宴進行招待。酒酣之際,官員們照事先的策劃,由兩個官吏綁著一個人進來了。楚王故意問:“綁著的是什麼人?”回答說:“齊國人,強盜。”楚王便回過頭來對晏子說:“齊國人都善於幹這個行當嗎?”晏子對於這種侮辱自己國家的話,十分氣憤,決定予以還擊。他離開座位,非常嚴肅地說:“我聽說,桔樹在淮河以南生長為桔樹,果實甜美,在淮河以北則生長為枳樹,果實酸苦。
葉子雖然一樣,味道就差多了。為什麼會這樣呢?是水土不同的關係。現在,平民百姓在齊國不偷不搶,到了楚國才偷才搶,恐怕是楚國的水土使人變成這樣的吧?”楚王隻好自我解嘲地說:“對於有德行的人是不好隨便開玩笑的,我這不就是自討沒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