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片真正的大草原,如夢如幻,在夢中張凡虎就不知道與她相遇了多少次,夢見自己伏在她豐盈的胸前,呼吸這馥鬱的清香,就連靈魂也升華了,飄飄然勝過仙人。
這就是現代世界上最著名的塞倫蓋蒂大草原,一個獲得國際公認的、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成為無論國際上民眾還是法律都嚴格保護的大型生態生物保護區。
神樹族已經遠離了東非大裂穀西支,這兒是東支中部地帶,火山為這塊麵積達一萬五千平方公裏的大草原做出了重要貢獻。這塊平原雖然在麵積上小於神樹族奧科萬戈三角洲、維多利亞湖沼澤,但是這是真正的平原,放眼望去是一片深綠色的草原,平整茂盛,充滿了蓬勃生機。
塞倫蓋蒂是傳奇名族馬賽族命名的,意思就是簡單明了符合事實的“無邊的平原”。除了神樹族熟悉的眾多草原走獸之外,大草原還有很多鳥類,這兒足有三百多種鳥類。
“砰砰砰”一隻巨鳥衝高高的草叢中起飛了,拍動空氣的聲音如同在數百米外聽著直升機起飛,巨大的風力將草叢吹得東倒西歪。這隻大鳥展開的翅膀接近三米,吃力地馱著臃腫壯碩的身體飛到天空,但是隻飛了數十米就停在一棵金合歡樹上。
這是東非大鴇,體重十九公斤,是世界上最大的飛鳥,任何大雕、海鷗在體重上也要甘拜下風,科學家推測,超過二十公斤重的鳥類無法飛行,所以東非大鴇成了一個鳥類飛行的臨界點。
當初張凡虎之所以來到非洲就是想來到這片大草原,但是卻離奇地穿越到這史前十萬年,而且距離偏差了數千公裏,到達了非洲南部,經過整整八年的發展和長途跋涉,現在他終於到了這夢想的地方,這與夢緊緊相連的大草原。
在現代。隻有塞倫蓋蒂的食草動物才會進行規律的大遷徙,一百五十餘萬隻角馬和斑馬,三十萬隻湯姆森瞪羚、數萬隻格蘭特瞪羚。還有另外的食草動物從中央平原向西部遷徙,因為那兒接近神樹族才從那兒過來的維多利亞湖,湖邊有大量的沼澤,是常年濕地。
真正的大遷徙是每年七八月之間從塞倫蓋蒂向東北部肯尼亞國馬賽馬拉草原的遷徙。這才是世界上最龐大的大型動物遷徙,浩浩蕩蕩的動物大軍形成震驚世界的壯麗景觀。在遷徙旅途中,尤其是在過一條並不寬大的馬拉河的景象才可謂是大遷徙的真正大亮點,張凡虎當初最主要目的就是拍攝這樣的畫麵。
來到史前十萬年的塞倫蓋蒂大草原,領略到更加美好的風光。從這一點上張凡虎又暗自慶幸,因為這是現代無論多著名的野外攝影師也不知道更不可能拍攝到的壯觀景象。
既來之,則安之。
“放鬆一下吧,這樣的時間可是並不多的。”智月緩緩靠過來,握著張凡虎的手,自行閉上眼睛深呼吸。
八年來,張凡虎這樣自由呼吸的時間真的不多,神樹族有今天幾乎全是他一手整頓出來的。雖然在遷徙的三年中他能將部落內很多事情交給智力、智速、石骨、智月、智靈等人。但是自己要親手經曆的事業不少,而且在遷徙之路中他被族人們誤解的時候也不少,這才是最悲哀的。
神樹族最危險的時候,永遠是他奔在最前;部落安寧的時候,他依然保持警戒;族人們清閑時候,他又出現在幽山深穀中修煉、磨礪自己;族人們生病、獵手們受傷。又是他處理最嚴峻的情況……
“砰”深半米多的青草迅速彎曲,張凡虎直挺挺地躺在草地上。望著天上飛翔的遊隼。
世界各地都有隼科家族成員,比如較為著名的紅隼、獵隼等。遊隼是非洲特有的隼科中一種。而東非的遊隼比較大,從頭到尾接近半米,但是體態輕盈,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鳥,沒有之一
這隻遊隼披著麻褐色的羽毛,這種羽毛在萬裏無雲的藍天上比較容易發現,所以它們飛得極高,在數百上千米的高空俯瞰著身下遼闊的土地。鷹類的視力是眾所周知的好,是人類的八倍,能看到兩公裏外被老鼠震動的草,並且能區分與風吹的草動的區別。
“智靈。你信不信,那草叢裏有一隻老鼠”張凡虎躺在斜坡上微微一抬頭就可以看見草地,他對著一叢深達近一米的深草叢對智靈笑道。
智靈雖然對張凡虎很相信,但是心中還是有點疑惑,數百米的距離,即使一個人也隻有大拇指大小,張凡虎怎麼可能看見老鼠,而且是在這麼深的草叢內。
因為現在的張凡虎視力已經於神樹族人們不一樣了,他夜間能靠精神力視物,當白天的時候他還可以將精神力和九宮之力混合在一起運轉到雙瞳內,這也是九宮經脈大量的支脈修煉有成的結果,現在他的雙眼就相當於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