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一切都是有驚無險,我們順順利利的來到了染坊世家的大門外麵,順順利利的隨著做工的人流來到了剛剛拜訪過的染坊大院裏。
五彩斑斕的染坊大院裏,仍然熙熙攘攘堆堆人群的忙碌染布勞作,春季的太陽溫暖的在院子的上空散發著暖洋洋的光芒,剛開始過來時還是濕漉漉的新打撈上來的各種燃料的布匹,現在已經飄飄蕩蕩的,已經幹的差不多了,關鍵是這裏麵,似乎看不到一個人偷懶,總體的感覺是整體有序,管理到位,所以,仍然的和上次一樣,我們三個不由的對染坊作坊的做工和管理產生了敬意。
無論怎麼說,秦家的染坊管理還是有一套的,要不然憑什麼獨立B縣的東部地區而聞名江湖呢?
我走在中間,左右各拉著小玉和過眼雲的手臂,這時候我向兩邊散發神識,告訴他們倆:“切記,這裏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沿著裏麵的那麵牆找連接後院的洞口或者門窗什麼的,聽到沒有?如果實在找不到,隻有我一個人獨去闖蕩了。”
“憑什麼?不是還有我一個嗎?”小玉立馬反對道。
“好吧,好吧,這裏我們已經看過了,沒有,那就接著上次我們看的繼續好了。”我說道。
小玉笑了笑回答道:“上次我們看到了北邊,好像是看到底了,也許那個通道或者門洞什麼的就在北邊的北邊吧,我們就過去看看吧。”
當然,我們說這些都是在意識裏自有交談的,來來往往的忙碌著的人們根本聽不到我們的說話,所以,我們暢通無阻的再次來到了北邊。
還真是,從北邊上次我們到過的地方繼續朝北走,我們看到一個門口了,大大方方的一個正門似的門口,和我們進來的染坊的大門口相比,略微遜色,隻是,還是排場奢侈的很了。
大門是兩扇淺紅色大門,大門的上麵還有一個傘形蓋,也是淺紅色的,隻不過這個傘的形狀是倒著的,也就是說,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撐開的傘倒掛在上空,遠看真的是漂亮極了,挺有藝術韻味的。
當下,我們三個真的高興極了,魚貫而入,因為大門剛好敞開著,來去無阻的進到了裏麵。
一進到裏麵,就看到一所華夏地常見的四合院,隻不過這個四合院簡潔大方,簡約氣派,四周種植有奇花異果綠樹,皆是盆景,一看就是有專職園藝工專門伺候修剪的,放到四周該放的地方,一點也不感覺到臃腫,倒是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清新。
迎麵是三間闊氣的大瓦房,紅磚青瓦,磚石碎路,兩邊是十幾間的廈子,有平房,有瓦房,也是青磚灰瓦的,給人一種古樸典雅的感覺。
這樣的四合院,在現代的華夏是很難找出第二所的,一看就不是一種仿古,而是真的古樸凝厚,沉澱著濃厚的文化氣息,典雅還透露出大氣和富貴,如果說看到染坊世家裏的作坊和做工的人們,我的內心有一種感慨的話,那麼現在,當我看到這個古樸典雅擁有豐厚底蘊的四合院時,我就是一種敬仰的心情了。
不得不說,這個院子的主人,不僅僅是財大氣粗,還肯定是懂得曆史懂得生意的能幹之人,他能將事業做強做大,立足B縣東部卻聞名於世,不得不說他是有別人沒有的過及之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