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質量控製新技術(1 / 3)

飼料質量控製新技術

一、飼料產品定位技術

飼料產品質量的定位或設計目標是決定飼料產品質量最重要的因素。它是飼料質量控製的起始點,也是最終的落腳點。飼料企業飼料產品的定位取決於多種因素,如企業的技術力量、市場情況、工藝技術條件、飼養者和消費者的需求等。例如,某些飼料企業可能以高品質水產飼料作為企業的主要產品,而有的企業將高品質仔豬飼料作為企業的拳頭產品,還有的企業將蛋雞濃縮飼料作為自己的關鍵產品。但就總的趨勢而言,生態飼料代表了當今和未來飼料產品的發展趨勢。所謂生態飼料是指可獲得最大營養物利用率和最佳動物生產性能,且能最大限度地注重飼料對飼養動物、生產者、消費者和環境(主要是土壤、水資源等)的安全性,促進生態和諧的飼料。

生態飼料的特點是:①?強調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動物排泄,降低對環境的汙染;②?強調最佳的動物生產性能,提高飼料的經濟性;③?強調安全性,即不使用違禁飼料添加劑和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飼料原料,不濫用會對環境(土地、水資源等)造成汙染的飼料添加劑,盡可能不用或少用抗生素;④?強調飼料的適口性和易消化性,善待動物;⑤?強調改善動物產品的營養品質和風味;⑥?提倡使用有助於動物排泄物分解和去處不良氣味的安全性飼料添加劑。

應當指出,生態飼料的概念不同於微生態飼料,不能將僅以微生態營養平衡設計的飼料稱之為生態飼料,它僅僅是生態飼料的一個技術方麵,生態飼料的營養理論和技術遠大於微生態飼料的範疇。生態飼料著眼於現代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著眼於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人類提供安全、優質和營養型的動物產品,代表了本世紀國際飼料產品質量控製技術的發展方向。它較安全飼料、無公害飼料的質量要求要高出許多。是綠色飼料的總稱。

二、飼料產品配方設計質量控製新技術

1、應用最新動物營養需求參數設計飼料配方最新動物飼養標準或營養需要推薦量是高質量飼料配方設計的基礎參數和指標。?美國NRC1998版豬飼養標準,日本JRC1998版飼養標準,美國NRC2001版奶牛飼養標準都是最新版飼養標準,而NRC1994版家禽飼養標準仍是權威的飼養標準。美國1994版溫水魚飼養標準則是權威的魚類飼養標準。美國的Feedstuffs周刊每年編輯的飼料手冊(最新版2001年)中提供了較為係統的豬、肉牛、奶牛、家禽、羊、寵物的營養需要數據。這些營養需要數據代表了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水平。

動物營養需要與日糧所用主要原料的類型有關。?美國NRC,日本JRC、Feedstuffs等提供的畜禽營養需要均以玉米-豆粕型日糧為基礎。在設定動物營養需求參數時應充分考慮日糧的類型。

各國在營養需求參數方麵的發展趨勢是:①?提供更為確切的能量指標並與生產目標相對應;②提供理想蛋白質模式或理想氨基酸模式;③?提供總氨基酸、表觀回腸末端可消化氨基酸、真回腸末端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④?提供有效磷需要量、最新維生素、微量元素需要量;⑤?提供必需脂肪酸、膽堿的需要量;⑥?提供動物生長模型,用於預測和控製動物的生長過程。

最新的研究表明,小肽在動物營養中有重要作用,它作為蛋白質營養的補充正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在營養需求參數上的另一變化是以特定的組織成分(如瘦肉、高檔牛肉產率、低膽固醇雞蛋)或品質為目標的營養需要量,這方麵將是動物營養研究的熱點之一。

由於動物品種的多樣性和環境與飼養條件的不同對動物營養需要有重要影響,因此,對於飼養標準中環境條件不同引起的營養需求的變化必須給以高度的重視。

飼料原料營養成分的變異是導致配方失真的重要因素,應努力使用實測值設計飼料配方,必要時應盡可能科學地考慮由於原料變異需要的安全餘量。在這方麵,已有部分計算機軟件技術可用來幫助估計原料變異範圍。在飼料企業建立飼料原料質量統計技術數據,可以很好地為估計原料變異提供依據。

飼料加工過程常常會造成某些營養物質或某些添加劑的損失,但也會提高某些營養成分的利用效率。如製粒、擠壓膨化可能會造成某些維生素的損失,但會提高糖類、蛋白質等養分的總消化率。此外,產品在儲存、運輸中會造成營養物質的部分損失,這些都應該在產品設計中加以考慮。

生態飼料設計的突出要求是使營養物排泄最小化,減小對環境的壓力。應用針對性強的最新營養需求參數可以使動物飼料配方的營養指標合理,減少飼料營養物的浪費,減少畜禽糞便的排出和對環境的汙染。例如,對於生長育肥豬而言,一般的情況是,如果以食入氮作為100%,可消化氮約為85%,可代謝氮為80%,可保留氮僅為35%左右,其中糞中排除的氮約占15%,而尿中排除的氮占到50%。如果我們按照豬的可消化氨基酸模式或需要量設計日糧而不考慮蛋白質含量,得到與考慮蛋白質含量的日糧相同的飼養效果情況下,可以降低日糧的粗蛋白水平約1%,這樣就可以減少氮的排泄8.4%,氨的排泄量降低1%。

采用多階段式日糧設計,可以使飼料的營養水平與動物營養需要更為貼近。例如生長育肥豬3階段日糧設計要好於2階段日糧設計,肉雞的3階段日糧設計要好於兩階段日糧設計。

在單項營養指標上,最新營養標準往往給出更科學的指標。例如0-3周令肉雞的賴氨酸需要,NRC1984版標準的推薦量為1.2%,而NRC1994版標準的推薦量則降低為1.1%,這與我國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

采用有效磷作為設計指標?磷對動物有重要的營養作用。但由於植物飼料中的植酸磷很難被動物吸收,導致畜禽糞便中磷排泄過高,造成對土壤特別是地表水的汙染。如果按照有效磷需要量進行設計配方,同時選擇有效磷含量高的飼料原料,再配以恰當的植酸酶,就可以大大降低飼料中總磷量,有效減少動物糞便中磷的排泄。

使用飼料原料中可利用營養素含量設計飼料配方。用可利用營養素為指標(如可消化氨基酸、有效磷等)設計飼料配方的基礎是要有各種飼料原料的可利用營養素含量數據。目前中國飼料數據庫提供的2002版中國主要飼料原料營養成分與價值表中已經提供了回腸末端可消化氨基酸含量和有效磷含量。美國等發達國家也都提供有各種飼料原料的可利用營養素含量數據。可供參考。

設計人員應該在對所用飼料原料進行化學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其基本的物化特性、加工方法、條件等和相關回歸公式及一切可用手段來具體確定其可利用營養素含量,並在此基礎上進行配方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