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宮是圓形的,就像一個扁平的圓柱體,麵積有七八十平方米,而中間有一條河,這條河顯然是人工開鑿的,畫出一條曲線,將整個石板地麵分為兩半,而就在兩邊的地麵上,各有一隻巨大的突起的石井。
這兩口石井應該就是周靈兮口中的石棺,但這顯然就是兩口井,而且井蓋上的石頭一黑一白,就像兩顆圍棋的棋子。
我們恍然大悟,原來這個地宮從整體格局看上去,正是一個道家陰陽魚的圖案,在中間那條界水的分隔下,陰魚和陽魚的形狀一目了然,而那兩口石井就是陰陽眼。
袁老板嘖嘖稱奇,難以置信的看著地宮內的格局,他是搞收藏的,對奇門異術也有一些了解,想不到世上竟有如此奇怪的建築風格,看來這的確是那些明清道士所建,是為了凝聚某種山水氣場。
我的手電光在牆壁上一掃而過,憑借優良的視力,我忽然看到正前方對著界水的牆壁上好像有兩行字,急忙定睛看去。
葛教授和龍劍銘也注意到了這一點,都看向那兩行字,雖然字跡已經有些模糊,但還是可以辨認。
“甲子輪回,春秋九渡,金蛟出水,困龍升天。”
這是十六個宋體石刻,沒有落款,書寫還算公正,看樣子應該是和這個地宮同年所成,說的正是馴養蛟龍之事。
元銘問:“這上麵的字是什麼意思?”
元誠英說:“甲子是指幹支紀年,難道是說這地宮建造的日期?”
葛教授搖頭說:“這日期和蛟龍的馴養有關。甲子輪回,是說六十年一個周期,而春秋九度,應該是說古時有‘蛇渡九劫,方可成龍’的說法。”
我連忙問:“那後兩句又是什麼意思?是說這兩口井裏有龍或者蛟?”
葛教授說:“蛟在水中,等的就是渡劫升天的那一刻。看來文章果然在這兩口井中。”
元誠英問:“教授,這是什麼井?陰陽魚的格局有什麼名堂?”
葛教授說:“這是漢代方士養龍的方法,他們是借助這裏的地脈之氣,以陰陽力場為媒介,這兩口井一個名叫陰陽鎖龍井。這些我隻是從書中看到的,至於這兩口井裏究竟有什麼,那隻能看看才知道。”
我們的注意力都鎖定在那兩口井上,那一黑一白兩個巨大的井蓋都有八仙桌大小,厚度在一尺左右,看材質應該有幾百斤重,按我的力量來計算,需要三個我才能搬動。
我正算計著,龍劍銘已經走到那個黑色的井蓋前,葛教授向他點頭示意,他的雙手就已經按在了井蓋邊緣。
難道這家夥一個人就能推動這麼沉的井蓋?我想起他赤手空拳和猛虎雄獅搏鬥的場麵,心中也就不再懷疑。
龍劍銘的力量超乎我的想象,隻見他躬身下腰,幾乎沒有做什麼準備工作,就已經爆發出驚人的力量,那幾百斤重的大井蓋就像瞬間輕了十倍,被他輕輕一推就開始移動。
井蓋和井口摩擦,發出的聲響刺激耳膜,兩秒鍾過後,井的邊緣就已經露出來。
龍劍銘示意我們先不要靠近,他從縫隙看向井口,井中雖然漆黑一片,但他似乎看到了什麼東西,轉頭對葛教授說:“是骨頭。”
井裏麵能有什麼骨頭?難道是龍骨?
我好奇的看著那口井,然後又看了看葛教授。
葛教授皺起眉頭,卻仿佛了然於心,走到井邊說:“打開。”
龍劍銘得到指令,摩拳擦掌,以更大的力量推動井蓋。
一陣石器摩擦的響聲過後,黑色井蓋終於被打開了,我們一行人都圍了過去,雖然人多勢眾能壯膽子,可向裏麵一看,我還是覺得心弦一顫。
在手電光的照射下,我們看到這口井雖然不深,但裏麵的空間很寬闊,也是呈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