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胃病患者的調養與護理(1)(1 / 3)

第六章 胃病患者的調養與護理

一、胃病患者起居調護

1.做好起居調護

(1)起居有常不可違。起居有常的要求就是生活要有規律。無規律的生活有兩大危害,一則影響正常的睡眠;二則影響正常的飲食規律,日久勢必誘發或加重胃病病情。

(2)良好睡眠不可少。良好的睡眠對胃病十分有利,因為睡眠不好時大腦處於興奮狀態,導致胃的分泌和運動功能失調,消化能力下降,出現食欲不佳、腹脹等症狀。因此,胃病患者必須保證良好的睡眠。要保證良好的睡眠,必須做到“安臥有方”。

①不熬夜:首先應避免不必要的熬夜,熬夜多了就會擾亂睡眠規律,日久則發展為失眠。

②做好睡前準備:睡前不應思慮太過、劇烈運動,也不宜飲茶,吃巧克力,喝咖啡,以及吸煙、飲酒等,以免引起神經興奮影響入睡。晚餐吃得過飽或過少,睡前加餐,均可影響正常睡眠,此乃“胃不和則臥不安”也。

③注意睡眠姿勢:俯臥而睡是不可取的,這樣胸腹部都受到壓迫,呼吸不暢,妨礙睡眠。最好是采取右側曲臥的姿勢,《老老恒言》說得好:“臥宜右側以舒脾之氣……臥不欲左脅。”右側曲臥位符合胃的自然生理位,有助於胃的正常生理活動,對消化有利,值得提倡。

④居處環境對睡眠也有影響:居處應安靜,通風良好,溫度適宜,尤其要避免光源及噪聲汙染而影響睡眠。

2.學會勞逸結合

正常的勞動和體育鍛煉,有助於氣血流通,增強體質。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勞,恢複體力和腦力,均不會使人致病。對胃痛患者來說,過勞、過逸都是不可取的,均能導致脾胃疾病的發生,或加重原有脾胃疾病。

(1)避免過度勞累。過度勞累包括勞力過度、勞神過度和房勞過度三方麵。

①勞力過度:是指長期的過度用力而積勞成疾。《素問·舉痛論》說“勞則氣耗”,“勞則喘息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可見,勞力過度則傷氣。胃痛患者脾胃虛弱,氣血原本不足,過勞更易傷氣,久之則氣少力衰,消瘦神疲。

②勞神過度:勞神過度是指思慮太過,勞傷心脾而言。《萬壽丹書》說:“多思則傷神。”《內經》也說“思則氣結”,“思傷脾”。

③房勞過度:指性生活不節,房事過度而言。腎藏精,主封藏,腎精不宜過度耗泄。腎為先天之本,腎精能滋養後天脾胃,若房事過度則耗傷腎精,出現腰膝酸軟,眩暈耳鳴,精神萎靡,性功能減退等病證,並加重胃痛患者病情。

(2)過度安逸不利於病。過度安逸是指過度安閑,不參加體力勞動,又不運動。人體每天需要適當的活動,以保持氣血流暢和胃腸蠕動,若長期不活動,易使人體氣血不暢,脾胃功能減弱,可出現食少乏力,精神不振,肢體軟弱,並使胃痛病情反複,遷延不愈。

因此,胃痛患者應勞逸有度,既要適當地的休息,以保存正氣,加速病體康複,又要進行適當地勞動或鍛煉,以使氣血流通,脾胃健運。

3.早晨勿賴床

有些人早晨醒後便賴床不起,豈不知,如此“享福”,往往會因福得禍。醫學家認為,賴床會使人漫無邊際地胡思亂想,起床後,頭沉甸甸的。這是因為賴床也需要用腦,致腦組織出現了暫時的“營養不良”。如果平日生活無規律,逢節假日貪睡,就可能擾亂體內生物鍾,其結果白天激素水平上不去,夜間激素水平下不來,造成夜不能寐,而白天卻心緒不寧、疲憊不堪。一般來說,經過一個晚上,到清晨7時左右腹中頭天的晚餐基本被消化完了。此刻,大腦會發出“饑餓信息”。這時如賴床不起,勢必打亂胃腸功能的規律;久之,胃腸黏膜遭損,很容易誘發胃炎、潰瘍病及消化不良等病症。

醫學家認為,人們大可不必過分計較睡了多長時間,關鍵在於睡眠的質量。尤其是青年人,睡眠具有較大伸縮性。即使因故犧牲了睡眠時間,也可通過熟睡,用睡眠的質量來彌補量的不足。

4.保持口腔清潔

胃潰瘍、慢性胃炎是常見的多發病,而且每次發作,胃痛難受,痛苦不堪。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幽門螺杆菌是導致這些慢性胃病的元凶。幽門螺杆菌進入胃黏膜後,引起炎性細胞浸潤、細胞變性壞死等胃部潰瘍病變,也可直接感染胃黏膜上皮細胞,造成炎性病變。患者在使用特種抗生素和含鉍的藥物後,可以殺死幽門螺杆菌而使潰瘍愈合。遺憾的是,許多患者往往沒有過多長時間,潰瘍和胃炎又發作了,多次複發,便形成了臨床上不易治療的胃潰瘍、慢性胃炎。經過大量的研究,發現不潔的口腔內和汙染了的牙刷上,暗藏著大量的幽門螺杆菌,牙縫以及牙刷深部所遺留的食物殘渣,為這些病菌提供了良好的孳生條件。幽門螺杆菌隨唾液和飲食進入胃內,是導致胃潰瘍、胃炎複發的根本原因。有專家對100名慢性胃病患者做了試驗,讓受試者每周更換1把新牙刷,曆經半年之久,無1例胃病複發,效果顯著。

5.吸煙會傷害胃

吸煙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吸煙能引起肺癌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但是,吸煙對胃的傷害卻鮮為人知。煙中含有尼古丁。尼古丁能刺激胃黏膜,引起黏膜下血管收縮和痙攣,導致胃黏膜缺血、缺氧,從而破壞胃黏膜。尼古丁還使幽門括約肌鬆弛、胃運動功能失調,使膽汁及十二指腸液反流入胃。由於膽汁中的膽酸對胃黏膜有很大的損害作用,會引起胃黏膜糜爛和出血。所以,長期吸煙的人,容易發生糜爛性胃炎、萎縮性胃炎和潰瘍病。同時,吸煙會增加胃的蠕動,促進胃酸分泌。胃酸含量的增加,亦可對胃黏膜發生損害作用,使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損,發生胃炎和潰瘍等病變。近年來研究發現,吸煙還影響胃黏膜合成前列腺素。前列腺素能使胃黏膜微循環血管擴張,改善胃的血液循環,對保護胃黏膜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前列腺素合成一旦減少,胃黏膜的保護因素也隨著減少,這樣就會給胃黏膜的修複增加困難。據統計資料表明:每日吸10支煙的人,20%~30%可患有胃炎,每日吸20支煙的人40%可患有胃炎。

煙草中除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外,還含有相當量的氮氧化物,如假木賊尼古丁等,含有二級胺、二乙胺等胺類物,這些物質在體內可以合成亞硝酸基正尼古丁和亞硝基假木賊堿。眾所周知,亞硝類物是致癌的重要物質,對許多種癌症有明顯的促發作用,吸煙又能降低人體的免疫力。所以,吸煙是引發癌症的禍根,如肺癌、喉癌、前列腺癌等,對胃癌也有較為明顯的促發作用。據有人對國內吸煙人群的調查發現,在吸煙人群中胃癌的發生率為1.93‰,在不吸煙的人群中為0.43‰,兩者相比,增高是很明顯的。由此可見,吸煙不僅能引發胃炎和潰瘍病,使其反複難愈,而且能大大增加胃癌的發生率。

6.生活細節要注意

(1)任何奶製品和經加工的魚肉類食物,如果在室溫下放置過久,便不宜進食。

(2)要注意食用微波爐加熱的食物,其溫度夠熱才可進食。微波本身沒有殺菌的能力。

(3)不要進食懷疑不衛生的食物。尤其是無商標食品。

(4)在外地旅行時更應注意飲食,因為旅行時腸道對細菌的抵抗能力會低一些。

(5)冷藏的熟肉應當充分煮熟後才吃。

(6)如果發現罐頭食物的容器有所損壞,或罐裏的食物有異味,即應丟棄。

(7)奶類食品的有效日期不能不看。

(8)不可吃馬鈴薯的嫩芽。

(9)如果家中有幼童,盛有化學品的瓶子都要放在他們夠不到的地方。

7.四季起居調攝

普通胃病病人,在養病期間,要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適時起居,使生活有規律,不過於勞累,適當地運動,胃病才能很快恢複。

(1)順應四時:《素問·上古天真論篇》有“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之說,指出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與自然界息息相關,“陰陽四時”與萬物相始終,人應順應四時的變化,調攝自己的生活。這些觀點,對胃病患者的生活起居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如春季的三個月中,草木萌芽,萬物生發,春天的自然特性是“生”。胃病此時多有動血之變,故春時宜恬靜少怒,早起緩行,調理氣機。夏季三月中,氣溫由溫變熱,多雨多濕,濕熱易困脾胃,出現胃脘脹悶,食少納呆或吐瀉。脾能化濕,所以夏季不宜貪圖涼快,久處濕冷之地,以免損傷脾陽而導致濕蘊中焦。秋季三個月中,氣溫由熱變涼,但暑濕未盡,寒邪初入胃則見腹脹,濕熱之邪入於腸則見泄瀉,所以秋季早晚不宜衣被單薄以免誤中寒邪。冬季三個月中,氣溫由涼變寒,大地冰封雪蓋,天寒地凍。冬令體弱之人易患脾胃虛寒之證,宜早臥晚起,保養精神,並服適量的溫補脾胃之品,以防止胃病的發作,同時應避寒保暖,防止被寒邪所傷。

(2)生活要有規律:生活無規律,起居不定時或過於勞累,也是胃病發作的原因之一。一些公職人員,因工作較忙,正常的生活節律被打亂,或夜間加班,或日班延時,導致胃酸分泌與調節功能紊亂,這是胃病久治不愈,或時常複發的重要原因。因此工作繁忙的人在胃病的治療期間,一定要注意休息;在胃病的恢複期,應注意保養和調理,以減少胃病複發的幾率。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性質,生活習慣製訂一份作息時間表,盡量做到工作、休息、飲食、活動有一定的規律性。飲食要定時定量,切勿過饑過飽,不可過分疲勞,勞累過度不但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還會加劇胃病的病情。

(3)保證有足夠的睡眠:清代的李漁曾說:“睡能還精,睡能養氣,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堅骨強筋。如其不信,試以無疾之人與有疾之人合而驗之。人本無疾,而勞之以夜,使累夕不得安眠,則眼眶漸落,而精氣日頹,雖未即病,而病之情形出矣……是睡……乃治百病,救萬民,無試不驗之神藥也。”在這裏,古人把睡眠視為人體健康的保證。現代生理學研究表明,人體大腦的活動是不斷進行興奮與抑製兩個過程的節律交替。有興奮,就必須有抑製,這樣,大腦的活動才能正常。睡眠是人體高級神經中樞的一種保護性調節狀態。睡眠時,各係統器官的生理活動均處在較低的狀態:心率減慢,血壓降低,唾液分泌減少,呼吸減慢,體溫下降……從而消除全身的疲勞,使神經、消化、內分泌、呼吸各係統的功能等都能得到休整,從而使身體的各部分組織保持良好的生理狀態。同時足夠的睡眠,有利於機體的恢複,增強免疫功能,提高抗病力。對於慢性胃病的病人來說,更要注意保證睡眠質量,應定時就寢,定時起床,這樣才有利於胃病的康複。

(4)注意休閑娛樂:在胃病的恢複期間,可以進行一些情趣高雅、動靜結合的娛樂活動,以達到積極休息、使身體康複的目的。如琴棋書畫、種花養魚、邀友談心、旅遊漫步等,都是胃病患者休閑娛樂的重要內容。經常進行這些活動不但有利於健康,而且對提高自己的精神修養、藝術修養和身體素質方麵都有好處。例如在胃病恢複階段,一日工作之餘宜聽聽輕柔悅耳的音樂。悠揚動聽的旋律可以使人排除雜念,使呼吸變緩、變深,肌肉放鬆,大腦皮質處於休息狀態。對血液循環、消化吸收、新陳代謝都具有促進和有益的作用。又如散步,這種活動看來似乎是生活小事,但其作用不容忽視,如能長期堅持,對胃病的康複大有好處。恢複期的病人,在清早、黃昏或飯後,慢行幾百步,既是休息,又有助於消化。散步還能改善血液循環,調節大腦功能,對身體有良好的作用。每個胃病患者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身體的實際情況,適當掌握活動的尺度,以人不感到疲勞、倦乏為原則。

!#二、胃病患者飲食調護

1.病胃患者怎樣選用菜肴

胃病患者在選用菜肴時,要根據泛酸、噯氣、胃痛等不同的病症特點,選用有輔助治療作用的原料為主,注意病症是屬於氣滯、食阻、濕盛、陽虛還是陰津不足,具體對待。

氣滯的,其發作或加重,多與精神因素有一定關係,菜肴選用上,應注意選用有理氣行滯作用的蘿卜、生薑、大蒜、香菜、苦瓜、山楂、佛手、橘皮、桃仁等為原料的菜肴。

食阻的,宜選食有助消化及易於消化的食物如雞內金、雞肫、鴨肫、山楂、蘿卜、白菜、青菜、包心菜、花菜、冬瓜、南瓜、香菇等為原料製作的菜肴。

濕盛的,宜選食有祛濕作用的食物如冬瓜、赤豆、苡仁、扁顯、橘皮、生薑、絲瓜等製作的菜肴。

陽虛的,宜選用有溫陽補虛作用的食物如狗肉、羊肉、鹿肉、海參、泥鰍、對蝦、雀肉、雞肉、刀豆等製作的菜肴。

陰津虧虛的,宜選用有滋陰補虛作用的食物如龜肉、鱉肉、烏骨雞、墨魚、燕窩、鴨肉、蛤蜊肉,銀魚、銀耳、豆腐等製作的菜肴。

還要注意,急性胃炎宜重視清泄,可選用青菜、芹菜、莧菜、馬齒莧、蘿卜、冬瓜、絲瓜、茄子、番茄、茭白、荸薺、青瓜、蓮藕等性偏清涼的食物製作的菜肴。

胃下垂病症多屬氣虛不足,升舉乏力,治法在於補氣升提,可多食用有益氣升陷作用的食物如山藥、紅棗、雞肉等製作的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