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技術新天地
1.海洋礦產資源開發潛力大
僅把新經濟與信息、網絡等同起來,未免偏頗。新經濟如初春的陽光,灑滿人間,催生萬物。作為新經濟中前沿領域的海洋技術,便是大潮中的一支主流。
眾所周知,礦產資源是現代工業的重要原料,也是所有經濟形態運作的保證條件。自古以來,人們所需的礦產資源絕大多數是從陸地上采取的。但是隨著工業突飛猛進的發展,人們對礦產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所需求的礦產資源的數量以及種類變得越來越多,與之相對應的是陸地的礦產資源日趨減少,不僅儲量減少,而且礦藏品位降低,某些礦產(如鋼)隻能維持20多年。而占地球表麵積71%的藍色海洋卻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因此,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勢必要把開采礦產資源的目光從陸地轉向海洋。向海洋尋求新的礦產資源基地,已經是許多海洋國家將要麵臨的選擇和機遇。
隨著新經濟的到來,現在海洋高科技的發展給人們展現了一個令人鼓舞的海洋礦產資源開發前景:至今已發現海底蘊藏的多金屬結核礦、磷礦、資金屬和稀有元素砂礦、硫化礦等礦產資源達6000億噸。若把太平洋底蘊藏的160多億噸多金屬結核開采出來,其鎳可供全世界使用2萬年,鑽使用34萬年,錳使用18萬年,銅使用1000年。海洋底的石油、天然氣資源也極為豐富,全世界海洋石油蘊藏量為1450億噸,占世界石油總儲量3000億噸的45%以上,海洋天然氣儲量為140億立方米,1988年世界海上油氣探明可采儲量,分別已接近450億噸和300000億立方米。現已發現在水深1000一3000米的大陸波麓,蘊藏著與大陸架海底同樣多的海底石油,這將是21世紀潛在的巨大石油資源。
2.海洋化學資源開發方興未艾
浩翰的海洋,海水的總量約為13,7億立方千米。其中含有十分豐富的化學資源。
海水中除含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淡水資源外,還溶存有大量無機鹽類,總量可達5X10'6噸,也就是說,在每立方千米的海水中,大約含有3500萬噸無機鹽類物質。陸地上天然存在的各種元素,海水中幾乎都能找到。經確認,海水中主要溶存元素已近80種,其中有17種元素是陸地上所稀缺的。根據計算,在1立方千米的海水中,溶有2700多萬噸氯化鈉,320多萬噸氯化鎂,220多萬噸碳酸鎂,120多萬噸硫酸鎂,如果把海水中的鹽分全部拆出,平鋪在陸地上,陸地的高度會增加150米;假如把海水全部蒸幹,海底將會積有60米厚的鹽層,這個鹽層的體積如此巨大,甚至把整個北冰洋填平還綽綽有餘。
海水中數量最大的資源是淡水。隨著世界人口的增加和工農業的飛速發展,對淡水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陸地淡水供應日漸不足,因此在今天,人們在麵對水資源危機這一世界性的難題時,更多的把注意力轉向海洋,希望能從海洋裏獲得淡水。海水淡化也已成為涉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
目前,人類不僅從海水中提取鹽、鉀、澳等資源,而且還著手從海水中提取更加貴重的資源。例如用於原子能發電和國防的核燃料鋼,海洋中儲量為50億噸,為陸地上儲量的4000倍;作為熱核能源的理和複,海洋中分別含有2500億噸和23.7萬噸。這些物質為原子能工業和核聚變發電帶來潛在遠景。預計從海水中提取理和重氖,將在21世紀進入實用階段。隨著海洋高新技術的開發,海水將成為開發多種物質的液體礦產資源。