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宗師(1 / 2)

雖說郝大通在蘇誌航的幫助下突飛猛進,但是這種飛速的進步也就頂多止步於b級了。當然了,這種情況可不僅僅限於武功一道,事實上,如今在各個方麵都有不低造詣的蘇誌航能很清楚的感受到,一味遵循他人的腳步,能夠達到圓滿就已經是極限了,想要達到更進一步,達到宗師之境,無論何種方麵,終究需要自己深刻的領悟才可以。

就像現在的蘇誌航自己,獨孤劍塚中獨孤求敗的劍道傳承已經走到了盡頭,如何才能在達到圓滿之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蘇誌航也心中有數。

想要成為宗師,至少要總結出自己獨有的感悟才有可能。一味模仿他人,頂多算是“宗匠”,永遠稱不上“宗師”。

舉個例子,為什麼前人模仿各種動物創造的形意拳能夠反虐各種動物?隻要達到一定境界,猴拳暴揍野生猴子,少林虎爪手伏大蟲等等並不困難,“學生”為什麼能如此輕易地超過“老師”?

道理十分簡單,雖然隻是模仿,但是人類擁有比動物優秀得多的學習與創造能力,在模仿之中逐漸實現了超脫。

野獸雖然依靠著本能不斷狩獵,但卻不會反省與總結,雖然大自然賦予了它們無比優秀的本能,但這種靠著無數時光中血與淚積累下來的進化雖強,但野獸的這種無意識的積累實在太過緩慢,當人類有意識去研究模仿後,很快就能超越過去。

武學上的宗師就類似於此,習武之人沒有誰沒有練過前人的武學,但是越高深的武學就越會給習練者留下自己理解的空間,最多是引導習練者自己去思考,去領悟,而不是簡單粗暴地禁錮後人的思維。所以,隻有走出自己的道路才算成功。

注意,這裏說的是走出自己的道路才行,這可不是代表隨便的一時感悟就可以完成的。就像當年的老張,太極的靈感早就有了,但還是花費巨大的心血才算是創立出來了。

太極的要義是什麼?很簡單幾個字:“以柔克剛,以慢打快”,相信很少有人不知道,但你知道了這一句話就能創出一套太極了嗎?成就宗師需要靈感,但隻有靈感是不可能稱得上“宗師”二字的。這種領悟必須打磨的十分成熟之後才算合格,不是什麼人一時的感歎或者是異想天開就可以配得上“宗師”二字的。

當然了,這說的是蘇誌航對前路的理解。不過,就目前的狀況來說,有了b級實力的郝大通,加上其餘b-級的三人,也足夠保證全真的安寧了。

再說蘇誌航雖然稍稍能夠理解“魔師”龐斑那種為了追求突破,竟然自己給自己製造對手的心態,但顯然還沒到那種狂熱的地步。作為和全真有大仇的歐陽鋒,雖然讓他突破到b級很有可能提高蘇誌航主線任務的評價,而且即便是歐陽鋒成為b級,也不會脫離蘇誌航的掌控。

這種做法看上去很好,而且萬無一失,但是蘇誌航就是沒有采取,無他,不願爾。自從領悟劍芒之後,蘇誌航就很少勉強自己去做違背自己本心的事情了,即便有著獎勵點的誘惑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