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成!可問題是,拿什麼去將它打下來呢?總不能拿竹竿捅吧?
從目前收集的情報來看,這架飛行器擁有雙七的性能參數,而且還不知道是不是其極限性能,但可以肯定的是,就算是中國人自己,也沒能力將這架飛機給攔截下來。便數美國現在的玩具庫,不管是NMD還是TMD,都找不出一款能夠有效攔截的武器,哪怕是理論上的攔截。就拿最有名的愛國者來說,導彈飛得還沒飛機快,這要怎麼攔截?更別提還有射高的問題。
目前在理論上來說比較有效的攔截武器隻有超高速的大型電磁武器,無論是大型電磁炮,還是高能帶點離子流。但是,這中間一個小小的問題。一則是這類武器的使用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能源,所以基本上都是以試驗基地形式存在的;二則是如何瞄準,要知道要持續瞄準一個在幾萬甚至十幾萬米開外,而且以七倍音速移動的目標,那需要的瞄準精度和火控精度的要求得有多高;最後,也是最麻煩的問題,大氣層!就算是偽軍迷也該知道,狙擊手瞄準也是要測算風速,測算濕度等等環境變量才能有效命中目標的,從地麵打到數萬米的高空,直接打擊外層空間中的目標,可不是打個報廢衛星那麼簡單!報廢衛星好歹軌道都是固定的,一切變量參數都可以通過事前精密的測算然後得出精確的理論值,可就算是這樣,命中率一樣低得可憐!何況更令人蛋疼的是,這還是一個有人駕駛的飛行器,隻要左右發動機出力稍稍有那麼一點差距,或者飛行員手賤輕輕碰那麼一下,飛機就不可避免的會因為發動機出力的差異而導致偏航!這樣一來直接就可能導致之前辛辛苦苦計算的坐標參數成為一堆毫無意義的數字!
至於說派出戰機進行攔截……除了讓航天飛機從太空中進行返航,利用地球的引力將飛行器加速到這個程度,我大阿妹你看國竟然沒有一樣飛行器可以追得上這砣犯規的不鏽鋼!就算拿個火箭改無人機,或者拿個無人機改火箭,發揮我大阿妹你看——隻要馬力足,搬磚也飛你看!的光榮傳統,臨時改吧改吧出來一個大力出奇跡的臨時產物,可仍然有著讓人無法回避的技術瓶頸——黑障。
航空航天行業有三大障礙,第一個就是音障。音障是由於飛行器在空氣中飛行,高密度的飛行器擠壓低密度空氣所能達到的臨界值,也就是空氣所能承受的最大的擠壓強度。所以音障是螺旋槳飛機本身發動機的局限性無法突破的障礙,即使螺旋槳飛行器理論再先進,音障也是其速度的盡頭了。
第二個障礙是熱障。當飛行器的速度進一步提高,突破音障之後,事實上的空氣此時已經可以被看成一種堅硬的固體了,飛行器在空氣這種“固體”中移動,已經不再是擠壓空氣,而是如同切蛋糕一般強行將其給切開,或者說擠壓向四周。在空氣這種“固體”沿著機身流體外形被向四周擠壓的時候,機身與“固體”的空氣表麵間互相摩擦,就能產生熱量(摩擦生熱初中物理就有)。當飛行器的速度越快,就好比你拿手摩擦牛仔褲的速度越快,可以十分清晰的感受到這個熱量的值也越高。當這個熱值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比如說飛機金屬蒙皮的耐熱溫度的極限,比如鋁的熔點就比較低,當這個熱量超過三百五十度,很多鋁製蒙皮的飛機就會發生飛行器溶化甚至自然現象。
第三個障礙是黑障。當飛行器的耐熱能力或者設計的耐熱結構能夠支持其在熱障中支撐下來,那麼速度的進一步增加會導致飛行器熱障的積累進一步加劇,當溫度高到幾千攝氏度,高溫足以氣化,甚至破壞分子結構導致飛行器表麵物質電離的時候,會在整個激波錐形成一層等離子層,將飛行器整個給罩進去。這一層等離子外殼會將大部分發出去和接受的無線電信號全部吸收和反射掉,而毫無疑問的是,那種坐在沙發上仿佛打遊戲一般的無人機是絕對沒有辦法在這樣極端惡劣的通信環境下正常工作的。別說無人機係統,甚至連現在所有類型的製導設備也無法在這樣的極端環境下正常工作,那麼,就算能改吧改吧出來一個不知道是無人機還是彈道導彈的大玩具出來,連瞄準和鎖定都辦不到,而人家卻有著駕駛員駕駛,這明顯就沒有什麼可比性!那麼要怎麼才能成功命中目標將那坨該死的不鏽鋼給打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