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今是而昨非(1 / 2)

暴雨如注,電閃似練,轟轟隆隆的雷聲不絕於耳,閃電再一次劃開yīn雲密布的天空。在這刹那的芳華中,隻見一個全身泥汙的魁梧身體從一大灘泥水中緩緩地爬起來。噴浴似的雨水衝刷著他僵硬的身體,他環視著四周,一望無際的草原像這厚重的雨幕一樣把他重重包圍了。枯黃卻又有最後傲骨的幹草被暴風雨吹殘得東倒西歪,上下起伏不定、左右搖擺不停,兀自堅持著自己的晚節;碧綠蒼翠的嫩草顯然沒見過這樣生猛的天氣,被欺壓得靜靜地伏在大地母親的懷抱,看起來可憐又可氣。

張凡虎想不通自己怎麼會在這兒,在這種“好天氣”裏,自己沒在越野車或小木屋裏整理照片、錄影帶等資料,而是在趴在這熟悉又陌生的草原上“錘煉”身體呢?

張凡虎,中國四川人,28歲,身高1.68米。世界著名動物學家、野外攝影師,隻要有了這兩種稱號,當然離不開“探險家”這個名號了。張凡虎出道三年就打破了世界上“偌大一個中國,居然找不出一個優秀野外攝影師,沒有一個完全專業的生物學家!”的恥辱謬論。在張凡虎攝影半年後,其紀錄片《高原jīng靈——可可西裏藏羚羊》就以觀眾身臨其境的真、眾多前輩也沒能發掘到的新、高原無人區險的特點在世界紀錄片中一舉成名。從此,多個CCTV頻道播放的優秀紀錄片也終於有了國人作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張凡虎以前職業,充其量有些好友知道他參過軍,而且時間不短。

是的,張凡虎的確當過兵,而且不是普通的兵,因為某些原因而退役。最終卻找到了最初理想,當了動物學家,研究、拍攝它們。多年的軍旅生涯和三年的野外生活鍛煉出了他驚人的對外感知力,這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但卻真實存在的現象。

“嗯?”張凡虎迅速轉頭、略微扭腰、雙膝微蹲,在第一時間就做好了對突發情況的準備,而且動作幅度適當,避免了打草驚蛇,這種對時間、動作的驚人把握度絕對不是尋常人能做出來的。

出現在張凡虎眼中的是離他約有五十米遠三塊一人高的條形石,在齊膝深的草環繞下,雨滴打在上麵,濺起如花般的水珠。張凡虎剛把微皺的眉頭疏開,一把抹掉總想擠進眼裏的雨水,突然,一塊石頭向前一晃!不,卻切地說因該是向前挪了一步,盡管離了五十米,盡管那一步很小,盡管風雨使張凡虎眼睛極難睜開,但是他敢肯定那塊“石頭”的確走了一步,他甚至看到了草叢被“石腳”分開的草浪。沒等他有更多的驚訝與不安,在第一塊“石頭”動了一小步過後,緊挨著的兩塊石頭也向前挪了一步!現在,即使是神經大條的張凡虎想欺騙自己是因為眼花看錯的緣故也不行了。因為那三塊“石頭”嚐試著並把步幅慢慢加大了,草叢被分開而相互摩擦發出的沙沙聲透過風雨聲清晰地傳了過來。

危險!危險!極度的危險!這種危險的感覺是張凡虎上百次麵對生命危險都不成有過的,這種感覺使人全身骨頭發冷,令人不容反抗。頭皮發麻,似乎還聽見了隻有幹頭發帶靜電時才發出的“喳喳”聲,渾身的汗毛簡直要把緊貼在身上的濕T恤撐起來。

“啪!”張凡虎以他這輩子最快的速度、最狼狽的姿勢趴在剛起身不久的泥水坑,泥漿四濺。盡管張凡虎緊閉著雙眼,而且眼瞼上還沾著剛濺起來的泥漿,但還是感覺到了白光一閃,眼前一花,緊接著就是一聲震耳yù聾的雷聲。二者時間差不到半秒!以空氣中聲速每秒三百四十米來算,這個雷在張凡虎頭上一百五十米左右!真是風雷壓人人yù吹!一般的暴風雨即使看起來隻有數十米高,壓在房頂上,但閃電與雷聲之間的時間間隔怎麼也得有一兩秒。而剛才這種雷電,即使是在天天雷雨的美洲雨林中拍攝了兩年的張凡虎也沒見過。沒想到因為要趕上一年一度的非洲角馬大遷徙,但才到南非半月居然就遇到這種事。

張凡虎鬱悶了兩秒鍾,猛地一躍而起,做好了搏擊準備。但一看離他約有四十米遠的三塊“石頭”時,不由得呆了一下:隻見最前麵的一個最高大的“石頭”冒著嫋嫋青煙!隨著雨水的大力衝刷,青煙慢慢的變小了。“啪!”那塊“石頭”側身直挺挺地倒下了。

“啊哇!艾娃!哦哦!”離倒下的“石頭”約有三米遠的另兩個“石頭”發出了驚恐萬分的聲音。盡管張凡虎心裏還是有些吃驚,但心裏也有底了——這分明就是三個或者兩個原始部落的非洲人!雖然在二十一世紀初全世界都還有數百上千個原始部落,它們大都分布在印度尼西亞、巴西、剛果等地的原始森林中,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在亞馬遜河流域生活的兩年裏,張凡虎與當地至少十個部落有接觸,並拍出了優秀的紀錄片。但是還沒見過這麼——嗯,黑的人。這根本就是幾塊巨大的燒焦了的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