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結果絕對不能造假!
必需忠實呈現統計結果,忠實表現出樣本(或母群體)的現象。
Q-Question(勇於發問)
學習統計要勇於發問。不會就問,不懂就問,養成有問題就問的習慣,才能學好統計。
R-Retry(再試一次)
學習統計、運用統計。
不要因為幾次的錯誤或失敗而氣餒,應該接納自己的失敗,抓住經驗,再試一次,這才能愈來愈進步。,
R-Risk(風險)
學習統計、運用統計也有風險,重要的不僅在於盡量避免風險,而且也必勇於承擔風險。
S-Significance(顯著水準)
有達到顯著水準當然值得高興,沒有顯著也有沒有顯著的意義。重要的是:不要落入追求顯著水準的迷思。
T-Trend(趨勢)
運用統計掌握趨勢。從統計的數據、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到趨勢,透過趨勢的呈現,我們可以做出最佳的決策。
U-Understand(明白)
對於統計的方法、統計的觀念與限製都必須明白。
否則你根本無法正確地使用統計。就算你擺出一大堆統計公式,也不過是唬嚨別人。
V-Visibly(明白地)
統計結果的呈現,必須簡單、清楚、明白地讓人看得懂。如果搞一大堆統計數據,結果流於賣弄統計技巧,那麼統計便失去了意義,因為沒有辦法傳遞出所發現的事實真相。
W-Worldview(世界觀)
從統計中去建立世界觀,藉由各種統計資料與數據,去擴展我們的視野。
X-X-ray(X光)
正確地運用統計,會有X-ray的效果。能看到一些僅從表麵上看不到的部分,藉此深入了解真相。
Y-Yesterday(昨天;過去)
統計所計算的,是過去的樣本、過去的現象。在引用統計結果的時候,千萬不要拿來與現在的狀況做“等號”聯結,就像過去十年癌症的存活率的統計,並不包含現在發現得到癌症正在治療的病患,所以隻要參考趨勢,不要迷信數據。
Z-Zest(熱情;強烈的興趣)
學習與運用統計,不全然要保持絕對理性的態度,統計結果也並非都是冷冰冰的,透過統計,我們應該對所計算的對象有著更多的熱情與強烈的興趣。
(之二)
A-Attempt(嚐試)
在統計分析中應勇於嚐試錯誤,不怕挑戰,多多嚐試不同的統計方法,才能從中選擇最好的分析方法。
B-Believe(相信)
要讓民眾相信我們統計調查的結果,唯一的方法就是事前做好統計調查的規劃,用最嚴謹的分析方法;
C-Care(關心)
我們需時時刻刻關心統計資料的品質,事前可作防止資料謬誤之措施,事後應做遺漏值或數據質量不良的補救。
D-Design(設計)
作統計應事前設計規劃,才能掌控全局,避免重大錯誤的發生。
E-Earnest(認真、堅決)
統計工作是辛苦、漫長的,唯有憑借統計人的認真與堅持,才能把統計工作做的盡善盡美。
F-Fath(信心、可靠)
對統計資料推估,尚需作信度、效度之量測,才能給予民眾一可靠之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