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因禍得福(四)(1 / 1)

夏玲瓏心神一動,抬眼望著吳貴妃說道:“姐姐,陝西大旱的事情我也有所知曉,聽說已經連旱三年,是以流民不斷,聽說皇上已經詔陝西等五省流民歸業者,宮給廬舍、糧食、牛、種,並免稅五年。但據說若是旱情不斷,這些政策也不能安撫民心,民不聊生的慘狀便免不了會發生。”

吳貴妃點點頭,抬頭看天說道:“京城離陝西甚遠,但也連續有一兩個月沒有下雨了。這裏一落,保不準陝西那邊不是甘露遍地?”

雲錦在這裏聽得稀裏糊塗,夏玲瓏卻已經心領神會。

吳貴妃見夏玲瓏已經明白自己的意思,嫣然一笑,翩然而去。

雲錦見吳貴妃走遠,恨恨道:“我還以為吳貴妃心地善良,又和娘娘交好,卻不知她也和後宮其他人一樣,見娘娘受罰便過來瞧熱鬧。”

雨說著便已經滴滴墜落,雲錦看看夏玲瓏柔弱的身軀,想到她這一天都還沒用膳,眼圈又紅了:“她是貴妃,給娘娘賜把傘,賜點糕點,想來太後也不會責罰與她,怎生就如此狠心?”

夏玲瓏輕輕喝道:“雲錦不要胡言,吳姐姐不是要救我一時,是要幫我博一個機會,一個可以在後宮中站穩腳跟的機會。”

下一刻,就隻見夏玲瓏拖著虛弱的身子,俯身跪拜,一邊拜一邊用虔誠的聲音說道:“淑女夏氏,求大明風調雨順,求皇上,太後福德安康,懇求天降大雨,福澤大明,玲瓏願拿十年壽命與上蒼交換……”

她本語調不高,此時卻盡量運氣使聲音洪亮,好和這轟轟的雷聲相抗衡。

等沉雨閣的大太監沈林奉了太後之名來看夏玲瓏時,看到的便是夏淑女虔誠求雨的樣子,他如今雖然名為侍奉夏玲瓏,實則還是效忠於太後,自是趕緊將所見的事情稟報給太後。

因了皇帝答應晚上要來和太後共進晚膳,太後這會兒子正叫小七給梳頭,小七也是個手腳伶俐的,平日裏深得太後喜愛,此時卻不斷被太後斥責,正跪在地上一臉惶恐地磕頭認錯。

太後聽完沈林的一番話,閉上眼睛思索一二,忽然展眸笑道:“我倒是低估了這孩子,先前也隻是道她聰明,如今看來竟有這化逆為順的本事了。”

她溫言對沈林說道:“這事情,皇上知不知道?

沈林跟隨太後多年,在宮中經曆了風風雨雨,一語即知太後深意,他略一思忖:“下午老奴聽說不少宮妃前來看熱鬧,但如今大雨將至,周圍已經沒什麼人了。”

他接著說道:“皇上身邊專管書籍的小喜子曾是老奴的徒弟,為人老實忠厚,因約略識得幾個字,和皇上也說的上幾句話,要不老奴去教導他幾句?”

太後沉吟一下,臉上浮出若有若無的笑:“你可是越老越糊塗了,這事咱們去說,反而不好。皇後那邊的小路子,新晉秀美人那邊的小明子不也是前幾年你教導出來的?”

沈林瞬間明白了太後的意思。磕頭道:“老奴明白。”便轉身出去辦事去了。

這裏太後忽然臉上笑意盎然,剛才的鬱結之氣一掃而空,她對著跪在地上的小七和顏悅色:“上午玲瓏給哀家梳的那個靈蛇髻,你會不會?給哀家再依樣梳一個。”

能在太後身邊伺候的,自然不是粗俗之輩,小七上午隻看了一遍,便已將這靈蛇髻的梳法牢牢記住。

可眼看被太後盛寵的夏淑女便因梳這個發式而獲罪,自己哪敢再來一遍,當下喏喏道:“靈蛇髻不詳,奴婢不敢……”

太後自然明白她的心思,手一揮示意她起來:“事在人為,靈蛇髻祥不祥,得由哀家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