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歸塵寺
寺中一片寂靜,唯有微風吹竹葉的聲響和嚶嚶鳥語。
而有人在前一秒剛宣讀完從帝京來的詔書。
宦官手中拿著詔書,對地上的人說:“鎮國夫人還不接旨?”
元珍抬起雙手:“妾身接旨。”
宦官將聖旨放到元珍的雙手之上,繼續道:“夫人,太後對你們思念已久,此番回京,也是好事一樁。”
元珍從地上站起來,扯了扯唇角,並未開口。她側過頭,看著身側的少女。複又看向少女身側的少年。
元珍回過頭來,“元珍身體有恙,已不能經受舟車勞頓之苦。此番太後壽宴,皇帝親下詔書,鎮國公府也自當出席。元珍不能歸京,就讓我兒明珠代鎮國公府回去吧。”
那宦官麵露難色,“可……”
元珍淡淡一笑:“我兒明珠是鎮國公府獨女,如今燕荃不在,我身體有恙,由她代替並無什麼不妥之處。”語畢,元珍就難以抑製地咳嗽起來。
宦官後來想說的話隻能作罷。
元珍咳嗽稍歇,與那宦官稍作寒暄,定下了三日後啟程,由燕明珠代替鎮國公府歸京祝壽。
送走了多餘的人,元珍的臉色立刻淡下來。
身後的少年男女自始至終表情都沒什麼變化。
“熹微。”元珍喚了一聲。
燕明珠走上前:“娘。”
元珍抬起手,替燕明珠理了理鬢角碎發,“整理了行裝以後,便要歸京了。”她瞧著燕明珠像極了燕荃的眉目,心生不舍。
燕明珠握住元珍的手,寬慰道:“娘,你放心,我不會出什麼事的。歸京這事,無論早晚都要回去。鎮國公府就在帝京,那是咱們的家。”
元珍拍了拍燕明珠的手背,說道:“如今帝京的局勢……非我能斷言的。奸臣當道,戰亂臨疆,歸京未必是好事一樁。而且,意思是太後說的,詔書是皇帝下的。皇宮那邊都盯著鎮國公府,哪怕你阿爹已經不在了,可還沒打算放過……娘怎麼能不擔心你呢?”
燕明珠微垂眼睫,她的唇角總噙著那種屬於大家閨秀的笑,“遲早都會發生的事。也遲早……會由我來撐起鎮國公府。咱們離開帝京三年,逃離紛爭三年,已經是僥幸了。無論如何,都逃不了的。”
三年前那般亂景,元珍帶著他們從帝京抽身。三年後,事態稍平,他們平靜的日子被一紙詔書打破。
元珍並非說謊,她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若是真的受舟車勞頓之苦,真不知能挺多少日子。
燕明珠看著元珍,能看見元珍眼中的掙紮和不舍,“娘,我不會有事的。您放心吧。”
元珍心中歎一聲,眉眼之間愁容可見,“除了清歌、婉涼和我留下,其餘的人都跟隨你一起歸京。鎮國公府三年無人,早已經荒草叢生了。你離京已久,並不熟悉,還需要多些人照料著。”
燕明珠側了側頭,看向那側。院中還立著一素衣少年人,光影都落在那少年的臉上。她開口:“那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