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舒伯特對特麗莎傾注了十分真摯的感情,可是,他卻不知如何去表達自己的心跡,語言似乎對他是無用的。幾年之後,不知出於什麼原因,特麗莎嫁給了一個麵包師。愛情遠離了這位年輕而貧困的作曲家,舒伯特隻能用自己的音樂來表達深切的情意。1824年5月,27歲的舒伯離開維也納前往匈牙利。在四個月的他鄉生活中,舒伯特將自己的感情寄托在他的學生——19歲的美麗、高雅的女伯爵卡洛林身上。不善於用言辭表達情感的舒伯特,又一次將感性的激流化作美妙的音樂,他為卡洛林寫下了許多首清新脫俗的鋼琴作品,其中還包括特別題獻的《流浪者幻想曲》。這些樂曲意境深遠,涵義明顯,的確是表達心聲最恰當的手法。舒伯特經曆的愛情都沒有明朗化,所以人們都說,他的愛情是極其含蓄的。這種愛像是對女神的膜拜,而不是以勝利者的姿態對女性的征服和占有。
肖邦的天鵝之旅
我們為您介紹的是波蘭作曲家肖邦的愛情故事。朋友們一定聽過肖邦膾炙人口的鋼琴曲,這些憂鬱、多情、充滿幻想的作品,一百多年來一直是古典音樂會上出現頻率最高的曲目,有些作品還改成了流行歌曲,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傳唱。肖邦被人們譽為19世紀最為純真的浪漫主義鋼琴詩人。肖邦生於1810年,病逝於1849年。在短短39年的人生旅途中,肖邦經曆了三次愛情,為他天鵝般的人生之旅劃上了一個個感傷的句號。三個戀人傳奇般的影響,在他的鋼琴作品裏都留下了深刻的痕跡。
肖邦的第一個戀人名叫康絲坦雅·哥拉德科斯卡,她是一位波蘭藉女高音歌手。肖邦傾心於康絲坦雅,但康絲坦雅對於這個蒼白、瘦弱少年的感情一無所知。直到肖邦去世後,康絲坦雅才從朋友那裏得知肖邦對自己的感情。在康絲坦雅的印象中,肖邦稟賦極高,充滿想象力,可惜有些神經質,很難成為可以依靠的戀人。1835年肖邦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二個戀人瑪麗亞·烏金斯基,但是,肖邦孱弱的身體以及他在巴黎沙龍裏留下的某些傳聞,成了他與瑪麗亞相愛的障礙。肖邦向瑪麗亞求婚,遭到了瑪麗亞家人的強烈反對。他的第三個戀人喬治·桑比肖邦大6歲。在認識肖邦以前,喬治·桑是一位小說家,以言行古怪在巴黎聞名。喬治·桑經常穿男式服裝,抽雪茄煙,與文弱的肖邦成了鮮明的對照。肖邦與喬治桑的關係十分奇特,他們的來往曾經是在巴黎社交圈轟動一時的新聞。肖邦與喬治·桑這一對遭人非議的戀人最終成了不能相見的陌生人。1849年10月30日,肖邦的葬禮在聖馬德萊娜大教堂舉行,隨後下葬拉雪茲公墓。喬治·桑不在送葬隊伍裏。肖邦熱愛自己的祖國波蘭,可以說波蘭是肖邦永恒的戀人。肖邦的遺體留在法國,心髒則被運回波蘭安葬。他對戀人們的愛最終如煙般消散,回到了波蘭這位是永恒戀人的身邊。
勃拉姆斯心中的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