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簡介及棋盤棋子
一、圍棋簡介
圍棋是我國一項古老的文化遺產,至今已有兩三千年的曆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圍棋就已經很興盛了。傳說圍棋是堯為了教育其子丹叔而創造的,後來人們也就仿效著下圍棋。圍棋是一項十分有益的活動,它是一種思維體操,可以鍛煉人們的思維、提高分析和記憶能力,而且趣味性很濃,因此從古代一直流傳到今天。近年來圍棋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喜歡下圍棋的人越來越多,國內相繼建立了中國棋院和各省市棋院,各種圍棋比賽層出不窮。在國際上世界性大賽很多,如世界業餘圍棋錦標賽、富士通杯圍棋賽,中、日、韓三國圍棋擂台賽等。歐美一些國家也成立了圍棋俱樂部。中國、日本、韓國已有很多學校把圍棋列入了教學課程。通過這些比賽和活動,使圍棋不但在國內而且在世界範圍得到了普及和發展。
二、棋盤、棋子
圍棋盤是方形的,由縱橫各19條線組成。19×19形成了361個交叉點(以下簡稱為點),棋子就下在這些點上,在邊、角、中腹任何一點都可以下。棋盤上點了9個小黑點,這些小黑點有什麼用呢?由於圍棋盤較大,線路也比較多,點上這9個小黑點容易辨認方向位置。中央的黑點叫“天元”,四周的8個黑點叫“星”。圍棋盤的中央算高位,邊、角算低位。邊線位置最低的稱為一路,其次是二線叫二路,四線以下算邊,五線以上算中腹,在中腹就沒有高低之分了。
圍棋的棋子分為黑白兩色,黑子181枚,白子180枚,黑白子加起來是361枚,恰好和棋盤的點數相同。
規則
下棋時棋子要下在棋盤的交叉點上,棋子下到棋盤上之後就不能再移動位置了。黑先下子,你下一個,我下一個,一直到最後,看哪一方占的地盤多(指交叉點數)哪一方為勝。這是籠統的概念。下麵講具體下法。
術語六則:
一、氣
和棋子直接通連的交叉點就叫這個棋子的“氣”。右囹中,箭頭所指的位置就是棋子的氣。中央一個子有4氣,邊上一個子有3氣,角上一個子隻有2氣。數一數邊上三個子、中間四個子各有幾口氣。答案是邊上三個子有5氣,中間四個子有9氣。
數一數中腹、角上的幾個黑子各有幾口氣。答案是中腹的四個黑子有5氣,角上的四個黑子有3氣。
二、連
下一個子之後把自己的兩個子或兩部分子連接在一起,下的這個子就叫“連”,也叫“粘”。黑1都叫“連”。
三、斷
下一個子把對方的子分隔成兩部分,下的這個子就叫“斷”。
四、打吃
我們下一個子之後使對方的子隻剩下最後一口氣(己方的子最少要有兩口氣),下的這個子就叫“打吃”,也稱為“叫吃”。黑1都叫打吃。打吃是一個警告信號,意思是告訴對方隻有最後一口氣了。被打吃的一方也應意識到自己危險了。
五、長
緊連著自己的子向上或向左右延長一子,就叫“長”。黑1都叫“長”。
兩個黑子被打吃了,已經危險了,應該怎麼辦呢?
黑1長,伸出一隻援助的手,把兩個黑子救出來。
六、提
我們下一個子之後,使對方的子處於無氣狀態,並把對方無氣的子從棋盤上拿掉,就叫“提”。黑1都叫“提”。在這裏要特別明確一下,凡是沒有氣的子必須從棋盤上提掉,絕不能在棋盤上存在。如果對方的棋子還有氣,哪怕隻有一口氣,那也不能提,這個界線一定要分清。
看看哪些子應被提掉。
邊上五個白子和中腹三個白子應被提掉,成為本圖的形狀。邊上三個白子雖然已無法逃,但仍有一口氣,黑如想提還得在A位下一個子。
被對方圍住的四個黑子和四個白子都隻有A位一口氣了,這時應誰提誰呢?這要看輪到哪一方下子,如果該黑方下子,那黑方可下A位提白子;如該白方下子,那白方也可下A位提黑子。
黑先應下成什麼樣呢?
黑下1位提白兩個子,白棋再下〇△位提黑一子,這種變化叫“提二還一”。
練習題
一、哪些子應提掉?二、八個黑子有幾氣?
三、黑先應下哪裏?白先應下哪裏?四、1~10叫什麼?
五、黑先應下成什麼樣?答案
一、略
二、八個黑子有10口氣。
三、黑先應下B位提白三子,白先應下A位提黑兩子。
四、黑1叫斷,白2叫長,黑3叫打吃,白4叫長,黑5叫打吃,白6叫打吃,黑7叫打吃,白8叫提,黑9叫打吃,白10叫連。
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