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比試(2 / 2)

王珂最看不慣這種持藝而驕的人,心中不免有些來氣,也直接說道:“這個好辦,不知崔兄是否已有佳句?可先道來,讓我領教一番。”

崔明比王珂想到,又一直存心要和王珂比個高低,心中早就想好了,也不客氣,張口就是一首七言絕句。眾人同後也都覺不錯,都一齊望向王珂,看他怎樣應付,南平更是用有些擔憂的目光望著王珂,怕他一時無法想出好詩而出了醜。

王珂聽了崔明的詩也感覺已經把滿園的景致都表達得十分的完美,不由得猶豫了一下,畢竟用同樣的方法要想蓋過崔明實在是有些困難,王珂腦子裏急速地轉動著,往日學過的詩詞一首首地流過,忽然一首李清照的《如夢令》閃現了出來。整首詞沒有一處寫到景致的美麗,可反著去想,卻襯托出了雨前滿園春色的美麗,用來和崔明打擂卻是很適合,出奇不意嘛。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念完王珂笑嘻嘻地看著崔明問道:“不知這首詞可入崔兄之耳?”

崔明也是有才之人,如何聽不懂這反襯之意,不起自己那平敘的詩作,不知要高明多少倍。心裏雖然也已折服,但嘴上卻還是硬著:“王兄高明,聽說王兄書法不錯,不知對畫畫一技可有研究,還請王兄賜教。”

王珂一聽就來氣,心裏說道:“MD,詩詞輸了還要比畫畫,來就來,誰怕誰。上次你出題,這次我該來出題了,看我不玩死你。”想著指著院落角上的一簇竹林說道:“崔兄,你看這一片翠竹很是不俗,不如我們就以竹為題作畫如何?”

崔明剛才已出過了題,這次王珂主動出題也說得過去,崔明也不好反對,隻好答應下來。

唐代繪畫以仕女圖和山水為主,對花鳥的畫法還不是很熟悉。王珂學畫當然知道其中的道理,而他的寫意花鳥中以鬆、竹最為拿手,他完全是以己之長攻人之短,不贏還有個鬼。

兩人來到案前,各自動手,王珂畫竹學自鄭燮(鄭板橋)的畫法,不說深得其精髓,卻也學到了八、九分,沒一會功夫就臨摹出了一副鄭燮的風竹圖來。再看崔明,一半還沒有畫出來。因為唐時還沒有寫意畫這一畫種,多以白描填色為主,比正統的工筆畫倒是要簡單一些,但比起寫意來還是顯得慢了許多。

眾人見王珂隻以墨色的濃淡變化就體現出了竹的風格,都驚歎起來,崔明這個時候也不好意思再畫下去,隻好放下筆來。環顧四周,見眾人對他愛理不理的樣子,也覺得沒臉再呆下去,於是找了一個借口盡自離去。

李恪見崔明離去,高興得給了王珂一拳說道:“王兄啊王兄,你還有多少本事沒有露出來呀,今天我太高興了,你幫我們好好教訓了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

王珂見大家都挺高興,也用玩笑的口氣說道:“我有什麼不會的嗎?我還真不知道,好象除了不會生孩子還沒有我不會的了。”聽得大夥哈哈大笑起來。

南平見兩人說話越來越沒有分寸,急忙上前邀大家進屋赴宴,眾人才三三兩兩走到早已擺好酒菜的幾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