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24.我們的敵人 Part.1(2 / 2)

珍妮開始回憶過去——

“五十年後的這個時代,由於工業農業上投入了大量的機器人,奪去了大量的工作職位,如果在這個時代還想有一份工作,那麼就要有足夠多的知識與智慧——用一個標準來簡單衡量的話,就是學曆。”

“但是窮人的學曆最多就爬到了義務教育階段,升學的代價就是大學或更高學位的高額學費,在這裏,大部分a國的年輕人,就被分成了兩條涇渭分明的路,選擇升學的未來得到高薪職位,或者選擇不升學,去跟機器搶一份遠比以前時代酬勞更低的工作。窮人跟富人在這樣被明顯區分開來。a國窮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隻會一直窮下去,除非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代價或者運氣,才能跨過這條鴻溝。”

“而「救國會」之中大量存在的,就是這樣不甘心但又無能為力的「窮人」,可能在「救國會」的幫助下,有些時候,是鄭浩全那宛若洗腦的激勵演講,發憤圖強加機緣巧合地闖出了自己的事業並提攜了同個組織的成員,但這種情況終究隻是百萬會員中的少數者,但是,這會讓大家在自己的迷茫尋找到一絲光芒。”

“所以「救國會」就是一個這樣的地方——予以絕望者以光明,即便,這份光明隻是虛假的。”

“而這樣的人所組成的組織,若想要憑著所謂的人數優勢,去撼動a國的社會構造,毫無疑問就是愚昧無知的暴行。的確,鄭浩全曾經一度依靠指揮首都十萬人遊行,一度撼動了這個國家,進而改變了法律,但——連他自己都經常說,這隻不過是巧合而已。”

“還會有那種讓「變革派」成功的‘巧合’嗎?”

“遺憾的是,現在的「救國會」可不是五十年前那個無人知曉的百人小團體,讓浩全有機會在執政者們的後頸上,冷不防來上這麼一下偷襲,為了防止「救國會」發生鄭浩全時代的那種‘暴行’,a國的高層們,尤其是情報組織可是關切得不得了呢。”

珍妮也曾經收到幾個從a國情報組織打來的警告電話,讓她去出麵調停「救國會」曾經有過的改革思潮,她也在會員利益互換談判的要求下,如他們所願配合了。

珍妮曾經猜想過,現在「固守派」的牽頭人,說不定就是從a國情報組織送來的,一具封鎖這個組織實施‘暴行’可能性的手銬,那些人會無所不用其極地,讓「救國會」變成‘無害化’的,用於籠絡不滿者的國家工具,那麼,「變革派」的潰滅,隻是會在悄然無息之中,遲早發生的事情罷了。

“如果事情真是這樣的話,以前那個小浩知道的話,說不定馬上就舉手投降了呢,因為對手就是這樣的一個龐大的,正在怒視自己的巨人——他縱使再如何憤怒,他還是會很快回歸理智,接受現實,絕不會與比自己更強的人作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