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醫調養 (2)(1 / 3)

原料:冬瓜皮30克,車前草15克,薏苡仁30克。

做法:將冬瓜皮、車前草、薏苡仁洗淨,一同入鍋,加適量清水,用旺火燒開,再轉用小火熬煮成稀粥。早、晚分服。

23.大棗黑木耳粥

原料:大棗10枚,黑木耳10克,粳米50克,冰糖少量。

做法:將黑木耳用溫水浸泡約1小時後洗淨,大棗洗淨,與淘幹淨的粳米一同入鍋,加適量水,用旺火燒開後轉用小火熬成稀粥,調入冰糖即成。早餐或晚餐服用。

24.胡蘿卜粥

原料:胡蘿卜100克,粳米50克,紅糖少量。

做法:將胡蘿卜洗淨切成小塊,與粳米同置於鍋內,加水煮成粥,調入紅糖即可服食。早餐或晚餐服用。

25.何首烏粥

原料:何首烏6克,粳米50克,大棗2枚。

做法:何首烏洗淨曬幹、打碎備用。將粳米、大棗,加清水600毫升煮成稀粥,兌入何首烏末20克攪勻,文火煮沸,早晨空腹溫熱服食。

◇菜品方30例

把傳統中藥材(其中的一些也屬食物原料,隻是沒那麼常用而已)與日常食物原料一起烹製成菜肴,以發揮其養生保健或治療疾病的作用,既美味又保健,已經成為餐飲業發展的新亮點。本書列舉的針對脂肪肝患者的藥膳菜品方適合家庭製作,但為了成菜的需要,每一菜品均為多人(一般為3~4人)份,每人每餐應吃多個菜品,以保證營養均衡攝入。

1.長壽菜

原料:大蒜頭30克,裙帶菜30克,精鹽、味精、紅糖各適量。

做法:將裙帶菜放入清水中浸泡12小時,適時換2~3次水,將裙帶菜漂洗幹淨後切成小段,沸水鍋中焯一下,放入碗中備用。將大蒜頭剁去外皮,取瓣用清水洗淨、切碎,剁成大蒜泥糊,調和在裙帶菜中,加精鹽、味精、紅糖各少許,拌和均勻,淋入麻油即成。

2.涼拌苜蓿

原料:新鮮苜蓿250克,紹酒、醬油、精鹽、味精、紅糖各適量。

做法:將苜蓿洗淨,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後用冷開水衝洗一下,擠去水分後切碎,直接放入盤碗內,加紹酒、醬油、精鹽、味精、紅糖,並淋入麻油,拌和均勻即成。

3.蒜泥拌馬齒莧

原料:新鮮馬齒莧300克,大蒜頭60克,紅糖10克。

做法:將大蒜頭剝去外皮,掰成蒜瓣,切碎,剁成蓉狀,加適量溫開水,壓榨取大蒜汁,備用。取汁後的大蒜蓉渣克作配料,待用。將馬齒莧洗淨,入沸水鍋中焯一下,待軟即取出,投入涼開水過涼,撈出,瀝去水分,理齊,切成段,碼放碗內,在馬齒莧段上撒布大蒜蓉渣。另一隻碗內放入蒜汁,加精鹽、味精、麻油、紅糖等,製成蒜汁調料,澆在馬齒莧上即成。

4.陳皮海帶絲

原料:陳皮25克,幹海帶150克,香菜30克,白糖、醬油、醋、麻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海帶放進籠內,蒸20分鍾,取出,投入熱水中浸泡,充分發好,洗淨泥沙,瀝幹切絲;將海帶絲放入盤中,加入醬油、白糖、麻油、味精,拌勻。將陳皮放入開水中,換2次水,洗淨、瀝幹,剁末,放碗中加醋拌勻後倒入海帶絲盤中,攪拌均勻,然後將洗淨的香菜切段後撒在海帶絲上即成。

5.陳皮牛肉

原料:牛肉500克,橘皮100克,幹紅辣椒、花椒、黃酒、醬油、精鹽、白糖、精製油各適量。

做法:將牛肉洗淨,切片,放油鍋中略炸,撈出。炒鍋置火上,放精製油燒熱,橘皮、幹紅辣椒、花椒一同下鍋,炸出香味,烹入黃酒和醬油,加湯,隨即將牛肉和精鹽、味精、白糖一同放入鍋中,燒開後轉用小火燒至牛肉酥爛即成。

6.鹽漬虎杖芽

原料:虎杖嫩芽500克,精鹽、紅糖、醋、味精、麻油各適量。

做法:春季挖取虎仗嫩芽,洗淨,曬幹,用精鹽醃漬1天,取出曬幹,裝瓶備用。服食時,每次取30克,用冷開水浸泡回軟後,切成細末,加紅糖、醋、味精、麻油等調料,拌和均勻。

7.芹菜拌幹絲

原料:芹菜300克,豆腐幹100克,精鹽、醬油、味精、白糖、生薑絲、麻油各適量。

做法:將芹菜洗淨後切成4厘米長的段。豆腐幹切成絲。炒鍋置於旺火上,加水燒沸,放入芹菜段和豆腐幹絲,至芹菜段斷生時撈出,放涼水中浸涼,控水後放入碗中,加入精鹽、醬油、味精、白糖、生薑絲、麻油,調入均勻後裝盤即成。

8.番茄絲瓜

原料:番茄400克,絲瓜300克,水發黑木耳20克,精製油、精鹽、白糖、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絲瓜去皮,洗淨,切成滾刀塊。黑木耳泡發後洗淨,番茄洗淨,用開水燙後剝皮,切成大小相等的塊。燒鍋置旺火上,放入精製油燒熱後投入切好的絲瓜、番茄翻炒幾下,再加入黑木耳略炒一下、用精鹽、白糖調味,燒1~2分鍾後放味精,即可盛盤。

9.蘑菇炒筍尖

原料:鮮蘑菇300克。竹筍尖100克,黃酒、蔥花、生薑末、精鹽、味精、鮮湯、濕澱粉、麻油、精製油各適量。

做法:將鮮蘑菇洗淨、去根,入沸水中焯透後撈出。竹筍尖洗淨,削去筍皮,入沸水中略焯後撈出。鍋洗淨置火上,放入精製油燒熱後加生薑末、蔥花,烹入黃酒、鮮湯、精鹽、味精燒沸。下鮮蘑菇、竹筍尖,燒沸後濕澱粉勾薄芡,淋上麻油,出鍋裝盤即成。

10.三七百合煨肉湯

原料:三七5克,百合30克,兔肉250克,料酒、蔥花、薑末、精鹽、味精、五香粉各適量。

做法:將三七洗淨、切片後曬幹或烘幹,研成極細末,備用。將百合洗淨,放入清水中浸泡一下,待用。將兔肉洗淨,切成小塊,放入沙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撇去浮沫,加入百合瓣、料酒、蔥花、薑末,改用小火煨煮至兔肉、百合熟爛酥軟,趁熱調入三七粉,加精鹽、味精、五香粉各適量,拌勻即成。

11.陳皮豆腐幹

原料:陳皮5克,豆腐幹250克,幹辣椒2個,醬油、白糖、生薑、黃酒、麻油、味精、精鹽、花椒、精製油、蔥、鮮湯各適量。

做法:將豆腐幹切絲。炒鍋置火上,放精製油燒熱,下入豆腐幹炸透撈出。幹辣椒和陳皮也放入鍋中炸後撈出,碾末。鍋留底油,下幹辣椒、花椒、生薑、蔥。倒入豆腐幹末,加入黃酒、醬油、白糖、味精、精鹽、鮮湯,燒開後改小火燜一會兒,再改旺火收汁,撒入幹辣椒、陳皮末,翻炒幾下,淋上麻油即成。

12.山楂炒豆芽

原料:鮮山楂100克,綠豆芽300克,花椒10粒,蔥5克,生薑5克,精鹽、黃酒、味精、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將綠豆芽漂洗幹淨,瀝幹水。山楂去核切成絲。蔥、生薑切絲。炒鍋置火上,放油燒至四成熟,放入花椒炸出香味時撈出,再放入蔥、生薑絲煸香,加入綠豆芽翻炒,加黃酒、精鹽、山楂炒幾下,加入味精顛翻幾下即成。

13.陳皮兔肉

原料:兔肉500克,陳皮10克,精鹽、黃酒、味精、醬油、食醋、白糖、蔥段、生薑片、花椒、幹辣椒、植物油、麻油各適量。

做法:將兔肉洗淨後切成塊,加入精油、醬油、生薑片,一同放入盤中,醃一段時間,放入油鍋中炸上色,撈出瀝油。鍋內留少許植物油燒熱,放幹辣椒、花椒、陳皮、蔥段、生薑片煸香,隨後倒入兔肉,加白糖、食醋、醬油和適量清水,旺火燒熱後轉用小火燉至肉熟,放入味精,淋上麻油即成。

14.核桃煲瘦肉

原料:核桃、杜仲各15克,豬瘦肉300克,精鹽、醬油、豬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杜仲煎汁。核桃切細。豬瘦肉洗淨,切片,放入沙鍋,加入杜仲汁、核桃及適量清水,小火燉2小時,加入精鹽、醬油、豬油、味精,燉至肉爛熟即成。

15.山藥杞子煲苦瓜

原料:苦瓜150克,山藥20克,枸杞子20克,豬瘦肉50克,蔥花、生薑末、鮮湯、黃酒、精鹽、味精、五香粉、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將苦瓜洗淨,去蒂及子後,切成小塊。將山藥、枸杞子分別洗淨,山藥切成片,盛入碗中。豬肉洗淨,切成片,放入油鍋中,用中火煸炒,加蔥花、生薑末,豬肉變色出香味後,加苦瓜片、山藥片、枸杞子以及適量的鮮湯,旺火煮沸,加黃酒,用中火煲30分鍾,待肉片熟爛,加精鹽、味精、五香粉各少許,拌勻即成。

16.山楂肉片

原料:山楂片100克,豬後腿肉250克,荸薺50克,黃酒、蔥花、生薑末、精鹽、味精、植物油、雞蛋清、澱粉各適量。

做法:將山楂片洗淨,加水濃煎3次,每次40分鍾,合並2次煎液,小心濃縮藥汁約100克。豬肉洗淨,切成薄片,以雞蛋清、澱粉調成的白糊拌和。荸薺洗淨,去外皮後切片。炒鍋置火上,放油燒至六成熱,將肉片糊下鍋炸至浮起,呈黃白色時,撈出濾油。鍋留底油。加荸薺片溜炒,加山楂濃縮汁及肉片、黃酒、生薑片、翻炒出香味,加精鹽、味精各少許,略炒數次即成。

17.山楂兔肉

原料:兔肉250克,山楂30克,枸杞子30克,生薑、精鹽、醬油、醋、麻油各適量。

做法:將兔肉衝洗幹淨,切成大塊,放入鍋內,加入山楂、枸杞子、生薑片、醬油、醋、精鹽和清水,炒鍋置旺火上,燒開後轉用小火慢燉,燉至兔肉熟爛,淋上麻油即成。

18.雙冬枸杞葉

原料:鮮嫩枸杞葉250克,冬筍50克,水發香菇50克,蔥花、精鹽、味精各適量,白糖5克,植物油20克。

做法:將枸杞子洗淨。將冬筍、香菇切成細絲。炒鍋置旺火上,放油燒至七成熱,下蔥花稍煸,放入筍絲、香菇絲,略炒後隨即將枸杞葉倒入鍋內煸炒,加入精鹽、味精、白糖,翻炒幾下,起鍋裝盤即成。

19.香菇竹筍

原料:鮮竹筍250克,幹香菇50克,菠菜10克,蒜苗10克,精鹽、黃酒、味精、濕澱粉、麻油各適量。

做法:將香菇洗淨,放入碗中加水100克,上籠用旺火蒸約30分鍾取出,湯汁留用。將香菇切成薄片,放入涼開水浸泡。將鮮竹筍削去皮,切成3厘米長的斜刀片,投入沸水中燙熟撈出,控幹水。菠菜洗淨,切成2.5厘米長的段。蒜苗切成2.5厘米長的段。炒鍋置旺火上,加入清水250克,倒入蒸香菇的原汁及精鹽、黃酒,待燒沸後,下香菇燙透撈出,盛入湯碗的一邊。然後將竹筍下入炒鍋燙透撈出,盛入湯碗的另一邊,與香菇對稱。最後下入菠菜及蒜苗燒沸,撇淨浮沫,放入味精,用濕澱粉勾薄芡,盛入湯碗中,淋上麻油即成。

20.首烏肝片

原料:首烏液20毫升(製首烏6克,開水20毫升),鮮豬肝250克,水發木耳25克,青菜葉少許,醋、食鹽、醬油各適量。

做法:把製首烏用開水泡20分鍾後備用。熱油爆鍋後放入豬肝、木耳翻炒,片刻後放入青菜葉、製首烏水、調味品。

21.山楂肉片

原料:豬後腿200克,山楂片100克,荸薺30克,雞蛋清2個,澱粉15克,白糖10克,植物油40克,精鹽、味精少許,清湯適量。

做法:豬後腿切片後拌入蛋清、澱粉備用。熱鍋下油,油熱後放入肉片滑炒至熟後出鍋備用(瀝幹油)。重新爆鍋後放入山楂片、荸薺、清湯翻炒,放入肉片炒至熟,調味勾芡後出鍋食用。

22.枸杞滑溜裏脊片

原料:豬裏脊肉250克,枸杞子50克,水發木耳、水發筍片、豌豆各25克,雞蛋清1個。

做法:豬裏脊肉切片後拌入蛋清備用。熱鍋下油,油熱後放入肉片滑炒至熟後出鍋備用(瀝幹油)。重新爆鍋後放入木耳、筍片、豌豆、枸杞子翻炒,放入肉片,繼續翻炒至熟,調味後出鍋食用。

23.蘑菇燒豆腐

原料:嫩豆腐250克,鮮蘑菇100克。

做法:沙鍋,放入豆腐片、鮮蘑菇片、鹽和清水,用中火煮沸後,用小火燉15分鍾,加入調味品即可。

24.燴雙菇

原料:鮮蘑菇250克或罐頭蘑菇200克,香菇50克,精鹽6克,味精、白糖各少許,水澱粉適量,植物油10克。

做法:蘑菇和香菇焯水後備用。熱鍋下油,油熱後放入蘑菇、香菇翻炒,放入少量水、味精、白糖和精鹽等調味品,燴至熟。

25.枸杞葉豆腐湯

原料:枸杞葉100克,豆腐500克,蔥花、生薑絲、植物油、鮮湯、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枸杞葉洗淨,豆腐切塊,分別用開水燙2分鍾,撈出瀝水。將炒鍋加熱,放入適量油,下蔥花、生薑絲炸香,將豆腐塊入鍋,略炒一下,加鮮湯半碗,煮沸後加枸杞葉,用精鹽調味即成。

26.冬瓜苡仁湯

原料:冬瓜200~400克,薏苡仁30~50克,精鹽適量。

做法:將冬瓜洗淨切塊,與洗淨的薏苡仁一同入鍋,加水適量,煮沸,加精鹽調味即成。

27.脊骨海帶湯

原料:海帶絲、動物脊骨各適量,調料少許。

做法:將海帶絲洗淨,先蒸一下;將動物脊骨燉湯,湯開後去浮沫,投入海帶絲燉爛,加鹽、醋、味精、胡椒粉等調料即可。食海帶,飲湯。

28.玉米須冬葵子赤豆湯

原料:玉米須60克,冬葵子15克,赤小豆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玉米須、冬葵子煎水取汁,放入赤小豆煮成湯,加白糖調味。分2次飲服,吃豆,飲湯。

29.海帶絞股藍湯

原料:海帶50克,絞股藍50克,澤瀉20克,草決明20克,生山楂30克。

做法:海帶洗淨切絲,與絞股藍、澤瀉、草決明、生山楂混合後加水適量煎服,一日一劑連用3~6個月,效果良好。

30.赤小豆鯉魚湯

原料:鯉魚1條,赤小豆150克,玫瑰花6克。

做法:鯉魚去雜洗淨,與赤小豆、玫瑰花,加水共煮至爛熟,去花調味,分2~3次服食。

◇其他6例

藥膳這種“藥”“食”兼顧的養生措施,不僅僅是一個配方,更重要的是一種思維方法,可以應用到日常飲食的每一個細節中。可能也唯有如此,藥膳的作用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1.番茄山楂陳皮羹

原料:成熟番茄200克,山楂30克,陳皮10克。

做法:將山楂、陳皮分別洗淨,山楂切成片(去子),陳皮切碎,同放入碗中備用。將成熟番茄放入溫水中浸泡片刻,反複洗淨,連皮切碎,剁成番茄糊,待用。用沙鍋中加清水適量,調入山楂、陳皮,中火煨煮20分鍾,加番茄糊,拌勻,改用小火煨煮10分鍾,以濕澱粉勻兌成羹即成。早、晚分服。

2.核桃黑芝麻糊

原料:核桃仁100克,黑芝麻30克,蜂蜜20克,葛根粉適量。

做法:將核桃仁曬幹或烘幹,黑芝麻微火炒香,共研成粉。鍋置上火,加清水適量,大火煮沸,調入核桃仁粉,黑芝麻粉,葛根粉,改用小火煨煮,邊煮邊調,待羹糊將成時停火,兌入蜂蜜,拌勻即成。早、晚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