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路上麻煩不斷,但蘇誌航顯然不會忘了習慣性的“清掃”工作,尤其是其中一些“活躍人士”,更是受到了重點關照。
蘇誌航此時不比剛下山的初露鋒芒,“奪命判官”的名頭可是十分響亮,而且針對的對象十分明確,不僅黑(神獸)道,就連不少白道官道勢力可都是重點關注蘇誌航的去向的。
所以這次“清掃”路途中,蘇誌航遇到的各類抵抗明顯強出許多。
可惜,一切都是無用。
除了一些見勢不妙,果斷斷尾求生的少數人,剩下這些貨色雖然基本都聯合在一起,抱團抵抗蘇誌航的剿滅,不過反而省了蘇誌航不少尋找的功夫。
如今單純是人數上的堆疊,對蘇誌航來說,已經徹底失去了意義。
所以,等到眾多觀望勢力見證蘇誌航真的一路上暢通無阻,沿途所有的黑暗勢力全都一個不留後,這才真正鑄就了蘇誌航“奪命判官”的威名。
畢竟,先前大家雖然口頭上承認了蘇誌航的戰績,但畢竟屬於“事後認領”性質,還是有幾分冒名頂替的懷疑的,認為全真有幾分為蘇誌航吹噓的嫌疑。
可是,相比於上次的無聲無息,這次蘇誌航可是在對方全麵警戒的情況下,摧枯拉朽地掃滅一切敵人,兩者難度簡直就是天差地別。
因此,眾多勢力這才真正對蘇誌航“奪命判官”的威名心服口服。
相應的,蘇誌航威名日盛,戰績表上的牛人越來越多,敢來找蘇誌航比武的少俠們也越來越少,質量也相應的提升了不少,至少還是有幾個和趙誌敬差不多水平的,雖然還是沒有什麼卵用,但這總算讓蘇誌航的心情變好不少。
閑話少敘,此時蘇誌航已經到達此行的目的地。
隻見趙王府朱紅的大門之前,左右旗杆高聳,兩頭威武猙獰的玉石獅子盤坐門旁,又見一排白玉階石直通到前廳,勢派豪雄之極,大門正中寫著“趙王府”三個金字。
以蘇誌航的作風,自然是正大光明上門拜訪,上前投了拜帖,蘇誌航此刻“奪命判官”的名號不僅是江湖中人,就連這些仆役也如雷貫耳。
沒辦法,不少在金國逍遙的漢奸可是被蘇誌航滅了。
嚴格說來,蘇誌航也算是“榜上有名”了。
隻不過這些通緝江湖中人,一般都不是很在乎這些而已。
不過,這些仆役想不知道這位主都難了,當即不敢怠慢,連忙通知楊康去了。
不多時,就見一位約莫十八九歲,容貌十分俊美的貴公子迎了出來,身後還跟著七八個仆從。
蘇誌航心想,這應該就是楊康了,確實一眼下去賣相很好,將來楊過欠了一大堆的風流債,遺傳自楊康的容貌就占了很大原因。
見到蘇誌航後,可能是丘處機平時的暴脾氣留下的深刻印象,也可能是蘇誌航“奪命判官”的名號太過響亮,楊康倒是沒敢擺小王爺的架子,老老實實行了同門之禮:
“蘇師兄光臨,真是三生之幸。”
等蘇誌航也寒暄還禮之後,二人自然不可能就在門口處閑聊,此時不同於原著裏楊康闖了禍被抓包,還是認同自己全真門徒的身份的,倒是很客氣將蘇誌航請進了大廳。
要說原著裏的楊康其人,隻能說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但不管怎麼說,最後楊康走入邪路有很大原因是因為丘處機的教育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