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洪福詫異,又有稱號了,當初自己在中東就被弄了個血神的稱號。
“說說。”洪福感興趣的道。
“混世魔王。”
尼瑪,混世魔王,怎麼感覺這麼別扭。洪福無語的道,自己回燕京也沒幹什麼啊,不過我就偏偏當了這個混世魔王了。
洪超自己的玩去了,洪福坐在沙發上,喝著茶,看著外麵那些名媛低聲談笑。
洪福腦海裏閃過名媛的信息,名媛的產生背景,源自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工業革命。
當時出現一群不具貴族血統的新富階級,因投資金融事業一夜致富,這些暴發戶的妻子女兒為了向世人炫耀財富,身著華服出入社交場合,躋身上流社會,由於她們身上並沒有諸如伯爵夫人、公主之類的貴族稱謂,所以為了方便起見,就被統稱為“名媛”。
現在講名媛,是對有身份有地位的女人的雅稱,她們因為一般會出席一些交際場合,就被這樣稱呼。與身份的關係或者有無褒貶,要看人們怎樣看她和評價她。
以前有一種老的說法,叫作“名件”,專門為形容那些象牙塔尖上的女人,這樣的女人,單單一個“名門閨秀”仍不足表示她們的紆貴,她們是淑女中的淑女,女人精華中的精華,稱為“名件”,絕對講究階級,講究出身。
她們既有血統純真的高貴族譜,更有全麵的後化調理:她們都持有著名女子學校的文憑,家庭的名師中既有前朝的遺老遺少舉人學士,也有舉止優雅的英國或俄國沒落貴族的夫人;她們講英文,又讀詩詞;學跳舞鋼琴,又習京昆山水畫;她們動可以飛車、騎馬、打網球、玩女子棒球、甚至開飛機……靜可以舞文弄墨、彈琴、練瑜珈……
洪家的女人就可以看作是名媛,薛安琪,貝貝也可以。
她們的閨中密友可能是李鴻章的孫女、美國第一夫人的妹妹,她們的母親可能陪過日前剛過世的英國百歲瑪麗皇太後飲下午茶,她們的母親們纏過了放開的,塞著棉花的半殘廢的勉強塞進高跟鞋的文明腳,踩起華爾茲步來一點也不含糊。
或者就因為母親那一代的腳上的遺憾,名件們從小就被送去白俄的芭蕾培訓班。
她們父親的朋友們,都是當今在野或已下野的國家級名士,她們在年幼時被這些叔叔伯伯抱在膝上,拔過他們的胡子,玩過他們胸前的勳章。
名件們的婚姻不一定美滿,但她們的婚禮,百分之百令整個城市都為之震撼,令小市民津津樂道,甚至已載入口頭史冊上代代相傳。
他們可以擁有出身有質疑的紅顏知己或黑市夫人,但是選太太,一定要是一位有高貴宗譜的名門之女。
名件和名媛們,不一定非得是美女,但自有這等天上人間的氣派來烘托,就算不漂亮,卻也一定有氣質。
從某角度講,名媛也好,名件也罷,都講出身,一是講族譜,二是講跑過的碼頭,都善琴棋詩畫,結交來往的也都為非富則貴的顯赫人士,也都有男人追捧,有高昂的身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