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要塞是地球上最近十年興起的一種新型武器,或者可以說是防禦係統。
它是以核能為動力,集合運輸、救護、攻擊、防禦、科研於一體的新型武器裝備,也可以說是地球上人類所製造過的最堅固的堡壘。
在這種移動要塞的最外層,是流體金屬和超硬度合金拚裝而成的外層裝甲,而內部是由結晶纖維和特製的陶瓷裝甲所形成的多重複合裝甲,而在一切之內,則覆蓋了厚度超過2米的凱芙拉纖維,這是一種製作防彈衣的高強度纖維,是要塞被動安全防護係統的最後一道屏障。
據說這種堡壘當初設計的最低要求,就是抗住一枚當量巨大的聚變打擊而內部不變形。
而在移動堡壘的內部,則配備有作戰指揮中心,駕駛台,監獄,微機室,飛行甲板,瞭望甲板,醫務室,核能控製室,內部一體成型的給水排水係統、淡水工廠和氫氣動力爐、甚至是可以充作氧氣供給係統的縮微森林浴場,還有酒吧和遊樂廳。
即使在斷絕了與外界的聯係的情況下,一座行星要塞也可以使兩千人在彈藥充足,飲食無憂的條件下生存一年。
內部的硬件設施堪稱人類戰爭史上最奢侈的一筆,而外部也不遑多讓,在長條形狀的要塞的外壁上,設有許多索敵係統、炮台、槍座及艙口,各個要塞可以彼此互相監視,幾乎全無死角,而這種設計在多要塞協同防守的設計理念下,就更顯得威力大增。
美國武器設計師,行星要塞之父約翰·摩西·馬克沁曾經說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想要對移動要塞發動攻擊都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人類製造了盾牌,但自己卻很難找到相配備的長矛。”
雖然這種要塞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能投入戰場,一旦投入運行,這種巨大要塞的威力是任何武器單位都無法與之相較的。
無論是高科技武器、成編製的軍隊還是恐怖分子。利用高強度彈幕和災難性的巨炮,以及自動連續裝填的聚變打擊武器,行星要塞群配備有足以摧毀任何被被它鎖定的倒黴蛋的能力。
這種要塞是美國第一個研製成功,並投入使用的,而其他各國也相繼投入巨資研製開發,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所以這種投入並未被列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世界各大國對彼此的狂熱投入都保持相當程度的理解和淡定。
不過就算如此,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在十年之內一口氣製造了上百艘這樣的巨型要塞,並且相互保持了和諧和沉默,也算是奇事一樁。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種要塞在地球戰爭中可謂用處不大,在人類戰爭中投入這種武器,頗有“大炮打蚊子”的風範。
它能發揮最大用途的地方,就是在星際之門的戰爭中,通過厚重的裝甲保護和強大的火力配置,行星要塞的投入,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戰鬥人員來到一個陌生星球的風險。
伴隨著伊恩與地球的交流,索科特拉島基地上麵的人馬開始動了起來,一艘艘大型裝甲運輸車搬運著巨型要塞的組件,在海麵上彙成一道鋼鐵洪流,開始朝星際之門進發。
齊霄竭力懸浮在半空之中,俯視著一切,他謹慎的注視麵前的畫麵。
當他克服了那種身在陌生星球的緊張與悸動之後,那種莫名的焦慮感才漸漸有所好轉。
這畢竟是他第一次執行這樣重要的任務。
他轉過頭,看著傳送門的方向。
傳送門附近的世界,仿佛被緋紅的光所籠罩,經過改裝的密封汽車,輪胎碾過那赤紅色的地麵,掀起一陣陣煙塵,彌漫著整個地區,但在緋紅之外,則是一個嶄新的世界。
一輛輛兩棲運輸船開向了這個生機勃勃的戰爭世界,眼前的情景,他幾乎從未見過。
這是人類世上最大規模,同時也是最遠距離的一次遠征,巨大的機械轟鳴著,巨大的階梯上,穿著宇航服的人們的各自揮舞著指示燈,來安排各自的建設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