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卷
題東林十八賢真堂
齊己
白藕花前舊影堂,劉雷風骨畫龍章。
共輕天子諸侯貴,同愛吾師一法長。
陶令醉多招不得,謝公心亂入無方。
何人到此思高躅,嵐點苔痕滿粉牆。
題南嶽般若寺
齊己
諸峰翠少中峰翠,五寺名高此寺名。
石路險盤嵐靄滑,僧窗高倚泬寥明。
淩空殿閣由天設,遍地杉鬆是自生。
更有上方難上處,紫苔紅蘚繞崢嶸。
寄廬嶽僧
齊己
一聞飛錫別區中,深入西南瀑布峰。
天際雪埋千片石,洞門冰折幾株鬆。
煙霞明媚棲心地,苔蘚縈紆出世蹤。
莫問江邊舊居寺,火燒兵劫斷秋鍾。
遊穀山寺
齊己
城裏尋常見碧棱,水邊朝暮送歸僧。
數峰雲腳垂平地,一徑鬆聲徹上層。
寒澗不生浮世物,陰崖猶積去年冰。
此身有底難拋事,時複攜筇信步登。
楚寺寒夜作
齊己
寒爐局促坐成勞,暗淡燈光照二毛。
水寺閑來僧寂寂,雪風吹去雁嗷嗷。
江山積疊歸程遠,魂夢穿沿過處高。
畢竟忘言是吾道,袈裟不稱揖蕭曹。
送泰禪師歸南嶽
齊己
石龕閑鎖白猿邊,歸去程途半在船。
林簇曉霜離水寺,路穿新燒入山泉。
已尋嵐壁臨空盡,卻看星辰向地懸。
有興寄題紅葉上,不妨收拾別為編。
山中寄凝密大師兄弟
齊己
一爐薪盡室空然,萬象何妨在眼前。
時有興來還覓句,已無心去即安禪。
山門影落秋風樹,水國光凝夕照天。
借問荀家兄弟內,八龍頭角讓誰先。
海棠花
齊己
繁於桃李盛於梅,寒食旬前社後開。半月暄和留豔態,
兩時風雨免傷摧。人憐格異詩重賦,蝶戀香多夜更來。
猶得殘紅向春暮,牡丹相繼發池台。
題贈湘西龍安寺利禪師
齊己
頭白已無行腳念,自開荒寺住煙蘿。
門前路到瀟湘盡,石上雲歸嶽麓多。
南祖衣盂曾禮謁,東林泉月舊經過。
閑來鬆外看城郭,一片紅塵隔逝波。
寄文浩百法(間欲擁毳參禪)
齊己
當時六祖在黃梅,五百人中眼獨開。
入室偈聞傳絕唱,升堂客謾恃多才。
鐵牛無用成真角,石女能生是聖胎。
聞說欲拋經論去,莫教惆悵卻空回。
謝人寄新詩集
齊己
所聞新事即戈矛,欲去終疑是暗投。
遠客寄言還有在,此門將謂總無休。
千篇著述誠難得,一字知音不易求。
時入思量向何處,月圓孤憑水邊樓。
謝元願上人遠寄《檀溪集》
齊己
白首蕭條居漢浦,清吟編集號檀溪。
有人收拾應如玉,無主知音隻似泥。
入理半同黃葉句,遣懷多擬碧雲題。
猶能為我相思在,千裏封來夢澤西。
寄道林寺諸友
齊己
吟興終依異境長,舊遊時入靜思量。
江聲裏過東西寺,樹影中行上下方。
春色濕僧巾屨膩,鬆花沾鶴骨毛香。
老來何計重歸去,千裏重湖浪渺茫。
贈智滿三藏
齊己
灌頂清涼一滴通,大毗盧藏遍虛空。
欲飛薝卜花無盡,須待陀羅尼有功。
金杵力摧魔界黑,水精光透夜燈紅。
可堪東獻明天子,命服新酬讚國風。
謝王先輩湘中回惠示卷軸
齊己
少小即懷風雅情,獨能遺象琢淳精。
不教霜雪侵玄鬢,便向雲霄換好名。
攜去湘江聞鼓瑟,袖來緱嶺伴吹笙。
多君百首貽衰颯,留把吟行訪竺卿。
荊渚寄懷西蜀無染大師兄
齊己
大溈心付白崖前,寶月分輝照蜀天。
聖主降情延北內,諸侯稽首問南禪。
清秋不動驪龍海,紅日無私罔象川。
欲聽吾宗舊山說,地邊身老楚江邊。
謝武陵徐巡官遠寄五七字詩集
齊己
五字才將七字爭,為君聊敢試懸衡。
鼎湖菡萏搖金影,蓬島鸞皇舞翠聲。
還是靈龜巢得穩,要須仙子駕方行。
兩邊珍重遙相惠,何夕燈前盡此情。
重宿舊房與愚上人靜話
齊己
曾此棲心過十冬,今來瀟灑屬生公。
檀欒舊植青添翠,菡萏新栽白換紅。
北麵城臨燈影合,西鄰壁近講聲通。
不知門下趨筵士,何似當時石解空。
謝南平王賜山雞
齊己
五色文章類彩鸞,楚人羅得半摧殘。
金籠莫恨傷冠幘,玉粒頒慚剪羽翰。
孤立影危丹檻裏,雙棲伴在白雲端。
上台愛育通幽細,卻放溪山去不難。
荊門病中雨後書懷寄幕中知己
齊己
病根翻作憶山勞,一雨聊堪浣鬱陶。
心白未能忘水月,眼青獨得見秋毫。
蟬聲晚簇枝枝急,雲影晴分片片高。
還憶赤鬆兄弟否,別來應見鶴衣毛。
宿江寺
齊己
島僧留宿慰衰顏,舊住何妨老未還。
身共錫聲離鳥外,跡同雲影過人間。
曾無夢入朝天路,憶有詩題隔海山。
珍重來晨渡江去,九華青裏扣鬆關。
謝貫微上人寄示古風今體四軸
齊己
四軸騷詞書八行,捧吟肌骨遍清涼。
謾求龍樹能醫眼,休問圖澄學洗腸。
今體盡搜初剖判,古風淳鑿未玄黃。
不知誰肯降文陣,闇點旌旗敵子房。
荊州貫休大師舊房
齊己
疏篁抽筍柳垂陰,舊是休公種境吟。
入貢文儒來請益,出官卿相駐過尋。
右軍書畫神傳髓,康樂文章夢授心。
銷得青城千嶂下,白蓮標塔帝恩深。
寄穀山長老
齊己
遊遍名山祖遍尋,卻來塵世渾光陰。
肯將的的吾師意,擬付茫茫弟子心。
豈有虛空遮道眼,不妨文字問知音。
滄浪萬頃三更月,天上何如水底深。
寄黃暉處士
齊己
蒙氏藝傳黃氏子,獨聞相繼得名高。
鋒铓妙奪金雞距,纖利精分玉兔毫。
濡染隻應親賦詠,風流不稱近方刀。
何妨寄我臨池興,忍使江淹役夢勞。
荊門勉懷寄道林寺諸友
齊己
榮枯得失理昭然,誰斅離騷更問天。
生下便知真夢幻,老來何必歎流年。
清風不變詩應在,明月無蹤道可傳。
珍重匡廬沃洲主,拂衣拋卻好林泉。
答崔校書
齊己
雪色衫衣絕點塵,明知富貴是浮雲。
不隨喧滑迷真性,何用潺湲洗汙聞。
北闕會拋紅駊騀,東林社憶白氛氳。
清吟有興頻相示,欲得多慚蠹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