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14 牽手情人 縣長落泊時前妻張開胸懷是港灣(1 / 3)

新婚之夜鬧洞房不見新郎,妻子為家庭付出吃苦受傷;縣長與初戀第二次握手,不顧名譽地位衝出圍城;再婚官場失意患病落泊時,前妻寬容迎接前夫回歸家門……

她茹苦含辛相夫教子

吳有民從一個農家子弟一步一步地攀登上了人生的官梯,45歲就當上了一縣之長。在他功成名就的背後,有妻子的鼎力扶助和默默的付出。正因為這一點才使他們的婚姻走過了風風雨雨。可當他邂逅初戀情人後,毅然不顧名譽地位,與初戀情人第二次握手。誰知再婚後他官場失意、身患重病時,卻被後妻拋棄。當他無家可歸時,還是兒女親情呼喚,前妻寬容獻愛,把他迎接回家。對此,吳有民感慨地說,“一個家庭,千好萬好,還是原裝的好!”他的婚姻人生際遇,無疑成了一麵風雪擦亮的鏡子,照亮世人——

時光倒流,定格在1975年冬月初八,這是個黃道吉日。當太陽暖烘烘地爬上當頂的天空時,劈劈叭叭的鞭炮聲從黃桷村的吳家響起,這是吳家為大兒子吳有民娶媳婦。

結婚是終生的大喜事。然而,細心的賓客發現新郎吳有民臉上沒有興奮和喜悅,卻透露出一絲絲無奈的表情。

當婚宴結束時,客人們不約而同地走進了新房,準備大鬧洞房時,卻再也找不到新郎。客人們隻好掃興而去。

此時,新郎吳有民躲藏在後山的一顆黃桷樹上,他的眼睛也像這夜裏的天空一樣小雨不停,心境真像亂麻一團,斬不斷理還亂。

吳有民逃避新婚事出有因。他高中生畢業時,是本大隊文化水平最高的人。他在校讀書時勤奮刻苦,品學兼優,自然贏得女同學的親睞。他早就和一位誌同道合、靚麗可愛的女同學張芳相親相愛私定終身。

吳有民高中畢業回家後,被大隊王支書看中,要挑選吳當女婿。對於這門親事吳堅決反對,他給父親說自己另有所愛,同王春花沒有感情,卻被父親一頓搶白:“什麼叫感情,老子不懂?我隻曉得結婚生孩子就是幸福。你以為讀了幾年書,老子就管不了你了。在這十村八裏,哪家兒女的婚事不是由父母作主。這事由不得你,老子說了算!”

吳有民同王春花結婚的大喜日子裏,從他眼裏看見的王春花,總是變幻成那位張同學的身影,憑他怎樣使勁也無濟於事。因此,他真的不願意傷害新婚妻子,才跑出家門躲在後山的……

雖然新婚之夜王春花獨對夜空受冷落。但她在日後的生活中沒有因此而責怪丈夫。她的寬厚和善良,讓吳有民心中不時湧起愧對妻心的感覺。麵對自己不滿意的婚姻,他也隻好認命,決心與王過一輩子。之後,他們的家庭生活,在平平淡淡、日日循環、歲歲重複中,過得雖不算幸福,但日子還算不錯。在之後的三年裏,他們生了一雙兒女,給家庭帶來了活力。

1977年,由於**********的衝擊,中斷了十年的中國高考製度得以恢複。這個消息給吳有民的人生注入了一支強勁的興奮劑,他翻出以前的課本,挑燈夜戰,用功複習。

王春花雖然是個村姑,但她明白“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人生哲理。因而她默默地承受生活的辛勞,全心全意地支持丈夫考大學。

功夫不負有心人。吳有民金榜題名,一舉考中西南農學院。在吳讀大學的4年裏,王春花以“吃的是草,擠出是奶”來供丈夫上學,才使他順利地完成了學業。

1980年7月,吳有民分配回到家鄉的縣農業局工作,他把所學的科學知識,運用發揮於工作之中,取得了一個個突出的成績。

五年之後,縣裏把吳有民作為重點幹部的培養對象,選派到青山鄉任副鄉長。兩年之後,他又被提拔為鄉長。他任鄉長後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創造了這個鄉曆史上的奇跡和輝煌,人平均收入從當年的310元提高到608元,提前實現了翻一翻的戰略目標。

此時吳有民雖然當了鄉長,但王春花和兒女仍然住在農村。他全心投入事業,很少照顧家裏和孩子,家庭的重擔,由老婆一個人扛在肩上。

夫貴妻榮。丈夫取得了成就,王春花綻放出燦爛的笑臉。她就更加盡心盡力地扮演一個好妻子的角色,從不因家裏的事務拖他的後腿,在平時生活上的每一個細節,總是給予丈夫想方設法的體貼關懷,對丈夫投入了生命中全部愛的奉獻,支持他的工作任勞任怨從不叫苦喊累。

吳有民的一兒一女,在王春花的精心照料下茁壯成長。孩子們正在快快樂樂地長大,她的心似見到辛苦耕耘豐收的莊稼。王自知沒有文化的苦澀,懂得文化的重要。她盼望兒女也像他們的爸爸一樣,今後能考上大學,這是她對兒女最大的希望。

吳有民的母親去世早。吳父年老體衰,經常生病吃藥。作為兒媳婦的王春花,深知照顧好老人的職責。她尊重老公公,關心老人,更孝敬老人,視公公為自己的親生父親。一次,公公在下地幹活時不慎摔傷了腰,而丈夫又正好在縣裏開會,她就一個人把老父親背到鎮上的醫院去治療,令老人十分感動,逢人就誇兒媳好。

農村姑娘天生吃苦耐勞。吳家幾口人的責任田,幾乎都是王春花一個人披星戴月地耕種,隻有在農忙季節時,吳有民才抽時回家幫助妻子幹點農活。

那個時日,吳家清貧,可王春花卻每日生活得燦爛開心。丈夫在事業上比較成功,兒女也很爭氣,學習成績不錯,她為家庭的付出心甘情願,對生活和未來充滿幸福的希望……

事業如日中天時他歎息婚姻無愛

吳有民這幾年的政績突出。20世紀90年代初期,被提拔為SC某縣副縣長,分管全縣的農業工作。

吳有民在官道上一路通達,擔任副縣長剛幹滿一屆,在換屆選舉時他又被提拔為縣長,這年他45歲。他帶領全縣人民風風火火,腳踏實地地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大道奮勇前進。

縣長是一個令人敬愛的角色。吳縣長不管走到哪裏都會受到人們的尊重。可每當他出席一些社交場所時,見到那些年輕的官太太漂亮大方且文化素質高,與丈夫相得益彰,他的心裏就有點失落和羨慕。還有漂亮女人總是在吳縣長的眼前遊動,不時向他拋媚弄眼,撩撥得他心兒慌慌不安,但他都抵擋住了美麗的誘惑。

一次,吳有民應邀帶著妻子參加“同學會”。一個同學看見他的妻子一副老太龍鍾的形象,對另一個同學開玩笑說:吳縣長的太太像是他的媽。說者無意聽者留心,這話對吳的刺激太大了,差點使他滾落下傷感和委屈的眼淚。

在這次聚會中,吳有民見到了昔日的初戀情人張芳。他的表情有點尷尬,可她卻大大方方地同他握手,真誠祝福他飛黃騰達。

張芳在那年高考時,考上省城的一所財經中專學校,畢業後分配到縣裏的一家軍工企業的財務科工作。盡管吳與張同在一個縣裏工作,可平時很少見麵,更沒有在一起聚會過。吳聽說過張與工廠裏一個搞供銷的幹部結了婚。張的丈夫後來下海發了財,就演繹了養“金絲鳥”的故事,因而張同丈夫離了婚,現在仍是單身女人。雖然她有過婚姻的創傷,卻沒有發現她有傷感的痕跡,反而顯得更加成熟、透露出一種女人釋放後的特殊美感。

由於王春花同吳有民的同學,不屬於同一個檔次的人,飯後她便主動地回家了。吳與張芳昨天的故事,同學們都記得清楚,心照不宣。有的人也敢在縣長的麵前放肆了:請吳縣長與張芳演一場“第二次握手”的節目。同學相聚氣氛輕鬆,縣長也就演唱了一首《同桌的你》。吳有民的人生一帆風順,事業發展到如日中天。在這種春風得意的時候,他的人生出現了一個曆史性的大轉折。

是夜晚,吳有民沸騰了,他躺在床上怎麼也無法入睡。也許是《同桌的你》牽動了吳儲存在大腦深處的記憶。這晚,張芳的影子與身旁熟睡的妻了,總是在他的腦海切割——變換——交替——定格。

吳有民打開了思維的倉庫:假若當初與心愛的戀人張芳結婚,那麼今天事業有成的他人生將會更加春光。吳此時總是將張與妻進行比較,越是比較就越是明顯地感到妻子與他不般配。妻子的老態與張的風韻形成鮮明對比。妻不漂亮暫且不說,而她的文化太低素質太差這是根本改變不了的。特別是平時夫妻生活沒有共同語言,對事物的看法更是無法勾通,找不到那種夫唱妻和的生活默契。日子過得太平淡太無味。說白了就是夫妻沒有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