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2日在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秘書長法製工作委員會主任王漢斌各位代表:
民法是國家的基本法律之一。製定民法是國家法製建設的一件大事。它對於保障公民和法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合法權益,適應改革、開放、搞活的需要,加強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經濟,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具有重要意義。
50年代,全國人大常委會曾著手起草民法。1979年,法製委員會專門組成民法起草小組,到1982年起草了民法草案四稿。由於民法牽涉範圍很廣泛,很複雜,經濟體製改革剛開始,我們還缺乏經驗,製定完整的民法典的條件還不成熟,隻好先將那些急需的、比較成熟的部分,製定單行法。幾年來,陸續製定了一批民事的或者與調整民事關係有關的經濟合同法、涉外經濟合同法、專利法、商標法、婚姻法、繼承法等。但是,民事活動中的一些共同性的問題,如公民和法人的法律地位、民事法律行為、民事代理、民事權利、民事責任、時效等,還缺乏法律規定。同時,這幾年民事糾紛、特別是經濟糾紛大量增加,迫切需要製定共同遵循的規範,使民事活動可以有所遵循,調整民事關係有法可依。總結幾年來製定有關的單行法律、進行經濟體製改革、對外開放和人民法院審理民事、經濟糾紛案件的實踐經驗,參考我國處理民事關係的民間習慣,現在已有可能對民事活動中一些共同性的問題作出法律規定,但是仍然有些問題還看得不很清楚,考慮到民法通則還不是民法典,草案可以對比較成熟或者比較有把握的問題作出規定,一些還不成熟,把握不大的問題,可以暫不規定。
根據這個原則,法製工作委員會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和一些法律專家經過反複進行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法律專家、中央有關部門、各地方以及法律院係、研究單位的意見,參考國外有關法律資料,在民法草案(四稿)的基礎上,起草了民法通則草案,於1985年11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進行初步審議。會後,法律委員會和法製工作委員會又召開了有全國民法專家、各級人民法院民庭、經濟庭一些負責幹部以及中央有關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同誌一百八十多人參加的座談會;還邀請在京的經濟法專家座談;並再次將草案印發中央有關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和法律院、係師生征求意見,結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初步審議提出的意見,對草案的許多條款做了修改和補充。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決定將民法通則(草案)提交六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現在,我將草案的主要內容和問題說明如下:
一、關於民法通則的基本原則和調整範圍
1民法是反映社會經濟關係的,民法的準則是以法律形式表現了社會的經濟生活條件。我國民法是社會主義的民法,是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服務的。民法通則的規定,要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體現社會主義原則,研究改革、開放、搞活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經驗,規定民事活動共同遵循的準則,並體現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某些特色,包括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發展橫向經濟聯係,擴大國營企業自主權,社會主義公有製經濟基礎上個人或集體的承包經營,以及作為社會主義公有製經濟的必要補充的個體經濟等。因此,民法通則在公民、法人、所有權、承包經營權、民事責任、民事權利等方麵,應當有反映這些特色的規定,使它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法。
2草案規定,民法調整作為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係和人身關係。這一規定體現了民法的兩條基本原則:第一,民法有很大一部分是以法律形式反映商品經濟關係的,而商品交換的當事人的地位和權利是平等的,在民事關係中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是民法的基本原則。第二,民法主要調整平等主體間的財產關係,即橫向的財產、經濟關係。政府對經濟的管理,國家和企業之間以及企業內部等縱向經濟關係或者行政管理關係,不是平等主體之間的經濟關係,主要由有關經濟法、行政法調整,民法基本上不作規定。
3民法還要調整屬於民事範圍內的人身關係。公民的名譽權、肖像權、生命健康權、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等,不僅受刑法的保護,而且也應受民法的保護。4民事關係的核心是民事權利和義務。民法通則應當規定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民事權利主體、民事權利和義務的內容、民事權利的取得和行使,以及民事權利的保護、民事責任等。
二、關於法人
法人和自然人一樣,是民事權利的主體。它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決定,要使國營企業“成為具有一定權利和義務的法人”。建立法人製度,對於經濟體製改革和對外開放,具有重要作用。草案提出法人應當具備以下四個條件:第一,依法成立,即開辦的企業或者成立的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符合法律規定,為法律所允許的。第二,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至於哪類企業需要多少數額的自有資金,可以另行規定。第三,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第四,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那些沒有必要的財產、機構,買空賣空、牟取暴利的所謂公司或中心,不具備法人條件,不但不能成為法人,該取締的還應當依法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