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交易完成(2 / 2)

“諸位愛卿,對方的第二個條件是想購買戰馬,需要二國間建立通商協議,沒有通商協議無法操作。可對方還說了,二國間要建立通商協議,首先二國間得建立什麼外交關係。就是相互承認對方是具有獨立的國家主權的這麼一個通報。”

南宋的官員誰管什麼協議,隻要能把三萬匹優良戰馬購買回來就成。那什麼協議,想簽就簽吧!這就是朝中官員的態度,沒一名官員對能商協議所帶來的影響認真分析研究。他們更關心的是使用白話文格式,讓朝中官員譏笑、鄙視,都覺得華夏真是蠻荒之地,連個文書都不會起草。

劉應龍出列道:“陛下,用白話文起草文書不妥當吧!這事讓後人知道的話,真的會成笑話。”

趙昀搖頭苦笑道:“愛卿,朕何嚐不清楚。可對方態度強硬,必須要使用白話文作為書寫文書的格式。還在來信中說啥,避免斷句出現分歧引起誤傳,所以說得明白點。這不是笑話麼,完全就是幾名不識字的粗魯之夫弄出來的。”

趙昀說完後,拿出段譽的書信交給朝中官員閱覽。滿期朝官員邊閱覽邊暴笑。有的官員笑得窒息,有的官員笑得肚子疼得難受。總之全是鄙視、譏諷的神色。

賈似道出列道:“陛下,既然對方堅持用白話文,就隨意吧!從文書的內容不看,沒有什麼地方不利咱們,還算公正、公平。”

“愛卿,還有最後一個條件,對方要求讓出釣魚城。隻要咱們讓出釣魚城,不僅出售三萬匹戰馬,還願意同咱們結成軍事聯盟,共同對抗蒙古人入侵。如果蒙古人再出兵進攻咱們南宋,華夏護國軍會錯機出兵對甘陝一帶,從而達到牽製蒙古人的作用。如果有必要,咱們真的向對方求援的話,隻要條件許可,護國軍可以考慮出兵救援。”

劉震孫馬上出列道:“陛下,好事!這是對咱們有利的好事。華夏已經建國,咱們承認不承認對方沒啥關係,一旦二國間建立軍事聯盟,情況就有利於咱們。畢竟護國軍能戰敗SC的蒙古六萬大軍,說明對方護國軍有實力、能打仗。”

趙昀的本意是不想讓出釣魚城,可是不讓出來,三萬匹戰馬沒著落,人家不賣。這完全就是一環扣一環,對方所提的條件必須同意,否則戰馬交易取消,不賣了。明知對方有脅迫之意,可就是沒法反擊。

群臣七嘴八舌商量一翻,覺得釣魚城已經是孤城,放棄沒啥關係。繼續再堅守沒什麼用處,紛紛建言讓出釣魚城。如果高欣知道南宋對釣魚的態度後,真的會大聲痛哭。

沒有釣魚城的頑強抵抗,南宋現在還在麼?釣魚城說白了是南宋抵抗蒙古人的一個榜樣,榜樣都不要了,那南宋還有什麼必要存在下去。

最後還是賈似道拍板決定下來,讓出釣魚城給華夏。隨後就是由趙昀簽字畫押,蓋上玉璽。趙昀真不想簽字,可對方強硬要求,隻好就範。趙昀同樣怕留下笑話,用白話文書寫文書是曆史上的第一次。

南宋為了三馬匹戰馬,辦事效率非常的高。朝會決定後,僅僅二十天的時間南宋派五千大軍押著1500萬兩白銀到達SC在CD交付給高欣一行。高欣同樣很幹脆,把三萬匹戰馬交給南宋官員。

隻是交割完成後,南宋官員突然發現要把三萬匹戰馬押回臨安,一路上要花費大量的糧草,隨官大軍,那時有多餘的糧草,請求高欣支援。高欣一句話就打回去,有錢好辦,沒錢別開口。

最後經協調,高欣答應負責SC境內支付一定的糧草,出了SC就不管了。且讓南宋官員把費用送來。南宋官員千恩萬謝後,這才啟程。同時派出官員趕到襄陽,讓準備糧草。

高欣其實希望三萬匹戰馬早點脫手,每天高欣都要花費不少錢糧。多呆一天費用就開支大一天。所以表麵上不妥協,其實內心早就同意了,隻是想再多宰一下南宋朝庭。誰讓南宋有錢呢?

釣魚城的處理有點悲愴,城中的英雄默默無言,有點英雄暗淡落幕的味道。南宋士兵基本都離開了,官員也基本走了,留下的隻有城中的二十多萬百姓。不過讓高欣欣慰的是冉璞、張玨二人選擇留下。

冉璞之兄冉璡早在多年前就去世,冉璞想回老家GZ府,張玨是SC人,不想再回臨安城授新職務。想留下為SC百姓做點事,畢竟SC被蒙古人糟糕得太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