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粒飼料的製作及其在豬生產中的應用(1 / 3)

顆粒飼料的製作及其在豬生產中的應用

1.顆粒飼料的概念

顆粒飼料是配合飼料生產產品中的一種,是一種由全價混合料或單一飼料(牧草、餅粕等),經擠壓作用製成型的粒狀飼料。通常是圓柱形,根據飼喂動物種類的不同而有各種尺寸。

2.顆粒飼料的優缺點

2.1顆粒飼料的優點

2.1.1便於貯藏、包裝、運輸

飼料成型後,顆粒飼料比粉狀飼料體積縮小約1/3,便於貯藏、包裝、運輸;在貯藏過程中,粉狀飼料容易吸濕結塊、發黴變質,而顆粒飼料的散落性好,吸濕性小,貯藏穩定性高;成品運輸過程中避免了自動分級現象;在包裝過程中降低了粉塵及微量成分的損失。

2.1.2殺菌消毒

在製粒過程中,飼料中某些有毒物質或抑製因子(如胰蛋白酶抑製因子、血球凝集素等)因熱作用而被破壞。同時可殺滅90%的沙門氏杆菌。

2.1.3提高畜禽適口性,增加采食量

由於顆粒飼料密度大,體積減少,營養濃度高,從而使動物的采食量也相應增加。

2.1.4便於動物消化吸收,提高飼料利用率

通過製粒,改善了飼料中某些營養成分的理化性質,提高了飼料利用率,營養物質利用率也相應提高。

2.1.5防止畜禽挑食,減少飼料浪費

由於顆粒飼料的大小均勻,營養全麵,從而保證了日糧組分的一體性和全價性,避免了畜禽按其適口性挑選飼料,減少向空中、水中到處飛散粉塵而造成的損失。而且顆粒飼料便於識別,如仔豬、生長豬、肥育豬的顆粒飼料大小是由小到大的。

2.1.6經濟合算

顆粒飼料的加工是在粉料的基礎上又增加的一道工序,飼料加工費用明顯提高。但使用顆粒飼料是否有利,如何估測顆粒飼料的經濟效益,國內外資料眾法不一。中國農業大學熊易強教授提出了一套簡單的估算方式。如果隻考慮顆粒飼料在提高飼料轉化效率上的直接效益,而降其在貯藏、包裝、運輸等方麵的有利因素作為決定采用製粒工藝的“安全因子”,那麼,隻要製粒工藝所增加的成本不超過因顆粒飼料所提高的飼養效果而增加的畜產品產值,顆粒飼料是具有經濟效益的,可以推廣使用。

估算公式如下:

單位畜產品價格×(飼料轉化率?粉料轉化率)>單位粒料增加的成本

式中轉化效率指單位飼料所生產出的畜產品數量,用畜產品數量/飼料用量×100%表示。

由公式可得,加工費用的提高遠遠低於顆粒飼料增加的產值,所以說顆粒飼料可以明顯提高動物的增重和轉化效率,從而可以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2.2顆粒飼料的缺點

2.2.1成本增加,電耗大

製造顆粒飼料會使成本明顯增加,而且每噸飼料至少需要耗電10度,外加其他消耗,如蒸汽、機器磨損等。

2.2.2飼料成分損失

在製粒過程中,由於濕、熱處理及機械壓力作用的影響,一部分不穩定的物料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壞,但由於受熱時間不長,還不至於太嚴重。據研究,會使維生素A損失6%-14%,抗菌素損失10%左右,賴氨酸效價有所降低。

3.顆粒飼料的成型原理

顆粒飼料的成型原理即顆粒飼料使怎樣加工製造的。關於顆粒飼料的製粒方法,用的最多的使幹擠法和蒸汽調質製粒。

3.1幹擠法製造顆粒飼料

這種方法是一般小型飼料廠使用的一種方法,它即是用一台製粒機降粉料在壓力的作用下擠壓成顆粒,不加水,不加蒸汽。製成的也算是一種顆粒飼料,但隻是由機器外壓製成,沒有發生任何化學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