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教育應弘揚人文精神(1 / 3)

藝術設計教育應弘揚人文精神

目前,我國的高職藝術設計教育不論是招生數量或是辦學規模都是前所未有的,每年的報考可謂如火如荼。可是這種狀態令人欣喜之餘,也促人反思。反思的一個重要問題是,高職藝術設計教育強調實訓——實踐動手能力的訓練,這本無可厚非,但對於教育宗旨和教書育人的原則而言,僅僅把學生培養定位於普通技工的動手能力訓練是不妥的。我們應該在加強職業技能訓練的同時也要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換言之,職業技能解決的是賴以生活的技能手段,而人文精神的培養則是對學生心靈人格的塑造,二者不可偏廢。

中國的教育是整體的教育,教和育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教,重在知識和技能傳授;育,則注重人格培養和心靈塑造,即注重心靈中真善美的培養與自強、剛健性格的塑造。關乎此的教育始於春秋,從孔夫子開辦學堂起,他就規定了“禮、樂、射、禦、書、數”六個方麵的素質培養。降至隋唐至宋、元、明、清,“科舉製”影響了中國人千年之久。人文精神的闡釋往往在曆代狀元、探花、舉人、進士等考試的策論中表達為國為民的謀略和凸顯經天緯地之才。至民國時期,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說”,主張漸離宗教而尚人文。其目的是努力使受教育者加強全麵修養,成為一個完美的人。藝術教育尤其注重做人第一,為藝次之,這是一種精神、氣質、品格的修煉。正如伊頓所說:“教育是一種勇敢者的探險——尤其是藝術教育,因為它涉及人類的精神創造。”因此,藝術設計首先是創造性的藝術,是服務於社會、民生的藝術,要將構想轉化為最終產品。藝術設計應當具有開闊的視野,不能狹隘地局限於室內或產品的設計,但又與純藝術不同,它的關鍵在於設計師需要考慮為什麼而做,為誰而設計的問題。純藝術是個人情感的表現,在某種程度上是自由而抒情的。相對而言,藝術設計的限製更強,因為它要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需求,要將設計方案轉化為物質成果。所以,藝術設計就是生活。藝術設計雖是一個專業,但卻是一個綜合性的人文學科,它需要文化知識、藝術素養等多方麵因素對設計技能的支撐,這其中尤其需要注意人文精神對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陶冶與培養。

一、人文精神的概念

所謂人文精神,是對人類心靈的塑造、生命的關懷,對尊嚴、價值的維護,以及對價值實現和理想生存條件的執著追求等。因此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是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有價值的精神文化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麵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毫無疑問,藝術設計教育屬於人文學科的教育,而人文學科是集中表現人文精神的知識教育體係,它關注的是人類價值和精神表現。從某種意義上說,人之所以是萬物之靈,就在於其人文,他有自己獨特的精神文化。其核心思想是: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價值,主張身體和心靈的和諧,立足於塵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關注人性、理性、超越性,詳言之,即對人的幸福和尊嚴的追求,是廣義的人道主義精神;對真理的追求,是廣義的科學精神;對生活意義的超越性追求,寄托著更加理想的生存條件。人文精神的概念和內涵雖然因時代的變遷而有所不同,但是人文精神的核心要素如同一個鏈條、一條長河一樣,在價值觀、人生觀、時代精神諸方麵環環相扣,源遠流長。不論古今中外都是人類價值體係的延伸。

二、人文精神的內涵及培養的重要性

人文精神的內涵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麵:第一,憂患意識。是對個體和整個人類生命存在的命運、未來變化的責任和使命意識的關注;第二,樂道理念。人總是對生活和未來充滿樂觀的向往和希冀,這是精神的需求。至於“道”可以是一種深奧的理論,也可以是一種高超的技藝,譬如茶道、花道,它們都可以給人以精神的寧靜、愉悅和享受。在這種享受中人的精神獲得了提升,情操獲得了超拔,氣質得到了陶冶;第三,和合思維。和合是儒學對人的生存意義的思考活動,它是儒學普遍認同的理念,其目的是達到人和而天和,人樂而天樂的天人和樂的和合境界;第四,人本主義。較早提出“人本”概念的是管子。管子所講的人本,就是把人當做人看,尊重人格,尊重人的自我意誌,滿足人的需要。孔子的人本主義不僅在於把人當做人看,尊重人格,而且注重如何做人,怎樣做人,關注人的內在道德修養;第五,篤行意誌。它凸顯了儒學入世品格和剛健精神,是儒學積極投身現實社會,奮發進取,自強不息,追求和實現自己的理想價值。鑒於上述內涵意義可以明確人文精神的培養要重視以下三點:即民族精神是審美理想的支撐、和諧至善是共同的理想追求、意誌是生存的力量和事業發展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