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他還專門寫了冊子,讓讀書人去田間地頭給老百姓讀,讓百姓注意身邊有沒有言行奇怪的人,或者如果有了不熟悉的人,一定要記得報官。
如此,他便利用了韶州所有的百姓來揪出探子來。
別說,如今整個南齊欣欣向榮,百姓也真心擁護秦翊,當得知別的勢力會派人來搞破壞,甚至有可能刺殺秦相的時候,百姓們就急了。
為了保護自己的好生活,為了保護給他們帶來好日子的秦相,百姓們自發的組織起來排查身邊的人。
凡是陌生人,凡是行動舉止怪異的人,凡是打聽秦相,打聽南齊官員的人,全都被百姓們給揪了出來,仔細的排查,那些探子一個都沒跑。
如此,韶州的探子揪出來之後,南齊各州府也仿照這個法子來防備,一時間,倒是給百姓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當然,揪出來的探子也要經過審訊,秦翊便叫了審訊的高手去過堂,從這些探子口中也知道了很多各地的消息。
南齊的百姓大約是從揪出探子的行動中找到了樂趣,從那之後,好長時間百姓們時刻警惕,留意身邊的任何人,叫各處派去的探子苦不堪言。
又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這一年多時間裏,成煙羅帶兵收複了鄂省以及皖省,幾乎和北路諸侯平分天下。
而薛楓這一年多的時間也四處征戰,打敗了很多諸侯,最後天下三分,隻剩下秦翊、薛楓還有一位叫越宏的諸侯。
秦翊建立了南齊,薛楓打著十皇子的名義建了北周,而越宏則建了西夏。
這三方勢力之中,秦翊占據了南方各處,兵強馬壯,糧草充足,並且南齊人口眾多,百姓擁護,呼聲最高。
其次便是薛楓,越宏勢頭最弱,不過,這個人性子剛毅,為人最講義氣,他身邊糾結了很多江湖俠士,越算起來,武力值最強。
三方勢力逐漸明朗,便開始劃地而治,互不幹涉。
實在是打仗打的人口稀少,並且急需修生養息,不得不休戰。
薛楓那邊忙著安撫百姓,忙著恢複生產。
而越宏則想大肆買糧,大肆練兵。
反倒是秦翊這邊不慌不忙,以前如何,現在還如何。
他在各處開設免費的學堂,叫六歲以上的孩子都能夠免費上學讀書。
自然,也不會像現代九年義務教育那樣叫孩子們讀九年書。
南齊的學堂可以叫孩子們免費讀三年書,務必叫每一個孩子都能夠識字,三年之後,如果還想讀書,便要交少許的學費。
便是如此,百姓們也都感恩戴德的。
經過幾年的發展耕作,雜交水稻每一年都能夠豐收,還有玉米和紅薯花生等作物也在南齊的土地上紮根,因為產量高,百姓們種植的也不少,這幾年下來,南齊的糧庫年年都是滿滿當當的。
最叫秦翊和成煙羅高興的是,南齊的百姓忠誠度最高。
這些百姓簡直就是將秦翊奉若神明的,隻要官府發下什麼告示來,不用人說,百姓們總是會自動執行,沒有什麼唱反調的人。
發展勢頭這樣好,秦翊自然更要利用形勢拚命安穩後方,再創造條件,爭取早日和另外兩方勢和一決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