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五十七章汾河上(1 / 2)

曹夢文有苦說不出,明明好心卻辦了壞事,內心委屈,但臉上卻得掛著笑,微微搖搖頭,問眾人:“到底該如何?”

李問笑道:“幹脆收了當小,那也再沒這事。”

曹夢文苦笑,說:“這萬不成,已經磕頭了,以成了兄妹,不可,施安可有什麼辦法?”

“辦法我有,隻怕是曹兄憐香惜玉,不忍心。”

曹夢文不願意與這玉兒有過多的糾葛,最終卻鬧的不少人知道了,雖丟人但也不是什麼大事,問施安:“怎麼辦?”

“我看不如曹兄當什麼事也沒發生過,我把玉兒送到關外的花樓,到時也沒人知道她的下落,豈不是一勞永逸?”

曹夢文看著躺在床上的玉兒,真於心不忍,怕她再尋死逆活,隻能自己帶著,但又顧慮這玉兒是施安的人,不知道開口要人可給?

無奈,隻得問:“施安兄,我有個不情之請,不知道可否……。”

施安打斷說道:“曹兄實話告訴你這玉兒我是最看重的,要是你要帶走沒問題,但有一個條件,得好好待她。”

曹夢文自然點頭答應,一旁的李問卻說:“曹兄弟這女子雖漂亮可憐,但不喜歡不理就是了,何必為難,不然我帶到京城?”

曹夢文自然不會放心李問,玉兒要是交到他手裏,自己又鞭長莫及,怕是良心難安。

如此,曹夢文搖了搖頭,笑道:“那就不勞煩李兄了,玉兒我帶到我家去就是了,隻是住慣了這花滿樓怕是不願意住家裏的陋室。”

施安道:“如此那我就陪一萬兩的離樓錢,以後玉兒就托付給曹兄了。”

曹夢文知道推脫無用,便點頭默許了,大夫從屋裏出來,衝施安說:“人倒是無礙,怕是要多休息一段時日了。”

許大幾次想問大夫,但又顧忌,不願意引人生疑,急的滿頭冒汗。

曹夢文知道他的心思,便問大夫:“那人為何還不醒?”

“傷心過度,自己不願意醒來,什麼時候自己願意醒來,也就醒來了。”

“那要多久?”

“老夫怎麼知道?不知道哪個做的好事。”老頭打量三人,施安和李問不自覺的退後一步,隻留下曹夢文,老頭目光盯著他,說:“這要把這閨女糟蹋成什麼樣子?”

曹夢文一頭霧水,李問湊上前說:“看樣子昨天晚上帶酒管用,我的那個現在還在昏睡,倒是可憐,看我就沒曹兄那麼多的煩心事。”

“曹兄乃是憐香惜玉,哪是你個粗人能比得了的? 不然今天可有這戲文裏的佳話?”

李問卻不以為然,道:“都是曹兄一直待在家裏的緣故,待在京城自然不會心慈手軟,如我等都這樣,豈不是要家宅都小女子?”

施安大笑,曹夢文故意錯開話題,說:“李問兄不是要走?”

“是要走,但聽了你這裏有事,便匆匆忙忙起來趕來看熱鬧,倒是一處好熱鬧的戲碼,還有給你的銀子。”

曹夢文看李問手下人向自己遞來了一個包袱,他一拍自己的腦袋,說:“卻是我忘記了,我還沒寫契約。”

李問搖了搖頭,道:“先前我還想提醒曹兄,但見你為了一個女子如此為難,也就放心了,你寫好派遣個人送到京城就是。”

“如此李問兄既然放心我,那我也定盡快寫好送上京城,隻要有我曹夢文的名字便說話算數。”

李問帶著仆人騎馬從花滿樓離開,曹夢文和施安騎馬跟隨,一直送到汾河邊上,這裏早有船夫等著,曹夢文終於想起剛才路上想問李問什麼話了,說:“李問順河而下去哪裏?”

“京城,但有一個人我叔父交代我一定去看看。”

李問被攙扶著上了行舟,向曹夢文和施安道了一聲“別過”,舟順河而下。

曹夢文高聲道了一聲珍重,眼睛含淚,這李問卻是個妙人。

“離別西下,可有來人再見時?”曹夢文念完,隻聽舟上的李問說:“明年今日,今日明年。”

曹夢文對施安道:“這李問兄才華橫溢 卻一直藏拙,我等不如。”

“我父說李問三歲讀詩,六歲寫文,自然是才華橫溢,隻是安公公那裏沒了他。”

施安指著另一舟說:“今日既然無事,那就再送李問兄一段可好?”

曹夢文跳上,笑道:“如此再好不過,我心早有此想法。”

李問看到岸邊的施安和曹夢文下船跟了上來,便催促船家往回劃,倆船相聚,隻聽三人齊聲道:“我等京城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