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牧民(1 / 2)

智力把瞪羚扛上之後,張凡虎把原來套在瞪羚脖頸上的皮帶圈套改為了極細的河馬腿筋圈套,這當然是為了更方便於獵殺獵物:捕食者。盡管現在雨季已經到來,但是遷徙的大規模食草動物至少還要一星期才會來,所以這些鮮血對於獵物們來說就是最好的誘餌,很可能會有斑鬣狗來到這兒舔舐血跡。

族人們都被阻擋在離陷阱數十米之外,這是為了防止人的氣味太濃讓狡猾的斑鬣狗等獵食動物起疑心——吃肉的動物的智商是食草的遠遠趕不上的,這是生物的共性,就連人類的腦容量大量加大、智商不斷提高的時候也是人類在能捕到大量肉食之後才有的。張凡虎把圈套設在血跡邊上,然後樹上也被懸掛了一塊被幹草包裹著的石頭,族人們都很喜歡食肉動物的皮毛,是做皮裙的首選材料。

大家在張凡虎的示意下繞過樹林,去下一處不能被望遠鏡發現的陷阱設置地點。在這片樹林,繩套陷阱的缺點體現出來了:有一處吸引食草動物的陷阱不隻是惹到哪位“高人”了,拴著繩子大腿粗的金合歡樹被推倒,食指粗的繩子被崩斷,四周的草地被踐踏出一個個個深坑。這顯然是一位發怒的大力士,張凡虎走進一看地上的腳印苦笑著搖搖頭:居然是一頭大象,它估計也是受到椰汁的誘惑,大象的嗅覺相當靈敏,能輕鬆地發現數公裏外的水源,估計是它的長鼻子被套住了,然後發怒破壞了周圍的一切。

還有一處一具散亂的巨大的白森森的骨架倒在地上,張凡虎從它兩次轉折的角推測出這是一頭狷羚,這是一種在現代在東非很常見的一種羚羊,種類也有數種,大小如牛——可惜了足足數百千克重的肉啊。如果是土坑陷阱,掉在其的狷羚絕對不會被獵食者捕殺掉,當然也有可能要吃不要命或者蠢笨無比的獵食者跳進陷坑,吃掉獵物然後自己當別人的獵物。

全族數十個族人一整天到處奔波,數十處陷阱都沒有理想的獵物,大多數都沒有被觸動,小部分被觸動的不是意外地套住食肉動物被咬斷繩子逃掉,就是套住的獵物被另外的“獵人”撿了漏。最讓張凡虎無語的是,一隻一公斤左右的南非絞陸龜的脖子被套住了,而它卻在這幾天不慌不忙地把椰汁全部喝光,白色椰肉也被吃光了。現在族人們隻看見一個褐色椰殼端端正正地放在一隻安安靜靜的陸龜麵前,最終它被智靈抱走了,無論出自何種原因它也得跟著族人們。

傍晚,大雨繼續下,族人們抬著兩隻瞪羚、半頭長角羚、一頭快要成年的雄性疣豬,再抱著一隻南非絞陸龜回去了。疣豬的脾氣比較暴躁,而且是雄性,最重要的是隻有一頭,所以被馴服的可能性也較低,隻能淪為肉了。張凡虎最想的是再等一個月水草豐茂,抓住一頭孕期的雌性疣豬就完美了。

非洲大草原的春天終於來了,而且來得如同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近一個月的時間都是大雨傾盆,有時一下三五天,有時兩三天都是陰天,甚至偶爾還有一兩天晴天。大草原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沒有鳥語花香,但是草長鶯飛卻是實實在在的,現在的草叢又是半黃半青,綠色的嫩草與幹草相間,堅守陣地的動物們終於迎來了天堂,尤其是食草動物們。

現在草是它一年最嫩的時候,除了等草得稍老一些才吃的斑馬和愛吃已經長老了的草的非洲大羚羊這兩種變態的動物之外,其餘食草動物都是發揚“老牛吃嫩草”的精神,尤其是角馬隻吃嫩草,所以它們才會不往每年奔波數千公裏以尊求食草生物和男人吃嫩草的最高真理。現在留守大半年的食草動物們是最高興的時候,它們不用與角馬群競爭就能吃到最好的草,這正是它們堅持這麼久的動力與原因。

非洲大草原上現在正是母愛最泛濫的時候,雖說不是我國江南的春天那麼溫婉可人,但是這個豪放姑娘也有她的溫柔之處。百合花,這是一種分布於全球大部分地區而全世界人們都知道的鮮花,因其清純美麗、香味淡雅而深受人們喜愛,非洲大草原也有很多的野生百合花,而且數量、種類都眾多,它們在雨季與草相互競爭著,快速地張起來並開出鮮花。

百合花一般為似白玉、如白蓮花般淡雅的白色,但是它也有其餘的顏色,比如淡黃、深黃、淡紫、桃紅,甚至有兩三種顏色交雜在一起的,就像美麗的雞尾酒。百合像紅薯一樣是一種球根植物,在幹旱季節地麵上的葉子大多都死掉了,隻有在雨季後重新生長出來。張凡虎在看到這些草叢的百合花後與興高采烈的智靈一起跑去,其餘族人雖然疑惑他們的神人怎麼也喜歡上這種東西了,但還是跟上來了。

我國的藥太博大精深了,隻要是世界上有的東西,幾乎都能成為藥材,即使是不能吃的,也能做藥引子或者與其他的藥草搭配起來使用。百合花也一樣,我國有土生土長的數十種百合,所以對百合花的研究也很深,在藥醫理,它能養陰清熱、滋補等功效,這三種最重要的就讓張凡虎對它勢在必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