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李世賢及書的進度
竟然是張國梁救了李上校,那還真是因果輪回了,後來張國梁就是敗死在李秀成手裏。
照這速度,永安建製、蓑衣渡慘敗、戰長沙、克武昌、南京得等到我胡子發白,而北伐西征,兩破江南大營和天京事變要我的子孫在我墳頭燒給我了。
對了,李秀成的班底基本都出場了,可他的堂弟李侍賢怎麼沒看到呢?
關於“太平天國”取勝的時機
“天京事變”一爆發,太平天國就失去了角逐天下的機會,陳玉成和李秀成再能打,最好的結果也隻不過是割據江南。遺憾的是他們連這一點也沒做到。
太平天國雖然聲勢浩大,規模磅礴,但真正問鼎天下的機會隻有一次半而已。太平軍最好的機會是打下武昌以後,如果太平軍選擇入河南進軍陝西、山西,那就有七成的機會推翻滿清。可是選擇沿江而下取南京,機會隻有五成了。
當時1851年黃河決口,北方有大批的饑民災民,太平軍選擇北上,可以迅速擴充兵力,揮兵直趨京師,縱然沒有必勝把握,但以當時太平軍之昂揚鬥誌和生猛的戰鬥力,加上楊秀清、石達開等名將之驍勇善戰,打敗八旗兵的勝算極大。而清廷一旦戰敗,北京陷落,就算退到關外,清朝也就氣數已盡了。
可南下江寧(南京),經濟上固然有保障,可江南富庶,一旦占領這種溫柔富貴之鄉,就不忍丟棄,必然要分兵占領又要鞏固統治,到時候坐困金陵城,等清朝緩過勁來,畢竟已經立國兩百年之久,疆域廣闊,綜合實力遠在太平天國之上,集天下人力、物力、軍力、財力,持久戰對太平軍不利。
涉及到“造反”這種滅宗滅族的大事,最主要是點燃起義人員頭腦中的“精神原子彈”。1911年的武昌起義,無錢無餉,依靠區區150發子彈,僅由幾個下層士兵振臂一呼,不也是能推翻腐朽的滿清王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