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講 甘溫除熱蘊奧義
——郭貞卿熱證醫案理法方藥思路評述
郭貞卿(1892-1983),字靜,著名女中醫,四川威遠人。祖輩中有前清廩生,精文史,兼擅醫術。父名子韶,以醫為業,創辦博濟生診所,善治內、婦、兒科疾病。祖、父皆為邑中名醫。貞卿自幼聰穎,受家學影響,除讀諸子百家外,更習岐黃之術。後曾執教,亦兼行診務。乃因求診者甚眾,終棄教從醫,受聘於資中貧民醫院。1936年求學於四川國醫學院,得該院李斯熾、鄧紹先精心指導。學成後返威遠與兄紹卿、弟懋威、顯威共同主持博濟生診所,享譽榮(縣)、威(遠)、資(中)、內(江)等地。解放後,入威遠縣中心聯合診所(威遠縣中醫院前身),後奉調梓潼縣醫院。1975年,郭貞卿以83歲高齡退體,遂致力於平生經驗和心得的回顧與總結,在其孫張斯特、孫女張斯傑的協助下,先後發表了學術文章26篇,並出版《郭貞卿醫論集》,斯特、斯傑在其教誨下亦成一代名中醫。
拜讀《郭貞卿醫論集》,獲益尤深的是郭老對中醫治則(法)的研究精深,見解獨到,理論過人,值得研索。其有關澀法研究的案評已載於本書第1輯,現對郭老關於甘溫除熱法的論述與案按,加以擷輯與評述,以饗讀者。
一、對甘溫除熱法的認識
郭老認為,所謂甘溫除熱法,就是用甘溫之劑去治療發熱病證,這種治療法則是構成東垣脾胃內傷學說的一個重要內容。甘溫除熱法的基本精神,是扶正達邪以協調陰陽,主治虛實夾雜之證,其虛為中焦陽氣虛,其實為各種致熱之病邪。甘溫除熱法的作用結構,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①溫補中氣,也就是說用甘溫補氣;②調整升降出入,消除由氣機、氣化失常所致的病理產物;③祛除各種致熱的病因。為什麼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呢?這是因為脾氣(陽)不足,脾胃升降出入功能就會發生與之相應的紊亂,影響到津液和水穀的正常代謝和輸布過程,久之,還會波及到血,從而造成水、飲、痰、食、瘀等病理代謝產物瀦留於體內致病,這些有形之邪壅塞可化熱,鬱積更可化熱,這是氣虛和發熱共存的一個前提。另一方麵,中氣一餒,元氣不足,邪氣便易乘虛入侵,六淫侵襲,大多引起發熱。這兩種熱,不論其熱勢高低,都是由實邪而致的熱,非虛熱也。如把這種熱當作虛熱,就容易混淆概念,無法正確地進一步推論下去。另外,當氣虛進而產生陰虛後,體內又會因陰虛而產生熱,這種熱才是虛熱。這種虛熱和上述邪熱都是在氣虛的基礎上錯綜產生的,故為虛實夾雜之熱。因此,東垣的脾胃內傷學說,其基本精神在於扶正達邪,脾胃內傷病證並非單純的虛證,絕大多數是虛實夾雜證。據我在臨床上的體會,東垣所說的"陰火",大多數是指的實邪所致之熱,這種熱常與脾胃氣(陽)虛同時出現,這種局麵的產生,不論是由虛及實,還是由實及虛,在治療上都必須共同解決。從東垣的用藥規律中也可看出這個問題,因是實邪所致之熱,所以才用黃連、黃芩、黃柏瀉火,才用羌活、防風、葛根、柴胡散火。此外,東垣使用甘溫劑還常與祛除氣機、氣化障礙形成的代謝產物的治法相配合運用,如利水用豬苓、茯苓、澤瀉;化濕用蒼術、陳皮、木香;理氣行氣用青皮、陳皮;活血祛瘀用當歸、川芎、紅花、蘇木;消食積用麥芽、神曲、三棱、莪術等。從東垣到今天,甘溫除熱法的各種配伍均大大擴展,但無論如何擴展,都不過是從如何正確地處理氣(陽)虛、熱象和氣機、氣化障礙及其產物這三個方麵出發並綜合處置的,這個基礎結構一直沒有發生變化。
東垣用藥,藥量小而藥味多,後世對這種用藥方法有褒有貶,讚者雲其多而不亂,惡者謂之雜亂無章。我從十幾年的臨床體會到,當"脾胃之氣下流","陰火上乘",津液和營血又容易瘀積的時候,既要權衡升降,又要掌握補瀉,已非易事,再感六淫,或傷七情,病情自然就會更加複雜。試問,那時到底抓住哪個環節,才能夠出現理論上所謂的綱舉目張?所以,東垣的這種用藥方法,也是從臨床實踐中不斷摸索出來的治則。藥味多,才能處處兼顧到,藥量少,才不會再傷脾胃。臨床證明,這種從實踐中產生的多方兼顧的用藥法,有它的客觀道理,有它的適用範圍,這決非杜撰標新,而是行之有效的。因此,有在臨床實踐中進一步發展、完善和充實這種用藥法的必要。
使用甘溫除熱法,要想取得佳效,必須抓住以下幾個要點:
1.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升降運動是脾胃的主要活動,而這一活動又是全身氣機升降的樞紐。升降是相輔相成的,有時清氣不升,是因為濁氣不降,濁降則清升;有時濁氣不降,是因為清氣不升,清升則濁降。所以,使用甘溫除熱法,要善於權衡升降,不要獨立地看待,要靈活地運用升降間相互調整的規律。
2.發熱和氣機障礙的產物之間,總是相互聯係、相互影響的。痰、瘀、水、濕、食等有形之物,均可鬱而化熱,這種熱多為低熱;外邪入侵又與之相結合而形成痰熱、瘀熱、溫熱等,往往又表現為高熱。我把這種情況稱為外內合邪,治療上必須內外兼顧。
3.人身五髒六腑、十四經脈、三百六十五絡,不可能是一熱俱熱,一寒俱寒,總是此寒彼熱,此虛彼實。從整體上看,就是寒熱並存、虛實共見的局麵。因此,甘溫除熱法應根據具體情況,與清化濕熱、溫化水飲、溫補腎陽、滋養肝腎、疏風解表、活血化瘀等治則相配伍,這不僅在理論上合乎邏輯,而且臨床實踐也證明了其正確性。
4.脾喜剛燥,胃喜柔潤,甘溫之劑除要權衡升降外,更要注意調整其潤燥。倘病人肝腎陰虧,或胃液不足,而中氣又虛餒,用藥就既要忌膩滯以防更傷中陽,也要避溫燥免更耗陰液。但這個忌和避不是絕對不用的意思,象聖愈湯中參、芪和地、芍同用,說到底,就是一個燥潤得宜、剛柔相濟的問題。同時,甘溫濡潤之比重,當然應辨體隨證而定。
5.發熱之疾需用甘溫劑者,其診斷要點有:麵色白或暗;疲乏,精神萎頓,語言無力,甚者覺氣息下墜;食欲不佳,或勞動後食量當增而反不欲食;脈不論浮、沉、遲、數,皆以虛為主;大便常溏薄不成形。不論病的證候表現得如何複雜,這些本質性的表現總是兼挾在其中,隻要從中抓住它們,就可以放膽地使用甘溫除熱與其他治則相互配合。
經雲:"陽盛則熱""熱者寒之",是謂"熱"之由生,乃"陽盛"之體感邪使然也,而治之以"寒"(藥),是謂"寒能勝熱"者也,此亦即萬物一理,取象比類之意也。經又雲:"寒之不寒,責之無水,壯水之主,以製陽光",是謂證見非"陽盛"的"陰虛"之"熱",若同樣治之以"寒"則不能製其"熱",此時該用何法?答案是當取"壯水之主"治法者也。然臨床見證,變化萬千,錯綜複雜,常寒熱交錯,虛實互見,豈能以一"寒"一"壯"(水)兩法賅之?遂有東垣"甘溫除熱法"之創,以應臨證之需。該法是專為"脾胃內傷,陽氣虛餒,升降失司,陰火上衝,熱象由生"之"熱"證而設,實乃中醫治療八法之外又一法也。
郭老在深入研究東垣學說的基礎上,提出了"甘溫除熱法係扶正達邪、協調陰陽之法";其作用結構由'溫補中氣,調整升降氣機而消除病理產物,祛除致病之因'三部分組成;其證屬脾胃內傷,陽氣先虛而致水、飲、痰、食、瘀等物鬱滯化熱,虛實夾雜;其治當以溫補為核心,兼融他法"的新觀點,較之他說更為全麵、深入、具體,頗具實用價值,值得後學認真學習、深刻領悟。
二、甘溫除熱臨證舉要
(一)郭案賞析
案1
張女,27歲,教師。1976年9月12日就診。患者從9月7日發病,腰痛厲害,心中發冷,皮膚發熱,嘔吐,口幹,汗多,納差,飲水即吐,臥床5天,轉中醫治療。脈沉數,舌質紅,苔幹黃且厚,平素麵白疲乏,大便溏薄。處方:黨參20克,黃芪15克,天花粉、麥冬各12克,草果、知母、烏梅、厚樸、黃芩、法半夏各10克,生薑汁1勺,水煎服,1劑。
9月13日,吐、汗均止。午後潮熱,麵紅耳赤,發熱時有汗,上方加青蒿、鱉甲各10克,2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