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住局勢之後,蘇誌航便正式加冕稱帝,建立新朝。經過思量,蘇誌航定國號為“乾”,仍以大都為都城,不過,在蘇誌航的要求下,大都更名為北京,一切也逐漸步入正軌。
泰山之巔,蘇誌航卓然負手而立,抬首望天。不見有任何動作,一股鋒銳之氣便自蘇誌航身上衝天而起,便是身周的雲海亦被這道鋒銳之意逼退,露出其後一碧如洗的天空。
而蘇誌航身後的一幹乾國大臣之中,不少人都是各門派的精英弟子,不乏武功高強之輩,隱隱覺得自家陛下仿佛化作了一柄絕世寶劍,這些人除了歎服之外便是苦笑了。
讓這些人歎服的自然是蘇誌航的修為,劍意衝霄,甚至衝散白雲,這已經近乎神話了。而讓所有人苦笑的,則是蘇誌航此行泰山的目的。
帝皇登基之後,來到泰山舉行封禪大典並不算奇怪,這也是曆代帝王鞏固自身統治的一種常用手段。
雖然自宋真宗之後,曆代帝王來泰山隻舉行祭祀儀式,不再進行封禪,但是並非絕對,大乾新立,蘇誌航能以此種方式穩定人心,所有人都應當求之不得才對,又怎會苦笑呢?
問題自然還是出現在蘇誌航身上,令大家無語的是,這位陛下還真的是不按套路出牌啊。因為蘇誌航此行除了封禪之外,竟然還心血來潮(不知發什麼瘋),想要趁機重鑄上古聖劍——軒轅劍!
軒轅劍,又名軒轅夏禹劍。
雖然史書之上關於這把劍的記載隻有寥寥數筆,但其在所有的華夏兒女心目之中的地位之高,這裏也無需我再贅言,恐怕除了如今同樣不知所蹤的大禹九鼎和傳國玉璽和氏璧之外,便再也沒有一物,能夠與之相提並論!
現在蘇誌航竟然說,自己想要重鑄一把軒轅劍?!
所有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自己是不是幻聽了?不然,怎麼會聽到如此瘋狂的提議?不過,很快等到大家都冷靜下來,仔細想一想,這才發現,好像蘇誌航的提議也沒什麼。
聖劍軒轅作為軒轅黃帝的佩劍,雖然已經被無限神話,但蘇誌航再怎麼說也是帝王之尊,此時想要重鑄這件聖器來鎮壓國運,倒也勉強夠得上資格。
可是,此舉雖不算逾矩,但是相應的,也會帶來巨大的壓力。
眾人擔憂的是,聖劍軒轅代表的東西實在太多,要是這把聖劍鑄出來之後,蘇誌航本人卻達不到上古聖賢那般高度,做出的成就配不上這柄聖道之劍,那麼此舉便無疑算是在自打耳光了。
實際上,三皇五帝已經在傳說之中被逐漸神化,即便是蘇誌航真的雄才大略、英明神武,但是要做到能與這些上古聖賢們相提並論,那也是近乎不可能的。
不過,既然蘇誌航執意如此,眾人又能如何呢?也隻能舍命陪君子了,一起奉陪到底了。況且此時乾朝新立,大家都野心勃勃的想要成就一番偉業,名垂千古,以聖劍軒轅來鞭策自己,亦算得上適當。
事實上,蘇誌航想要重鑄軒轅劍的行為,真的隻是心血來潮那麼簡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