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輪胎與地麵的摩擦聲響徹整個國家航空航天中心。
巨大的聲響嚇了正在樓裏工作的人一跳,紛紛打開窗戶探出身去看個究竟。
車門打開,楊熙拿起副駕駛的雙肩包下車,一邊衝樓上的人鞠躬致歉一邊往3號樓跑。
“喂喂,楊熙你趕著投胎啊!”
楊熙回頭一看,叫住自己的居然是科研中心的趙有量趙院長。這可是航天中心的二把手,也是自己的直屬領導。
當即刹住腳步,站直身體:“趙院長!”
“嗯。”趙有量點點頭,又看看停車場那道很明顯的車胎印,皺起眉頭質問道:“你幹什麼著急忙慌的?”
“院長,老師叫我趕緊回來開會,說是整流罩的材料實驗有進展,我這才把車開急了點。對不起。”
趙有量陰沉著臉看了楊熙好一會:“車技不錯啊,居然連甩尾入車位都會,要不我推薦你去參加汽車拉力賽?”
楊熙一聽,院長這是生氣了啊,連忙陪著笑臉求饒道:”院長,院長,我錯了,下次再不敢了。“
”還有下次?下次我直接讓你去中心的車隊當司機!“院長的嗓門大了許多,好半天才緩和了下來。
”去吧,記得回頭交份檢查上來,認識要深刻。“
”誒誒。“雖說寫檢查很煩人,可總比大領導指著自己鼻子罵要好。楊熙當即應下,又給趙有量鞠了一躬,這才轉身衝進了三號樓大門。
趙有量看著楊熙的身影消失在樓梯角,臉上的嚴肅一下子化開來,搖搖頭笑罵了一句:”這小子“,這才轉身向大樓的電梯走去。
當楊熙哼哧哼哧趕到三樓會議室的時候,吳明偉教授和材料實驗室的人已經開了四十分鍾的會議了。見楊熙走進來,吳明偉隻是下巴衝自己的身邊示意了一下,接著就轉頭繼續聽材料實驗室主任的報告。
楊熙不敢耽誤,連忙在吳明偉的身邊坐下,拿出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一邊打開一邊留心著彙報。漸漸地,楊熙聽著好像有些不對。
”.........說明h88和h96這兩種材料隔熱性能可以滿足火箭回歸的那500多秒的高溫,這一點小楊的數據和我們的實驗數據已經達成了一致,接下來隻要做仿真實驗就行了。不過要是實驗結束,到底用哪個材料,還是需要您和課題組的具體數據出爐才能最終確定......“
”老師,材料確認了?“楊熙打斷了上麵材料實驗室主任的彙報,驚喜地看著吳明偉問道。
吳明偉笑著點點頭:”1700種隔熱材料,最終確定的是h係列88和96,跟你的數據很吻合。具體就看到底選哪個了。“
楊熙如今主要負責的就是國家新一代寬體火箭的數據分析工作。其中的一大難點就是火箭外蒙皮上的隔熱材料選擇。要求是能夠在2000度的高溫下堅持580秒的載入過程。這比之前的火箭要求提高了近一分鍾。
眾所周知,材料選擇是火箭製造中幾乎最難的一道坎。因為要求高,所以火箭上的材料幾乎全部是複合材料。首先需要選擇數據合格的單性材料,然後再將兩種或者多種單性材料按照不同比例聚合成複合材料,經過反複大量的實驗,才能從中選擇出適合任務要求的材料。
這個過程說起來簡單,可是要做起來卻要花費大量時間。要知道單單是一個燈泡的燈絲,愛迪生就做了近7000次實驗,更何況是成分更複雜要求更高的火箭蒙皮的隔熱材料。要是順利的話,一整套實驗做下來至少是三五年時間,若不順利,誰也不知道要多少年時間。
不過好消息就是,因為有了計算機和數學模型,實驗人員可以先通過計算將所有實驗數據模擬出來,確認每種材料的可行性之後,再從中挑選理論數據較好的材料進行針對性實驗,這樣一來就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
楊熙就是做這個數據模擬計算和分析工作的工程師。
困擾已久的隔熱材料比例如今有了眉目,楊熙自然高興不已。趕緊將電腦連上投影儀,將h88和h96的數據調了出來,開始做最後的數據理論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