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兵懵懂降落一顆行政星,利用有限資源竭力複製次級生命,十名一百名,一萬名十萬名,一億名十億名。
一即是萬,萬即是一。
來的是一,也是萬。
降臨的是一名哨兵,也是整個天命帝國的陰影。
天命帝國社會形態已然不可思議的超越了數量概念,區區一名哨兵,利用星際各國矛盾和前期對他的輕視悄然無息征服了一顆行政星。是一也是萬,是一百億也是一萬億,次級國民及進階型正式國民隨之指數冪般超速繁殖,癌細胞傳染般無可抵擋姿態猛烈入侵星際各國。
哨兵來了,看到了,征服了。
此戰,史稱異域入侵戰,碰撞六聖世界重逢天命帝國之後才更名為天命帝國第一次入侵。
天命帝國第一次入侵,區區一名哨兵帶來的噩夢,戰火席卷星際三十三個大國,十五個恒星係熄滅,及三千餘億國民因為記憶體體係崩裂而永久死亡。正是因為這一場史無前例殘酷戰爭,星際聯盟才為死亡絕域戴上死亡稱號,並派遣駐屯警戒部隊時刻監視,多年之後及時發現了來自六聖世界的魚妖大聖。正是這一場史無前例的殘酷戰爭,星際各國才意識到有限的星域並不代表安全,為了共同抵禦異域入侵,各國默契放下仇恨建立了國際聯盟組織,此即今日星際聯盟最高聯盟議會的前身和雛形。
天命帝國第一次入侵,才導致星際聯盟的誕生,星際聯盟國民怎可能不去關注天命帝國的人文社會?
天命帝國是毫無疑問的強敵。
不知己知彼,怎麼戰勝天命帝國?
寧景新恰是天命帝國第一次入侵時期的俘虜,因為相對熟悉天命帝國文化,才陡然被提拔為外交部重要官員。天命歸來,其潛在含義,就是寧景新自天命帝國歸來,寓意他帶來了同我社會和異我社會的嶄新社會體製概念。
以上,是星際聯盟迫切需求抵禦天命帝國文化入侵防火牆的現實背景。
前麵說過,文化入侵的難纏,不在於它的異己屬性,而在於它填補了當前社會的空白。如欲抵抗文化入侵,簡單的拒絕和掩耳盜鈴的屏蔽無法解決根本問題,唯有去其糟粕吸取其優秀精華將其融入自身,全麵理解並超越,才能真正不懼文化入侵帶來的負麵影響。
超越之前,須先了解它並學習它。
因為不了解,不能貿然敞開胸懷;因為需要學習,必須小範圍內了解它。於是類似地球中國二十世紀設計師畫了一個圈,星際聯盟也提出相應方案,建立若幹試驗區社會實驗型研究天命帝國文化,及時發現問題予以禁止,並引進優良產品。此即為文明緩衝帶方案,建立緩衝區抵禦異域文化的猛烈衝擊,盡最大能力削減文化入侵帶來的社會變革壓力。
溫新理解星際聯盟的弱勢心態,卻非常疑惑:“文明緩衝帶相當重要,星際聯盟為什麼不獨立完成,而是尋求與七星帝國合作?”
寧景新坦然回答:“因為永生惰性。”
溫新不解:“永生惰性?”
寧景新解釋說:“人皆有惰性,如果幸福安好,就不願去改變。即使那些被譽為革命者的先賢,他們也不是天生追求改變,而是苦難的現狀和希望中的美好強烈反差對比,才促使他們義無反顧革命造反。因為覺得未來更好,所以才去革命,但是問題來了,如果不懂未來好不好呢,如果覺得未來更壞呢?如果曉得革命之後更悲慘,這些先賢還願意革命麼?”
“或許我舉的例子不太恰當,但是事實往往這樣發展。無法確定未來是好是壞的變革,尤其是無法定量分析的社會變革,這些變革最後之所以成功,不是說服了反對者,而是勝利者熬死了失敗者。譬如記憶體式永生,在最初的早期,因為倉促間沒有完善的生命哲學理論,無數人抨擊它反對它否認它,但,長生就是長生,當時間悄然流淌一百年兩百年,反對者越來越少……其中絕大多數不是被記憶體式複生理論說服,而是被時間活活熬死,或者畏懼死亡最後關頭選擇了妥協。”
“時間是最無情的淘汰,這是記憶體式複生成為主流的原因。”
“可永生之後,時間懲罰沒有了意義。似同我社會這種無法判斷好壞的社會變革,反對者永遠都是反對者,你沒有辦法再取巧利用時間熬死他們。現在反對,一百年後反對,一千年之後還是反對。這是永生時代的負麵惰性,個人的惰性因為永生不死變成了整個社會的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