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鳴所修行的乃是昆侖宮世代相傳的玄妙道法---《四聖至道經》。
這部道經包羅萬象,乃是當年昆侖子頓悟之後,再觀摩參悟所得的至寶昆侖境中的四象聖靈,窮盡畢生所學,曆經上百年開創出來的。其中包含了練氣,神通,術法,道義等等玄妙。
而後又經由各代弟子補充,修改,及至今日,這部經典已然是修道者夢寐以求的絕頂道法。《四聖至道經》,其中以一種吐納練氣的根本法門,以及四種威能莫測的神通道法為中樞。
修道者吐納呼吸,聚集煉化天地靈氣為法力。法力乃是神通術法之根本,法力越強大渾厚,施展出的神通術法之威能也越是強大澎湃。所以修道者稱這吐納練氣的法門為根本法門。
《四聖至道經》中的練氣之法獨樹一幟,練氣的效果即使在整個修真界中也是屈指可數的,乃是頂級的根本法門。
而其中的四種神通術法則是朱雀,玄武,白虎以及青龍四法。《四聖至道經》中的四聖所指的也就是這四象。
修青龍之法,可駕馭九天神雷之力;修白虎之法,可駕馭龍卷暴風之力;修朱雀之法,可駕馭焚火烈焰之力;修玄武之法,可駕馭寒冰風雪之力。每一種法門都威能莫測,玄奧無比。
如今昆侖宮中每一個弟子所修行的根本法門皆出自《四聖至道經》。神通術法卻不盡然。
隻因昆侖宮傳承久遠,各種神通術法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如今已是數不勝數了。其中有弟子開創的,也有門派搜羅的等等等等。
天鳴也僅僅是修行了其中的根本法門,至於四聖神通術法卻是一無所知。
不消多時,天鳴收回了玄功,睜開雙眼,輕輕的吐出一口濁氣。原本因枯坐一夜而有些蒼白的臉龐頓時湧現出一股血色,整個人變得神采奕奕起來。
“燕大叔說,想要突破練氣,達到化神的境界。光靠吐納呼吸是不行的,還要有所領悟……也不知道我什麼時候才能突破壁障。”天鳴輕輕的拍了拍丹田處,眼中有著無限向往。
修道者參悟天心,吞天納地而修行法力,也是有著境界劃分的,說成是一步一重天也不過分。依次可分為練氣,化神,反虛,化焏,合道五重境。而佛家,儒家同樣是劃分五重,隻不過修行之法不同而已,稱謂不同而已。佛家修佛力,故明心見性以為道始。其境界劃分依次為明心見性,金身果位,羅漢果位(菩薩果位),般若菩提以及佛祖,五重境界。
而儒家修行獨樹一幟。子輿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而浩然之氣自我心中來,自大道中來。故儒家修行境界依次為誠心,格物,君子,大儒以及聖人,五重境界。
此乃天地間三大顯學的修行係統,為諸子百家所延用。天地間也有脫離了正統的旁門左道之法,也就是所謂的魔道。魔道修行勇猛精進,奪略天下。以執念為心魔,成根基,煉天納地;以旁門左道為法門,征戰殺伐。所以其修行並無境界可言,隻是隨著主流以實力高低劃分成魔子,人魔,地魔,天魔以及大自在天魔五重等級。而正道人士則以這五重魔道等級概括一切旁門左道。
其實,在修行第一重境界之前,還有一重境界為煉體境。修道者所謂的吐納練氣乃是養練自身的先天一口氣。眾生皆可修行,但有的人先天之氣稀薄,故需煉體以氣血洗練先天之氣,使其渾厚濃鬱,方才能夠修煉出真氣,這就是所謂的煉體境。
而有的人先天之氣天生就渾厚濃鬱,所以也就無需經曆練體之苦,便可直接入道修行。這也是常言說的資質根骨。天鳴的資質根骨雖算不得極佳,卻也恰好符合這標準。體內先天之氣足以感應和引動天地靈氣入體,功行造化。
九年來不斷的練氣,丹田氣海內的真氣已然貫通了奇經八脈中的六脈,隻需再衝開最後的任督二脈,體內真氣便可與天地靈氣相互交感,神識也可出竅遨遊。到那時真氣化作法力,就是化神的境界了。
據說,若有大機緣者甚至可在突破的瞬間窺視到傳說中天人合一的無上境界。隻是還真沒聽說過誰有那等福祿機緣。
甩了甩頭,天鳴起身出屋,走到水井邊打起一桶清水,洗漱一番之後,頓覺神清氣爽。隨後來到院子中央站定,吐氣出聲,開闔拳腳,練起了拳法來。這拳法拳勢平緩,好似隨風而動一般,自然而然。一手為拳,一手為掌,一攻一守,左右輪轉變換,攻守兼備;腳下步法也是進退有據,看似簡簡單單的進步,退步卻與雙手間的拳掌攻守相合,手足一體千變萬化,整套拳法動作渾然天成。
這套拳若僅僅如此,天鳴也不必早晚演練了。此時,正在演練拳法的天鳴雙眸微合,似閉非閉,渾身氣息內斂且不露絲毫。而在其體內,儲存真氣的丹田氣海之中。龐大的真氣如同霧海一般,翻滾升騰不休,竟然隨著拳勢的開闔吞吐出萬千霞光。這萬千霞光如夢似幻,色彩斑斕,且如龍如蛇一般,在天鳴的四肢百骸之中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