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心理測驗技術在谘詢中的應用
心理谘詢作為幫助個體增進心理健康,提高對社會調適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越來越得到社會普遍的認識和重視。谘詢過程中各種技術的運用也逐漸為谘詢員們所了解、掌握,並在實踐中不斷得以中國化和加以發展、創新,心理測驗作為在谘詢中經常采用的一種輔助手段,其地位及實際應用,至今仍眾說繪壇。在心理谘詢水平亟待提高的今天,我們有必要全麵認識心理測驗這一技術。
心理測驗是心理測量的一種工具,是對人的心理和行為進行數量化分析、定量描述和科學推新的有效手段。就其本身來說,並不具有心理谘詢和治療上的意義。心理谘詢是針對來訪者所提出的問題,協助他們以一定的方式解決他們的疑惑、問題、矛盾、衝突,促使他們心理的健康成長,是“助人自助”的過程。而測驗的基本作用,是測量個體之間差異,進而發現問題,提供信息。因此,測驗本身不等同於心理谘詢。從應用的角度來說,測驗本身也不是一種谘詢技術。給來訪者做測驗,解釋結果,並綜合別的資料等都是谘詢員的工作。從此意義上說,測驗是屬於谘詢員的而非來訪者的。隻有當測驗在谘詢過程中被有選擇地使用,並向來訪者正確解釋結果,給他或她給一定的指導幫助時,它才能成為一種谘詢技術和方法。一些心理測驗,如現在大學、中學裏經常使用的團體測驗;在測驗之後建立了心理檔案,並對測驗結果做一些團體解釋,這並不能稱作心理谘詢,隻能算是學校的指導項目。
無論是在個別谘詢或團體谘詢中,谘詢員總希望對來訪者有一個全麵準確的了解,經常使用的方法是觀察、傾聽等技巧,但這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谘詢員的經驗,而且還帶有較大的片麵性。而一些好的測驗的使用,則能幫助谘詢員獲得較為詳盡的材料。測驗能提供其他方法所不能提供的信息,也可檢查用其他方法得到的信息。測驗結果提供了有關個體的參考信息,同時也能和從其他方麵得到的信息資料進行整合,幫助谘詢員形成對來訪者的假設。谘詢員還可以通過對個體做測驗時行為的觀察,發現一些問題:在此種情境下他是采取什麼行動的?他是如何開始測驗的,心平氣和還是焦慮緊張?等等。有一點要強調的是,從開始指導測驗,到測驗結束,及整個谘詢過程,最好由同一谘詢員進行,這樣能保持谘詢關係的持續性。
在谘詢中,來訪者有權對自己的行為做出決定,而測驗的功用就在於能幫助來訪者作出更好的決定。測驗提供了一種特殊的信息,幫助來訪者形成有效的學習環境。許多來訪者在來谘詢之前,並未對自己有一全麵的認識,而經常有焦慮、恐懼等心理問題。這常常是由於對自己缺乏正確估計,或對周圍情境評價不當造成的。測驗所得的資料使谘詢員可幫助來訪者認識自己。這些資料,加上其他一些信息,能幫助來訪者形成對自己的正確看法並確定今後的目標。因此,測驗是可使來訪者作出充分反應,檢驗和發展自我概念的一種方法。測驗還可使來訪者擺脫剛來時常常有的特殊情緒狀態,並集中注意力。
運用測驗結果來幫助來訪者是測驗在谘詢中應用的最重要的方麵。隻有當結果被有效地用於來訪者時,谘詢員對測驗的處理才有價值。測驗所得的信息常與詢談中獲得的資料結合起來使用,幫助來訪者形成正確的觀念,並求得解決辦法。在個別谘詢中,正確利用測驗結果進行解釋時,要注意以下幾方麵:
1用合適的易理解的語言描述你對來訪者的看法。因為谘詢員的解釋對來訪者的心理狀態有很大的影響。雖然我們使用的測驗大都經過標準化,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但每一測驗都有一定的相對性,解釋結果時要注意到這一局限。所謂理解,就是谘詢員要注意語言的簡單明了,把來訪者引向對自我的正確評價;所謂合適,就是谘詢員所用語言要消除來訪者的緊張不安情緒,並滿足其想了解自我的願望。谘詢員可比較委婉地說出其弱點所在,指出他可地哪些方麵進行努力,並給予鼓勵,促使其進步。
2把測驗結果與類似的其它資料進行比較,找出一致和不一致的地方。有時,來訪者的陳述與測驗結果之間有很大的差別,這是值得注意的:到底是何原因造成的?這樣能使谘詢員在谘詢來訪者時,提出更有效和更有針對性的問題。
3從已得的資料中去發現更多的問題,進行進一步探討,而不僅僅停留在表麵上。有了測驗結果的幫助,谘詢員更有可能形成對來訪者全麵完整的了解,從而能對問題有一更好的認識,幫助其了解自身,找到解決困擾的途徑。
作為一種可以對人們心理進行量化了解的手段,測驗對谘詢有積極的幫助,其作用不可忽視;但這有賴於谘詢員對測驗技術的正確理解和掌握。也應看到測驗也有一定的限度,不能濫用。動輒就用心理測驗,非但不能促進谘詢的發展進程,反而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誤。心理谘詢工作者須對此有一正確的認識,並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發展和完善這一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