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音樂欣賞基本知識
一、基本樂理知識
1.記譜法
記譜法就是指用書麵的形式將音樂記錄下來的方法。我們常用的記譜法主要有:簡譜、五線譜。中國古代還流傳著專供古琴用的琴譜,鑼鼓用的鑼鼓譜。目前還在民間流傳的工尺譜。但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一種記譜能夠完整無缺的記錄音樂。
記譜的方法盡管多樣,但記譜的道理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利用不同的形式和符號來表示音的高低、長短、強弱。
2.五線譜
用五條平行橫線來記載音符的譜子叫做五線譜,也稱為譜表。五條平行橫線構成五線四間,9個位置,自下而上,由低到高。超過九個位置的更高更低的音,臨時在下方或上方增加短線,稱為加線音,在譜子的左端用譜號來表示以確定的音位,標以譜號的譜表,為高音譜表,標以譜號的譜表為低音譜表。
3.音符與休止符
音符包括三部分:符頭,空心的或實心的橢圓形。符幹,垂直的短線。符尾,連在符幹一端的標記。音符的符頭記在五線譜的線和間上。符頭表示音高位置。符幹根據符頭的位置朝上或朝下。符頭在第三線以上時,符幹畫在符頭左邊朝下。符頭在第三線以下時,符幹畫在符頭右邊朝上。假如同一符幹連著幾個符頭,則以離第三線最遠的符頭為準,決定符幹的上下。符尾表示節奏的長短,寫在符幹的右邊。符點寫在音符符頭和休止符右邊的間內,而不記在線上。休止符在單符幹記譜中,永遠記在第三線或靠近第三線的地方。延音線永遠寫在和符幹相反的方向,表示兩個或兩個以上音高相同的音符要唱成一個音,時值為這些音的總和。延長符號在單聲部樂曲中寫在音符和休止符的上麵,表示按作品風格、演奏者的意圖可自由地增長音符或休止符的時值。
表示音休止的符號叫休止符。一般情況下,休止符起著句逗的作用,但有時為了樂曲感情表現的需要運用各種各樣的休止符。在簡譜中休止符用“0”來表示。休止符最長的時值是四分休止符“0”。八分休止符為四分休止符的一半:“0”,八分休止符的一半為十六分休止符:“0=”,“0≡”為三十二分休止符,其時值為十六分休止符的一半。休止符可用附點的方式增加時值,但不能用橫線。“0.”四分附點休止符,“0.”八分附點休止符,“0.”十六分附點休止符。每加一個附點,則休止符的時值延長一半,與附點音符相同。
4.音名與唱名
音的名稱,即音名。在樂音體係中,雖有80多個高低不同的音,但音名基本上隻有7個,它們的名稱是:
大寫CDEFGAB
小寫cdefgab
將基本音升高半音用升記號“#”表示。如#C、#G,將基本音降低半音用降記號“b”表示。如bC、bB。將基本音升高一個全音,用重升記號“×”表示。如×D、×A。將基本音降低一個全音用重降記號“bb”表示。如bbD、bbG。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要還原成基本音則用還原記號“”表示。如、。音高相同而名稱各異的音叫等音。等音隻有在半音相等的情況下才可能產生。
在歌唱旋律時,為了便於發音和區別不同的音級,常用do、re、mi、fa、so、la、si(或ti)來唱音階中的7個音。在中國古老的工尺譜中,這7個音是用上、尺、工、凡、六、五、乙來唱的。低八度的六、五、乙用合、四、一來唱。
5.節拍與節奏
節拍節拍又稱拍子。音樂進行中,作為有規律的律動,並表現了一定的強弱以及相等速度的節奏就稱為節拍。簡譜歌譜左上方“24”、“44”等標記叫做拍號。拍號橫線下邊的數字表示把幾分音符當作一拍,橫線上麵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節拍分單拍子、複拍子和混合拍子三種類型。
節奏把不同長短的音組織起來,使音的運動輕重緩急形成一定的規律,這就是節奏。在音樂中,節奏是樂曲結構的基本要素,也是旋律的骨幹。音樂中節奏將長音與短音交織在一起,而長音往往產生強音,短音又往往產生弱音,長短強弱形成音樂的律動和起伏。在歌曲和樂曲中,常常運用一些具有典型意義的節奏,這種節奏叫節奏型。具有強烈特征的節奏型的重複,使我們受其感染,並留下很深的印象。例如,當我們唱著進行曲前進時,隊伍就可以非常整齊地行進;圓舞曲的三拍子節奏很容易使大家翩翩起舞,這些都是由於節奏的作用。節奏型的重複,還對樂曲、歌曲結構的統一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形成作品的音樂整體感和形象感。
6.力度標示法
音樂中音的強弱及其變化叫做力度。力度對於音樂的表現力是非常重要的,它與音樂中所表現的內容有著密切聯係。例如演奏(唱)《搖籃曲》一般都采用弱的力度,即使有一些起伏,也不會有大的力度變化。而在表現戲劇性強的作品時,則要求力度上有明顯的對比與變化。力度的標記有以下幾種:
(1)強弱固定的力度標記
意大利文簡寫意思piano-pianssimoppp最弱pianssimopp更弱pianop弱mezzo-pianomp中弱mezzo-forromf中強forrof強fortissimoff更強forte-fortissimofff最強(2)逐漸改變強度的力度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