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和杜如晦對於王珂所說的一時間還沒有反應過來,在他們的潛意識裏,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概念,在他們看來,隻有詩書才是需要學習的,至於別的技能都隻是一個謀生的手段,是不需要具體的進行學習的,現在王珂卻這樣鄭重其事的提出來,讓他們真的是一下子接受不了。
王珂也知道,這樣的問題,要讓他們馬上就接受是做不到的,隻能是靠自己慢慢的引導才能達到目的,於是王珂慢慢的喝他們講清了其中的道理,還不時用自己做的事情來作為例子,這才好不容易讓他們轉過彎來,認同了王珂的想法。
見到他們終於對自己的說法產生了認同感,王珂也不由得長舒了一口氣,隻要他們同意了,在向李二同誌彙報的時候,就不用自己一個人去說服李二同誌了,起碼這些人也會在一旁幫著自己向李二同誌進行介紹,讓李二同誌覺得,這事就不是自己一個人在這樣想,而是朝裏的這幾個重臣都是有著這樣的想法的。
這人多了,說出來的意見也就更容易讓李二同誌覺得是對的,產生認同感的機會也就更大,能夠得到李二同誌首肯的幾率也就比以前大了許多,這當然是王珂最希望看到的了。
不過這兩個老不死的的確是相當的穩重,對於這件事裏,自己不清楚的地方,都是要想王珂進行詢問的,希望王珂能給他們一個清楚明晰的答案,這也有他們的私心在裏麵,他們是怕一旦和李二同誌說到此事,要是李二同誌問到什麼他們回答不出來的地方,那可就有好戲看了,所以現在隻要他們舉得自己不明白的地方,都向著要王珂給他們解釋清楚了。
王珂既然已經說了這麼多,當然也不會說道一半就不說了,隻要他們問起,都會想盡一切辦法,用自己認為淺顯易懂的話把他們的問題給介紹清楚。
就這樣,也耗費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讓王珂說得口幹舌燥了,才讓兩個老不死的感到沒有什麼需要再問的了。
不過這個時候,杜如晦卻有了新的想法,隻見他抬起頭來,向著王珂問道:“賢侄呀,你所說的,我們倒是都明白了,也知道這樣做對於我大唐是有利的,可是要成立這麼多的學科,又要上哪裏去找這麼多懂得這些學問的人來講授課程呢?以老夫知道的,朝裏可是沒有這樣的人會這些東西呀!”
王珂一聽這話就差點想要坐到地上去了,這些人怎麼就這麼迂腐呢,現在能在朝廷裏做官的,除了那些打打殺殺的武將,就是這些象他們一樣給李二同誌出謀劃策,幫著李二同誌管理的文人了,要是這些人都懂得了這些技藝,那才是奇怪了呢,懂得這些技藝的人隻能是在民間才有啊!怎麼可能老師想在朝廷的這些官僚裏來找呢!
王珂隻好說道:“伯父,朝廷裏的大臣當然是不會懂得這些的,這些人隻能是到民間去找才成。現在我們要建立的學院,是一個新型的、包括了無數的技能的綜合性的學院,就要有不拘一格的風貌,隻要是符合我們需要的,哪怕就是普通的老百姓,也可以請來教授的呀!”
“不行!絕對不行!”
王珂的話剛一說完,房玄齡和杜如晦就異口同聲的說道。
接著房玄齡一臉嚴肅的對著王珂說:“自古以來,這仕途都是天下讀書人最企望的,士農工商,這可是千古不變的,怎麼可以讓這些藝人來教授讀書人呢,這是絕對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