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鳴衍說道:“目前迦南之青葉郡為我們的現實威脅,南麵以丁柳堡為主的壁壘群目前有屯有四千多兵馬,以龍騎營為主,再補充些有生力量,可以編一營精騎、一營劍士、一營射手、兩營戟兵,帝都要求我們有反擊迦南的實力,目前也隻能以他們為主。”
“要如何應付二殿下?”
“羽嘉軍這次傷亡這麼慘重,如果再從中抽調精銳,原來的軍營可能會有崩解之危。石京度與衷闌晦瞞著我們秘密聯絡蘇蓋文的舊部,我讓岐伯親自盯著他們,既然如此,那就將這些靠不住的人都調給他,湊足一千人,也算履行對帝子地承諾。”
江采離點點頭,知道殿下心裏早有打算,還真虧跟二殿下之間有這樣的約定,可以借機剔除不穩定的因素。
素鳴衍又說道,“將裔天護衛營含部撤入羽嘉城,不足從德羅巴的鐵礦場營地征調,共建一營劍士、一營戟士、一營射手,由慕昭雲進天都山峽口營地接替藏金,藏金調入上唐,出任鎮守將軍一職,從天都山營地調兩百武士,從納吉家調兩百武士,重新組建上唐衛戍營。”
年前藏金從侍衛營、裔天護衛營抽調四百精銳進入天都山峽口,盧族武士已經進入天都山峽口,可以抽調一部分人出來。
另外,納吉氏正舉族向羽嘉郡境內遷徙,族中大量武士可編入軍營。
流寇大營業已不存在,駐在鐵礦場營地的一萬多流寇兵除了抽調出來補充各部的兩千精銳外,其他人要含部精簡掉,將遷徙到羽嘉西北部的燕語高地定居,那是目前燕雲境內水源最充沛的地區之一。
狹長的燕語高地,位於崗都斯山地東麓,向北一直延伸到天都山峽口,流寇大營、鐵礦場營地都處於燕語高地的邊緣,江采離在進入羽嘉城之前,心裏就擬好了在流寇大營舊址、鐵礦場營地築城的計劃,借助瀆神之路與楚布河西岸廢道,就勾勒出向燕雲巋部地區擴張的輪癬,羽嘉郡的實際控製地域將增加兩倍以上。
其實目前羽嘉麵臨最緊急的問題,不是缺水,而是缺人。說起這個話題,眾人不免又抱怨起來。
寇兵叛亂,羽嘉軍民死亡愈萬,又有大量寇兵投敵,離開羽嘉,使得羽嘉十萬軍民頓時損失兩成。德羅巴所部精簡下來,編民戶五千,暫時以狩獵遊牧為生,待鐵礦場、流寇大營、天都山峽口三城築成,可輔以農耕。上唐、望野兩地民戶隻有三千,羽嘉城北的楚布河穀地區有民戶四千,所幸寇兵叛亂持續的時間極少,戰火沒有波及那裏,損失極少。如今整個羽嘉郡隻有一萬兩千餘民戶,加上定居千賀湖穀的七八千樓迦羅人,卻要維持將近一萬的軍隊,談割據還早了點。
素鳴衍掌握羽嘉郡軍政大權,瀆神之民走出黑礫原的步伐可以加快,但是整個黑礫原的瀆神之民也隻有七八萬,離割據獨立的要求差距甚遠,若在羽嘉行精兵之政,羽喜嘉最終要容納十到十二萬民戶才能維持這麼多的軍備。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一是可以吸引休屠郡的民戶向羽嘉遷徙,再一個就是向青葉郡擄奪人口。若無戰事天災,民戶極少願意背井離鄉到其他地方定居,何況羽嘉在青嵐人的眼中,一直是蠻荒之地,其實以素鳴衍個人的意願來說,以他對摩揭氏、巫氏的戒心,他更願意到迦南擄奪人口。易氏既然先挑動戰爭,那就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羽嘉山與峻衡山在羽嘉城的正麵形成一個喇叭形的山穀平原,羽嘉城位於喇叭底,隻用一城四堡就完金封住進出羽嘉的通道,喇叭形山穀平原的另一端開口就是寬達四百裏的扇麵。而整個山穀平原的南半部則是與迦南西北大荒漠連成一片荒漠地形,所以無論是羽嘉,還是迦南,從這裏進攻對方都相當的困難,大軍從這裏進入對方境內,就無法指望後方的補給。
楚布河從羽嘉城往南延伸三百裏才完全斷流,那裏離青葉城已經不遠,若有一支精銳的機動部隊從那裏出發,可以輕易的撕破易氏在山穀平原的扇形正麵建立的防線,進入青葉郡的腹地。
“那就在楚布河的盡頭修築據點!”素鳴衍一錘定音,決定由此展開向易氏的報複反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