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1 / 1)

自序

《心河》這本小書就要付印了,這是本人繼《生活的足跡》之後的又一部作品。這兩年我的具體工作少了,閑暇時間多了,沒有多少事情了,倒是有時間回憶一些往事,思考一些問題,整理一些思緒。由於幹得比較少,想得比較多,因而將此書名之日《心河》。本書是對自己近60年主要經曆的回憶和對一些事物的反思,也有風花雪月的感歎和一時心情的抒發,書中包括100多首詩和20多篇隨筆散文。我不是作家,既無功業又無名氣,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格寫回憶錄之類的東西,這些詩文隻是記錄了一些生活的片斷、工作的片斷和思想的片斷;記錄著那些前前後後的事,歲歲年年的人,匆匆忙忙的日子和離離奇奇的故事;間斷地記錄了自己的人生軌跡,反映了自己心中的酸甜苦辣和愛恨情緣,表明自己苦過、樂過、愛過、恨過、奮鬥過。苦的是無可奈何,樂的是詩酒年華,愛的是風花雪月,恨的是貪得無厭,奮鬥的是人生價值。

再過一年多我就要退休了,結束近四十年的工作旅程。回首來路,我這一生既簡單又曲折,既充實又空虛,既清醒又迷茫。由於生活所迫,幼少之年流盡了悲苦的淚水,收斂了張揚的個性,體會了歲月的滄桑。一生中遭受過無衣無食的磨難,經曆過如萍如絮的漂泊和義無反顧的追求,在人生的岔路口也做過晨占鵲喜、夜卜燈花的抉擇,甚至用身名賭明天;感受過幼年父母嗬護的幸福,少年喪親的坎坷,青年奮鬥的樂趣,中年耕耘的艱辛和老來毅然轉身的坦然。在生活之路上,攀登過巍峨峭拔的高山,泛舟於浩浩蕩蕩的江海,領略過勢如奔馬的瀑布;也曾流連於詩情畫意的城鎮,田園牧歌的村落和情趣盎然的小巷。曾在異域他鄉感受過新穎別致的西洋風景,體會過如夢如幻的異國情調;曾在金粉江南參觀過美輪美奐的湖光山色和園林風景,尋訪過感人心魄的才子佳人和英雄豪傑;曾在北國高原觀看過雄奇壯觀的大漠孤煙和長河落日,想象過悲壯滄桑的塞外羌笛和胡笳馬嘶。在工作之中既有過突破堅冰的豪氣,也有過關山難越的無奈;曾豪情滿懷地高吟將進酒》,如泣如訴地唱過《信天遊》,一路曉月,一路晨霜,一路烈日。工作中有過狡猾詭秘的權謀、忍辱負重的堅持和自鳴得意的表演;努力用智慧解釋生命,用熱情主宰生活,本想奏出“交響曲”,結局卻往往是“詠歎調”。

工作生活中有相見恨晚的結識,有一見如故的知音,也有離愁別恨,的牽掛。對自己的一生無悔無怨,知命知足。我也是個多愁善感的人,聞春雷而亢奮,遇秋風便歎息,聽秋雨而憂悒,見落花則傷感,望殘月也難免悵然。星月的移轉,草木的消長,風雲的變幻以及人事的滄桑,也不時撥動我內心深處的琴弦。這些情緒總伴隨著我的人生,從青年到中年,從中年到老年;這些情緒也時時鼓勵著我把工作生活中的感想記錄下來,作為日後的回味。

《心河》本是隨心之作,沒有計劃,沒有提綱,沒有明確目標,懷著一絲“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心境,寫山寫水寫風景,寫人寫事寫社會,寫喜寫樂寫憂愁,敞開自己的心靈給別人看,也藏起自己的秘密給自己讀,想到哪裏就寫到哪裏,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信馬由韁,自由自在。既有主張正義的諍言,又有無可奈何的歎息;既有夢裏依稀的回憶,也有濤聲依舊的感念。 《心河》收錄的散文隨筆中有一些是多年前的作品,大部分是近兩年的感想;收錄的詩歌基本上都是近兩年創作的,堅持詩意以淺顯易懂為原則,聲韻以現代漢語為標準。由於水平的限製,詩歌都比較粗糙,散文比較散漫,隨筆比較隨意,經不起方家推敲,姑且留給自己回憶往昔的歲月吧。如果朋友同事有興趣,就敬送一冊,也算是對自己的鼓勵。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