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太極玄清道(上)(2 / 2)

不過,鑒於這門功法的奇葩特性,蘇誌航還是懷著深深的好奇,屏氣凝神,靜聽田不易傳授。

一開始的自然是玉清境第一層,不過雖隻是太極玄清道中最粗淺最基本的修習法門,但其篇幅卻稍稍有些出乎蘇誌航的意料。田不易竟然洋洋灑灑講了有千餘字方才住口?而且其中還時不時蹦出的一些修行術語!

蘇誌航可是記得,原著裏張小凡修行時可是宋大仁直接口述,然後就打發張小凡自己個兒回去琢磨的。

可以肯定,原著中的張小凡絕對不會是什麼過目不忘的奇才,別說是照著修行了,單單隻是想要背下這千餘字的功法,恐怕都得先花好幾天。

而且其中還夾雜著一些修行術語,雖然對蘇誌航來說並不算生僻,但對於從來都沒接觸過這些的張小凡來說,無疑就是天書了。至少,隻不過聽田不易講了一小段,張小凡就已經完全變成了蚊香眼。

但是對蘇誌航來說,這篇功法卻不算多麼的晦澀艱深,隻不過沉思片刻,就將這篇功法的精要之處解析得七七八八了。與此同時,先前蘇誌航的許多疑惑也是豁然開朗。

比如說,太極玄清道玉清境第一層的修煉法門隻在兩個字:練氣。

所以對於初學者而言,這洋洋灑灑的千餘字其中有用的不過是幾個要點罷了,所以就連原著裏那個木訥的張小凡也能輕易上手。

那是不是剩下的那些就沒有用了呢?很顯然並非如此。

這太極玄清道雖然隻是脫胎於天書殘卷,除非青雲祖師能夠堪比那位創出天書五卷的天帝,否則在太清方麵就不可避免地不夠完善。但是,這些基礎部分卻有所不同。

畢竟再怎麼說也經過了數千年的千錘百煉,這篇功法本身絕對堪稱簡單精煉到了極點,那麼現在還能留存下來的這些,自然不可能是一堆沒有任何作用的廢話。

就像一本《九陰真經》,其中講述運氣、招式的可能不過占了總篇幅的十之三四,剩下來的都是一些玄之又玄的武理。

可是,對真正識貨的人來說,那些普通武者看上去完全無用的“大道理”才是整本書真正的精華,不將其讀懂,便不算真正練成了《九陰真經》。

當然了,做人雖然不能沒有遠見,但也忌諱好高騖遠。

對於一般的初學者來說,首當其衝的還是先老老實實地學會練氣再說。反正功法已經背下來了,既然忘不掉,等修為上去了再回頭感悟這些也不遲。

反正蘇誌航算是看出來了,這哪裏隻是玉清境第一層的功法,這壓根就是整個玉清境的修行功法,修行者到了玉清第七層之後,如果不回來“補個課”,把這千餘子搞懂,基本就不要想進上清境了。

看到蘇誌航低頭沉思,田不易眼底的滿意之色一閃而逝,甚至直接將張小凡給拉到一邊,按照正常的修行流程,給還在懵懵懂懂中的張小凡講解了幾個的要點,就讓張小凡先獨自回去修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