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糖尿病合並皮膚瘙癢症
糖尿病合並皮膚瘙癢症是因皮膚內葡萄糖含量增高,刺激皮膚發癢,或因皮膚長期處於慢性脫水狀態,出汗減少,皮膚過度幹燥而瘙癢。此外神經性反射、尿毒症等亦可引起瘙癢。局部瘙癢多因尿糖刺激、真菌感染所致。皮膚瘙癢患者對外界刺激極為敏感,如冷熱變化、衣服摩擦、接觸化纖皮毛織物、飲酒食辣等均可誘發皮膚瘙癢。屬於中醫學“癢風”範疇。
中醫認為全身性皮膚瘙癢多因肝旺血虛所致,肝旺則風從內生,血虛則肌膚失養,風勝血燥,風動作癢。外陰、肛門瘙癢多因肝脾虧損,濕熱下注,蘊阻肌膚,不得疏泄而作癢。本病表現陣發性皮膚瘙癢,晝輕夜重,初起僅限於身體某處,搔抓後擴展至全身,常抓至皮破血流、感覺疼痛方休。飲酒之後,情緒變化,被褥溫暖,衣物摩擦及熱水燙洗等可促使瘙癢發作。由於反複搔抓,皮膚上常見條狀抓痕、血痂,可繼發濕疹、皮炎,日久皮膚肥厚、色素沉著。糖尿病皮膚瘙癢者還可見皮膚幹燥脫屑。女陰瘙癢主要發生在大小陰唇,因不斷搔抓,陰唇部常見皮膚肥厚及浸漬,陰蒂及陰道黏膜可有紅腫、糜爛。肛門瘙癢因經常搔抓,肛門皺襞肥厚,可有放射狀皸裂、浸漬、濕疹化或苔癬樣變。
中醫辨證論治
(一)血虛肝旺
【臨床表現】皮膚幹燥,瘙癢無度,發無定處,夜間為甚,抓痕血痂遍布,但皮膚風疹表現不明顯。多伴有貧血症狀,如麵色萎黃,心慌心煩、頭暈頭痛、指甲色淡等,心煩急躁,夜寐不安,舌淡紅苔白,脈弦細。
【病因病機】肝火熾盛,灼燒陰血,血虛肝旺。
【治法】養血潤燥,祛風止癢。
【處方用藥】當歸飲子加減。黃芪15g,當歸10g,川芎10g,白芍10g,生地黃12g,蒺藜20g,何首烏10g,牡丹皮10g,皂角刺10g,鉤藤10g,蟬蛻9g。
(二)濕熱蘊結
【臨床表現】瘙癢好發於肛門周圍、陰囊及女陰部位,癢時難以控製,引起過度搔抓,皮膚抓破後有黃色水液流出,結痂,遇熱癢重,伴有口苦咽幹、小便黃、大便幹結、舌苔黃膩,脈滑。
【病因病機】濕熱蘊結,下注皮膚。
【治法】清熱利濕止癢。
【處方用藥】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10g,黃芩10g,梔子10g,生地黃10g,當歸10g,車前子15g,澤瀉10g,地膚子15g,白鮮皮15g,苦參12g。
(三)風寒外襲
【臨床表現】多因外感風寒所致,以頭麵部及四肢暴露部位風團明顯,遇冷風、冷水刺激,症狀加重,愈後又發。或夜間解衣臥床時亦甚,皮膚幹燥,惡寒怕風、微發熱,舌質淡白,苔薄白,脈浮緊。平素身體素質較差。
【治法】疏風散寒,調和營衛。
【處方用藥】玉屏風散合麻黃桂枝湯為主。炙麻黃9g,桂枝10g,防風10g,白術12g,黃芪15g,蟬蛻10g,蒺藜12g,當歸10g,荊芥10g,生薑2片,大棗5枚,柴胡10g。
(四)血熱風盛
【臨床表現】周身瘙癢劇烈,肌膚灼熱,抓破出血,遇熱癢劇,得涼則安,特別是夜間皮膚瘙癢厲害。身熱心煩,口燥咽幹,躁憂,睡眠不佳。春夏好發,舌質紅苔黃幹,脈數。
【治法】清熱涼血,消風止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